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直肠癌临床效果评定

2016-12-01 02:07郝韵然
河北医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卡培放射治疗生存期

郝韵然,马 超

(1.河北省柏乡县人民医院,河北 柏乡 055450

2.邢台医学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0)

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直肠癌临床效果评定

郝韵然1,马 超2

(1.河北省柏乡县人民医院,河北 柏乡 055450

2.邢台医学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0)

目的:研究卡培他滨联合放射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住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组,放疗组单纯给予放射治疗;放化疗组给予卡培他滨联合放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放化疗组相比于放疗组直肠癌总缓解率更高,卡氏评分、生存质量改善更显著,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长于放疗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放疗组,P<0.05;两组患者毒副作用、1年生存率相似,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放射治疗直肠癌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卡培他滨; 放 疗; 直肠癌; 效 果

本研究对卡培他滨联合放射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来源:我院2012年4月至2015 年1月住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直肠癌患者。患者分组方法:简单随机化法。100例患者分为放疗组和放化疗组两个组别。所有患者均经细胞学或病理组织学、纤维结肠镜、盆腔CT或确诊,临床分期处于T3期或T4期。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50例放化疗组患者中:男患者28例,女患者22例;年龄59~79岁,年龄中位数65.8岁。50例放疗组患者中:男患者29例,女患者21例;年龄58~80岁,年龄中位数65.7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如上述,P>0.05,研究有较强的可行性。

1.2 方法:放疗组单纯给予放射治疗,对患者进行体外放疗,取俯卧位,用6-MVX线三野适行放疗,也即是一前两侧照射技术,进行靶区勾画,避免肛门括约肌受到照射或尽量减少肛门括约肌的照射,照射剂量为46~50Gy/4~5W,每周治疗时间为5d,每天治疗的量为2Gy[1]。放化疗组给予卡培他滨联合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同放疗组,同时给予卡培他滨口服,剂量为1250mg/m2,每天口服2次,d1~14,治疗21d为1个周期[2]。

1.3 观察指标、评价标准:观察指标:①直肠癌总缓解率;②毒副作用发生情况;③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卡氏评分、生存质量的差异。④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差异。⑤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的差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实体肿瘤疗效标准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其中,完全缓解:患者肿瘤完全消退,切除标本中无存在肿瘤;部分缓解:患者病情部分缓解,切除标本中肿瘤的体积跟原体积对比缩小大于一半;稳定:病情维持稳定,无明显变化,切除标本中肿瘤的体积跟原体积对比缩小低于四分之一,经病理检查浸润深度无变化;进展:病情进一步发展,肿瘤变大,经病理检查浸润深度增加。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占总例数的百分比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直肠癌患者研究数据统计软件为SPSS21.0软件;计数资料用率描述,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直肠癌总缓解率相比较:放化疗组相比于放疗组直肠癌总缓解率更高(12.0%vs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5,P<0.05)。

2.2 治疗前和治疗后卡氏评分、生存质量相比较:治疗前两组卡氏评分、生存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放化疗组相比于放疗组卡氏评分、生存质量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前和治疗后卡氏评分、生存质量相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较,#表示P<0.05;与放疗组治疗后相比较,∗表示P<0.05

组别  时期  卡氏评分  生存质量放化疗组  治疗前 71.37±4.72 58.95±2.92治疗后 83.18±6.71#∗ 78.22±3.59#∗放疗组  治疗前 71.95±4.16 58.75±2.91治疗后 75.43±5.29# 67.11±3.94#

2.3 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相比较: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32,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相比较n(%)

2.4 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比较:放化疗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长于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74,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比较(±s)

组别  无进展生存期(月)放疗组 10.39±1.77放化疗组 14.51±1.41

2.5 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的比较: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均为100.00%,P>0.05;放化疗组2年生存率96.00%明显高于放疗组80.00%,P <0.05。

3 讨 论

在以往,化疗一直是直肠癌主要治疗手段,且氟尿嘧啶是晚期直肠癌首选治疗药物,但效果欠佳,有效率低。近年来,各种新的化疗药物不断出现,卡培他滨也成为新一代5-FU口服靶向性抗癌药物在临床应用,不仅有较强的靶向性,且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轻,替代氟尿嘧啶成为直肠癌首选化疗药物[3]。

卡培他滨为抗代谢类药物,其可对细胞正常代谢过程进行干扰,通过对细胞增殖周期进行作用,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卡培他滨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增殖最旺盛阶段的细胞具有较强杀伤力。其药理机制为:口服后经肠黏膜进入到肝脏中,在肝脏处可经羧基酯酶转化而转变为无活性中间体脱氧氟胞苷,并经肿瘤胞苷脱氨酶作用产生脱氧氟尿苷,最后经由胸苷磷酸化酶催化而产生5-氟尿嘧啶,发挥细胞靶向作用,达到抗癌效果。

本研究中,放疗组单纯给予放射治疗;放化疗组给予卡培他滨联合放射治疗。术前放化疗联合的意义在于:①可使原来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肿瘤转为可切除肿瘤;②有接近20%的患者经放化疗治疗后,可达到完全缓解;③可使很多术前需判断是否需行腹会阴切除术的患者最终完成保留括约肌功能的手术;④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另外,经放化疗治疗并未增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结果显示,放化疗组相比于放疗组直肠癌总缓解率更高,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相似,治疗后放化疗组相比于放疗组卡氏评分、生存质量改善更显著,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长于放疗组,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而放化疗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放疗组,有研究证实来了卡培他滨联合放疗对直肠癌的确切疗效,其研究显示,放疗组40例采用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治疗组42例采用卡培他滨联合放射治疗,结果治疗组客观有效率为30.9%高于放疗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达78.6%,明显高于放疗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生存时间、1、2年生存率均高于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我们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1]Horisberger K,Treschl A,Mai S et al.Cetuximab in combination with capecitabine,irinotecan,and radi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results of a Phase ⅡMARGIT tria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Biology,Physics,2009,74(5):1487~1493.

[2]胡金飞,王道荣.新辅助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0):64~66,70.

[3]王刚,郝勤玲,刘旭,等.替吉奥或卡培他滨同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老年复发直肠癌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3(2):344~346.

1006-6233(2016)10-1696-02

A【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10.047

河北省邢台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6ZC109)

猜你喜欢
卡培放射治疗生存期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边侧性、分子亚型及治疗响应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维持治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生存率的影响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和无病生存的影响
颅咽管瘤放射治疗进展
健脾散结法联合化疗对56例大肠癌Ⅲ、Ⅳ期患者生存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