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验研究

2016-11-30 12:13徐龙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探究式初中数学实验

徐龙

【摘 要】本文选取60名成绩在相同层次上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A组采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实验组B组采用初中数学探究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学习氛围、总分平均成绩以及单个知识点的考察来对比A组和B组。研究发现B组在上述三个方面均优于A组。研究表明探究式初中数学方式对学生的成绩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实验;探究式;教学

一、研究对象

从同一个年级挑选60名学生,这些学生的成绩在同一个水平上。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其中一组的数学平均成绩在80.2分,称作A组;另外一组的数学平均成绩在81.0分,称作B组。两组学生在教学进度上保持一直,让同一个初中数学老师进行教学,A组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课,B组用探究式教学方式上课。教学的教材、内容及上课的深度均保持一致。

二、研究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的数学平均成绩分别为80.2和81.0。说明两组学生在成绩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对初中数学的知识掌握程度比较熟练。接下来分别用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传统教学模式和探究教学模式)进行实验。实验讲解的知识点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内容。实验周期为20天。

A组:该组作为参照组,采用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作为受体被动接受教学知识的教学模式。老师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的进行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点,通过概念讲解到习题练习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概念以及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对其进行知识巩固。在课堂上定期对学生进行提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

B组:该组为实验组,利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和启发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的思考。在课堂上,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查资料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方程解法以及解应用题等知识点。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讨论,诸如讨论一元二次方程可以从哪个角度来判断无解,哪个判断方法更简单等等。对一些知识点进行举一反三,比如x2-x=0的解方程思路为提取公因式x,使得一元二次方程化简为x(x-1)=0,从而得出解为x=0或x=1。通过一个具体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思路的讲解和总结,让学生们自己再举出类似的方程诸如3x2-6x=0等。此外,还可以让同学们就着一个知识点进行互相提问,并设计一些相应的题目互相解答。

三、研究结果

通过20天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讲解,A组在各个方面均落后于B组,具体结果如下:

1.数学学习氛围比较

A组教学模式下,学生比较中规中矩,课堂气氛较为严肃,学生认真听讲,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很少。老师在下课后,学生会立马趴在桌上睡觉进行放松,精气神不足,整体状态不太好。B组教学模式下,学生踊跃提问和讨论,积极性很高,学习兴趣很高,老师下课后,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知识的讨论依然不绝于耳,学生丝毫没有疲乏的精神状态,都感觉数学课时间过的太快,不过瘾等。

2.从总体考试的平均分数上来看

A组和B组均能很好的掌握基础性知识,但遇到一些诸如思维发散题或是试卷最后几道压轴题时,两者的表现有天壤之别。A组三次考试的平均分数为82.0、84.5和81.8。B三次考试的平均分数为94.6、95.1和96.1。由此可以看出A组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下数学成绩没什么进步,而B组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下的数学成绩进步很快,且成绩远远高于A组。

3.从单个知识点考察结果看

A组和B组在知识点上的掌握都比较牢固,但相对于A组,B组在运用知识点上更加灵活。比如在遇到分析具体的实际应用题时,需要列出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并讨论哪种利益或者数量能够最大化等问题时,A组空题的概率比较大,B组基本不空题,且正确率在70%以上。再比如解一元二次方程时,A组学生用万能公式的居多,这种机械式的遇到解方程就用万能公式的做法会降低做题的正确率。而B组学生用万能公式的很少,大多用的是分解因式和配方法,解题技巧非常灵活。

四、讨论

通过本文的实验可以得知,探究式学习模式下的学习效果比传统模式的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要好很多。首先,探究式学习模式下,课堂上的氛围不再那么紧张,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师生互动。其次,探究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发散思维在学习初中数学中尤为重要。同样是基础掌握差不多的两组,为何实验组能够成功的解答压轴难题而对照组大多数学生不会呢?这就是两者在发散思维能力上的不同。最后,探究式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数学,不再畏惧和应付数学。

总之,探究式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要远远优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但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控制好节奏,避免学生间的探讨变质成为聊天,数学教师要定位好自己引导者的角色,不要过多干涉学生的讨论,在他们遇到问题时,要及时的辅导。只有正确的开展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才能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激情,提高学习的效率,确保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郑渊方,廖伯琴,王谭.探究式教学的数学模型建构探讨[J].学科教育,2001,5:1-4.

[2]陈成.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验研究[J].读与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50:92.

猜你喜欢
探究式初中数学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