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传染病,当心病从口入

2016-12-03 08:33李晓锋
家庭用药 2016年9期
关键词:食源性菌群腹痛

李晓锋

最炎热的三伏天终于离我们而去了,九月虽不会出现高温极端天气,但是肠道疾病还是来势汹汹。秋季易感染的肠道疾病主要有食源性疾病和细菌性痢疾。这些疾病大多起病急、发展猛、症状明显,大人小孩均有感染的可能。由于起病急,症状又多为腹痛腹泻,如果患者不加以重视,会使病情愈演愈烈。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通过食物传播的一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由于食品质量卫生和安全管理的不到位以及自身预防意识的浅薄,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是亟待解决的卫生问题。患者起病迅速,典型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细菌性痢疾

顾名思义,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主要是通过痢疾杆菌污染的水、食物经口进入人体感染,引起结肠化脓性炎症,发生全身中毒症状。研究表明,2~7岁儿童发病最多,其次是20~39岁青壮年。痢疾也是较为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症状与食源性疾病发病类似,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呈黏液,甚至出现脓血便。

肠道传染病,从入口把关

饮食卫生 无论是以上何种疾病,罪魁祸首都是被病菌污染的食物,因此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饮食卫生,把病原体隔离在外,不受感染。九月正值中小学开学之际,空了两个多月的食堂厨房再起炉灶,一定要严格做好清洁消毒的卫生工作,保证学生们的饮食安全。一开学,小摊贩们也开始蠢蠢欲动,变质腐败的食物经由高温、调料的催化摇身一变成了孩子们移不开眼的美食,家长尤其要注意对孩子们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培养,也要做好把关工作。有关部门更应该积极监管,有效取缔一些使用有毒有害食物的不法餐馆。

益生菌,肠道疾病的“克星” 益生菌大家并不陌生,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抑制肠道内的有害菌群,将残留在肠道内作怪的病毒毒素一举清灭。益生菌对肠道的好处不言而喻,但是一些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单靠益生菌是不能治愈的,必须与抗菌药联合使用。药物赶跑病菌,益生菌再起效,含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的三联活菌(培菲康)更能发挥优势,帮助肠道菌群恢复平衡,在肠道形成保护膜,缓解肠道的不良症状,缩短治愈时间。

益生菌不仅能有效缓解肠道的不良症状,也能维持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保护肠道健康,不要等到肠道遭遇袭击才想到益生菌。益生菌的菌种本就来自人体,对肠道健康百利而少害。在肠道容易遭受细菌侵袭的季节里,服用益生菌能先行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道免疫力,有力抵挡外来致病菌,竖起一道强有力的保护屏障。走在疾病之前,将益生菌的力量最大化发挥!

猜你喜欢
食源性菌群腹痛
“我是一个小小的菌”
食源性疾病的流行和监测现状
请收下这份腹痛指南!!!
需要警惕的“头号敌人”——食源性微生物
突发腹痛,你要知道的……
细菌群落的“资源共享”
出生环境影响肠道菌群
针药并用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56例
治好了30年的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