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健康教育对具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子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影响

2016-12-01 02:07舒贝娜
河北医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携带者乙肝病毒受试者

舒贝娜,许 敏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上海 卢湾区 200025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内科,上海 长宁区 200336)

预防保健

系统性健康教育对具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子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影响

舒贝娜1,许 敏2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上海 卢湾区 200025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内科,上海 长宁区 200336)

目的:针对具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子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观察对人体测量指标、血生化值以及饮食习惯的成效。方法:选取139例乙肝病毒携带者,A组干预组46人接受12周的健康讲座、运动教导(每周3d健康运动)及个别营养调整,B组对照组96人,完成基本问卷及生化检查。结果:A组干预组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腰围、体脂率、血压、空腹血糖、血总胆固醇、血中LDL及总胆固醇/HDL比值都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较之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总胆固醇值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饮食习惯方面,干预组于对照组每公斤体重摄取的饮食脂肪量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性健康教育后干预组的饮食行为总分为(51.7±6.1)高于之前(39.2±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5870,P<0.001)。结论:经过系统性健康教育干预乙肝病毒携带者不仅增加营养认知,也可以改善饮食习惯,改善人体测量指标及血脂量。

代谢综合征; 营养干预; 乙肝病毒携带者; 系统性健康教育

本文针对慢性乙肝感染者具有代谢综合征五项危险因子一项的患者,收集并评估他的健康情况,进行讲座、运动、饮食营养、信息平台等多层级干预。干预结束后在进行评估随访,分析体重、血生化等资料来了解健康活动干预后对身体状况、血液生化值、饮食习惯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18岁以上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阳性至少6个月)具有代谢综合征五项危险因子一项或多项的患者。具体的入组条件包括:①肥胖:体重超重(BMI≥24kg/m2)或者中心性肥胖(男性腹围大于90公分,女性腹围大于90公分)的人群。②高血压:收缩压≥130mmHg,或者舒张压≥85mmHg,或者服用降血压药物。③空腹血糖:≥100mg/dL,或者服用降血糖药物。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40mg/dL,女性<40mg/dL。⑤三酸甘油酯(TG):≥150mg/dL。排除条件包括:①曾被诊断有:肝硬化、肝恶性肿瘤等。②已知怀孕。③曾做过肝脏手术或者肝移植.④其他慢性肝脏疾病,如丙肝、自身免疫性肝炎、威尔逊病、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⑤每周饮用超过30g酒精的男性或者每周饮用超过20克酒精的女性。⑥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外,因任何慢性疾病而服用西药或者中草药。获得受试者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设计:从我院就诊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中选取180例HBsAg-血清阳性的候选人,因血清HBsAg阴性或者HCV抗体阳性被排除,最终符合入组条件并且签署知情同意的患者共142人,分为对照组96人,干预组46人。对照组96人在完成基本问卷及生化检查后无意愿接受活动干预。干预组46人完成基本问卷及生化检查后,有意愿接受后续的讲座课程、运动、饮食营养课程和信息平台。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完成3d饮食记录分别有干预组33人,对照组39人。干预内容:干预组进行为期12周的讲座课程(4周健康饮食营养、4周健康运动、4周个人健康管理、生活习惯和疾病课程等)、运动干预(每周3d健康运动)以及个别营养辅导。营养辅导包括营养评估、饮食设计、食物分量知道、外部饮食等饮食生活指导。开始做3d饮食记录前,接受饮食分量知道。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接受问卷调查、生化检查以及做3d饮食记录。信息平台,是针对本次研究的信息①用来作为本设计的信息传播工具,如活动行程、课程表、运动教育、营养指导和各种健康教育必备知识。②作为医师、营养师与受试者之间的互动平台,若受试者有任何健康管理问题,可以通过平台发文,寻求专业意见协助。③作为受试者的自我健康管理工具及追踪检测工具,记录个人的健康生活信息,如体重记录、营养记录、运动记录、食物卡路里计算工具等。

1.3 评估指标: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及身体组成测量等指标。使用 InBody 3.0 Body Composition Analyzer(In-Body 3.0,Biospace,Seoul,Korea)一起检测体脂率(%)、体脂量(kg)、脱脂物质(fat free mass,FFM)。血生化检查: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AC-Sugar)、GOT/AST(天门冬胺氨酸转氨酶)、总胆固醇、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LDL)、总胆固醇/HDL、C-反应蛋白(CRP)、HBV DNA定量。HBV DNA定量采用COBAS TaqMan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Roche Diagnostics,Basel,Switzerland),检测的上限和下限分别是640200000 copies/mL和35 copies/ mL[1]。饮食记录3d和饮食习惯频率问卷:受访者于受访前一周选取1d假日及2d工作日记录这3d所有的饮食内容,用来评估受访者热量和营养成分的摄取。饮食习惯频率问卷共18题:分为正确饮食、高油/高糖、情绪性进食。饮食习惯频率以计分方式表示:其中经常代表10次中发生6次以上,一半一半表示10次中发生5次,偶尔表示10次中发生1~4次,从不表示从未发生。计分方式,经常、一半一半、偶尔、从不,正向题目分别给予3、2、1、0分,负向题目分别给予0、1、2、3分,总分54分。分数越高表示饮食习惯越好[2]。

1.4 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实验前后同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资料分析:本研究中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分布不是很一致,进一步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性别上的比较分布差异,干预组女性的比例(33.3%)高于对照组女性比例(17.9%)。年龄部分,干预组于对照组两组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年龄分布都集中在15~39岁之间。在人体测量指标测量方面,干预组的身高、体重、身体素质指数、脱脂物质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除了收缩压(mmHg)低于对照组外,其他的生化指标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考虑到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不同,因此以BMI=23kg/m2为基准点进行分层分析。

2.2 系统性健康教育干预对人体测量指标及血生化值的影响:经过系统性健康教育的干预,干预组的体重、BMI、腰围、体脂率、体脂量都下降,而对照组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混合模式在校正性别、年龄、组别的情况下,结果显示干预组的身体质量指数与体脂率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P<0.001、P=0.006)前后测试比较结果,干预组后测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都低于干预前。而对照组除了总胆固醇之后的检测值低于之前的结果,其他的指标均无类似结果。虽然在前测量与后测量的血中的三酸甘油酯值,无论在干预组还是在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的血三酸甘油酯偏高(≥150mg/dL)的人数百分比都有所下降。

2.3 营养干预对受试者饮食中营养摄取和饮食行为的影响:表1显示的是以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在饮食热量以及三大营养摄取方面的差异,结果在经过了体重校正后,干预前后两组在营养摄取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前后比较中,显示干预组的受试者经过了干预后,每公斤体重摄取的脂肪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受试者在后测试的值,每公斤体重摄取的糖类和脂肪量也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

通过对干预行为前后饮食行为方面的比较,可以发现干预组在后测试的值饮食行为问卷的总分(51.7± 6.1)高于前测试的值(39.2±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5870,P<0.001)。对照组中,在饮食行为问卷总分方面前后测试的值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30,P=0.585)。因而可知干预组经过了营养师积极的干预和饮食指导后,整体的饮食行为有改善。

表1 饮食干预对于饮食营养指标的影响(±s)

表1 饮食干预对于饮食营养指标的影响(±s)

MD:Mean Difference(平均值差,后测量值-标准值);以Paired-samples t test分析∗:分数越高代表健康饮食状况越好

组别  热量(K cal)/体重(kg)糖类(g)/体重(kg)蛋白质(g)/体重(kg)脂类(g)/体重(kg)  饮食问卷∗干预组  -1.96  -0.37  -0.11  -0.19 3.72 P 0.209 0.169 0.179 0.029  <0.001对照组  -1.9  -0.86  -0.01  -0.3 0.33 P 0.068 0.004 0.895  <0.001 0.585

再将干预组以身体质量指数BMI>23kg/m2以及≤23kg/m2分为两组,前后测试的差异如表2。干预组中身体质量指数BMI>23kg/m2在身高、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体脂率、脂肪量都有下降趋势,而其中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但是在人体测量指标和营养知识方面,干预组中的身体质量指数≤23kg/m2经过了系统性健康教育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以BMI>23kg/m2为切点,干预组身体生理指标在不同测量时间的差异(±s)

表2 以BMI>23kg/m2为切点,干预组身体生理指标在不同测量时间的差异(±s)

以Paired-samples T test分析SD:standard deviation

组别  体重(kg)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cm)体脂率(%)脂肪量(kg)脱脂物质(kg)体内水组成(kg)营养知识BMI>23kg/m2  前测量值 72.9±14.6 26.0±2.8 87.5±8.9 29.4±5.6 21.1±5.0 51.5±12.1 37.7±8.9 9.9±3.1(n=20)  后测量值 70.4±15.0 25.0±2.8 84.8±9.5 27.7±5.0 19.5±5.9 50.6±10.8 37.1±7.9 11.1±3.1 P 0.001 0.001 0.024 0.07 0.059 0.076 0.089 0.048 BMI≤23kg/m2  前测量值 60.2±7.8 21.8±1.2 77.5±6.0 22.9±5.3 13.94±2.46 45.7±8.0 33.4±5.8 11.8±2.6(n=13)  后测量值 60.00±7.8 21.7±1.7 76.9±5.7 21.9±6.0 12.9±3.5 46.8±8.1 34.2±5.9 12.0±2.8 P 0.484 0.311 0.593 0.116 0.169 1 1 0.359

3 讨 论

代谢综合征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疾病进展的高危因子,如何控制具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子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状态,越发引起人们的重视,伴随着现代人类高强度高压力的生活方式,营养摄入不均衡以及肥胖体重超标问题也会影响人体的代谢综合征症状。系统性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是强化个人能力以及建立环境的支持。将这样的概念融入系统性健康教育,不仅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知识,进而改善人体测量指标和血生化值等,增进身体健康。因而本研究设计的生活方式干预,除了协助受试者达到认知、信念和行为的改变,还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运动、饮食课程和信息平台营造一个支持的环境。

本研究受试者干预前后饮食中的三大营养素: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分配分别是51~54%、14~16%、31~34%。此三大营养素分配并非属于低脂低糖或者高蛋白饮食、但还是达到了降低体重的效果。Sacks等人比较四中饮食形态(低脂/高蛋白、低脂/正常蛋白质、高脂/正常蛋白质、高脂/高蛋白质饮食)对减重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四种饮食都可以达到减重成效,并且有益改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危险因子[3]。研究也发现6个月后,受试者的平均体重减轻6.5kg,并且每天热量摄取减少225大卡。饮食内容可以因个人文化背景以及喜好做出适度的调整,以确保食物摄取量减少,达到长期有效的减重效果。本研究发现经过多维度的系统性健康教育能够使得具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子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人体测量指标、血脂值都有正向的改善。饮食中脂肪摄取量也有减少的趋势,并且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也有所改善,特别是经过积极营养干预后改善更加明显。所以通过健康饮食、健康运动、个人健康管理、生活形态改善课程、运动干预、不仅能增加营养知识的认知,也可使饮食行为呈现明显正向改善,进而降低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子。

[1]Lin SL,Kao MD,Chang CT.The effects of nutrition education and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anthropometry,blood pressure,blood sugar,serum lipids,uric acid,serum calcium,magnesium,zinc and copper of a obese group[M].Master’s dissertation,Providence University,Taichung,ROC,2011.111.

[2]Lofren IE,Herron KL,West KL,et al.Weight loss favorably modifies anthropometrics and reverses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premenopausal women[J].Am Coll Nutr,2005,24:486~493

[3]Sacks FM,Bray GA,Carey VJ,et al.Comparison of weight -loss diets 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s of fat,protein and carbohydrates[J].N EngL Med,2009,360:859~873.

上海市卫生局科研课题专项基金,(编号:20124248)

许 敏,Email:xumin_czx@163.com

1006-6233(2016)10-1749-04

A【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10.073

猜你喜欢
携带者乙肝病毒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社会支持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选择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我国女性艾滋病毒携带者的生育权选择探析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与细菌携带者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