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16-12-01 12:40张凯
智富时代 2016年12期
关键词:金融脱媒商业银行对策

张凯

【摘 要】本文从分析我国金融脱媒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入手,研究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商业银行如何面对金融脱媒提出了建设性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脱媒;对策

一、我国金融脱媒现象的表现

金融脱媒又被称为金融非中介化,指的是资金供求双方绕开金融中介机构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行为。具体来说,我国金融脱媒化现象有三方面表现:

一是公众投资对象多样化,银行负债业务脱媒。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公众的投资理财意识不断提升,银行存款由于较低的收益率正在逐渐失去吸引力,而基金信托、网络理财以及债券保险等理财产品成为了越来越多民众投资的首选,规模迅速扩张。

二是企业融资渠道多元化,银行资产业务脱媒。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企业脱离银行渠道寻求直接融资的现象日益普遍,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以及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方式直接筹集资金。此外,民间借贷以及网络借贷平台等融资方式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加速了融资的脱媒化。

三是产品营销手段网络化,银行中间业务脱媒。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基金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联姻弱化了银行的渠道优势,基金产品绕过银行网点实现互联网直销渐成常态。

二、我国金融脱媒产生的原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的财富不断积累,市场主体需要的是多元化方式来减少投资风险获取更多收益,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制度设计上的一些局限,导致储蓄倾向过高,直接融资的比重较低,分散风险的途径很少。同时政府对证券市场的极度关注,相关的制度、政策的颁布使证券市场发展越来越完善,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交易工具得到大量运用。广大居民已意识到把钱存在银行里并不能获取可观的利息收入,他们会选择将储蓄转移到股票、基金等金融市场获得更高的回报率;同时企业为了寻求更为便利的融资渠道和更低廉的融资成本,也会避开银行贷款,转向股票、债券、短期融资融券等直接融资市场。基于以上的情况,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是在我国金融分业管理经营模式下发展的,因此金融脱媒是必然的趋势。

三、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影响

贷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而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负债。从总量看,贷款总额与GDP的比值以及存款总额与GDP总额的比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从结构来看,中长期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以及居民储蓄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中长期贷款作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贷款去向,居民储蓄存款作为商业银行最为主要且较为稳定的存款来源,它们的下降趋势必然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稳定性。

(二)对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总体呈下降趋势。2010年6月,16家上市银行的平均净利差为2.44%,此后呈震荡上升态势,在2011年9月达到2.64%的峰值,此后开始回落,2014年6月降低到最小值,为2.34%,相比2010年6月下降了0.1%。在此期间,净利差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下降态势。可见,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业务带来一定的冲击,净利差呈收窄趋势。

(三)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

(1)商业银行的期限错配加剧,流动性风险凸显。金融脱媒使得银行居民储蓄存款比重下降,导致商业银行缺少稳定的资金来源,而中长期贷款作为一种长期资产,比重却在上升,两者结合,加剧了商业银行的期限错配现象。在货币政策收紧时,易引发流动性风险。(2)金融机构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增强,系统性风险加剧。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同时也使得风险可以在不同机构间、市场间快速传染,导致金融风险关联度大幅提高,风险传染性增强,金融系统脆弱性上升,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增大。一旦某家商业银行发生流动性风险,通过同业业务链条传染到整个银行间市场,甚至可能扩展到整个金融体系。

四、金融脱媒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进行内部金融创新,转变经营增长方式

(1)调整客户结构。在金融脱媒的背景之下,大型优质企业逐渐开始选择直接融资方式,商业银行在保持老客户资源的同时,应该大力开展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2)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都是客户的存款,可如今银行利率过低,通货膨胀过高使得大量的资金流出,商业银行为了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必须进行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开发出可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理财产品。(3)大力拓展中间业务。为了弥补中间业务的不足,商业银行首先需要大量储备高级专业人才;其次,应该大力开展以电子货币、电子商务平台为载体的中间业务;最后,发展混业经营,加强投资银行功能,实践创新的综合经营业务。

(二)加大监控力度,加强风险控制能力

(1)实施监管层面改革,加大内部控制力度。在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创新的同时,监管层面也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监控,在达到相关确认后才能够向市场上推出。(2)加强风险控制。商业银行在以后的发展中,需要借助于证券、期货等市场来对风险进行管理;不断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对任何可能存在风险的业务及时调查、规避。

(三)有效融入资本市场,提高自身资产水平

(1)利用上市契机,改善资本结构。银行的上市可以获得大量资金,有效弥补银行资本短缺的问题;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提高银行的运行效率,保护消费者利益;商业银行上市后可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分散银行经营风险。(2)引入国际投资者。引入战略投资者可以给商业银行注入大量资金,提高资本充足率,也可以帮助商业银行进行产品结构的升级,学习他们核心的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方式。(3)加强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有着业务与能力上的互补。商业银行与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在业务上应该多交叉渗透,共同开发新的产品与市场,推进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

【参考文献】

[1]孙伟家,张晓辉.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5(21).

[2]肖崎,黄翠敏.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新金融,2015,(5).

[3]王淑静,王宝莹.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5,(14).

[4]王洪亮,施国华.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J].现代经济信息,2014(6).

[5]崔红茶.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运营的影响探析[J].时代金融,2015(15).

[6]侯仕军.金融脱媒商业银行创新策略[J],北大商业评论.2015(1).

猜你喜欢
金融脱媒商业银行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