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进行手术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2016-12-07 22:25徐群官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8期

徐群官

【摘要】 目的 分析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进行手术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8例患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化疗, 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切除术治疗,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手术切除术治疗后, 治疗效果完全缓解24例(54.55%)、好转12例(27.27%)、一般6例(13.64%)、无效2例(4.54%), 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化疗治疗后, 治疗效果完全缓解17例(38.64%)、好转10例(22.73%)、一般9例(20.45%)、无效8例(18.18%), 治疗总有效率为61.3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手术切除术应用于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治疗中, 效果良好, 有助于其临床症状的改善。

【关键词】 癌变性状;乳腺增生组织;手术切除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8.038

乳腺癌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 其患病主要人群为中年妇女, 而引发乳腺增生的主要因素为机体内分泌出现失调[1]。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少数患者会出现癌变,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88例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 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8例患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6~55岁, 平均年龄(40.3±5.7)岁,

平均病程(4.2±1.1)年;观察组患者年龄25~58岁, 平均年龄(42.6±6.3)岁, 平均病程(4.4±1.3)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适应证[2] ①患者乳腺增生组织癌变程度较轻, 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后, 并无改善现象;②患者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状态;③病情发展较为迅速, 同时其增生结节为孤立肿块;④患者的乳头存在溢液现象;⑤患者具有家族疾病遗传史;⑥对患者的腋窝进行触及发现其淋巴结出现肿大现象。

1. 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法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选择手术切除术进行治疗, 在对患者手术的过程中, 将其病理切皮进行冰冻,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 4 疗效判定标准[3] 临床治疗效果包含完全缓解、好转、一般以及无效。完全缓解:治疗后其癌变性状肿瘤均全部消失;好转:治疗后其癌变性状肿瘤体积减少>50%;一般:治疗后其癌变性状肿瘤体积减少<50%;无效:治疗后癌变性状肿瘤和治疗前无任何改善, 或者肿瘤体积有所加大。总有效率=(完全缓解+好转)/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过手术切除术治疗后, 治疗效果完全缓解24例(54.55%), 好转12例(27.27%), 一般6例(13.64%), 无效2例(4.54%), 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化疗治疗后, 治疗效果完全缓解17例(38.64%), 好转10例(22.73%), 一般9例(20.45%), 无效8例(18.18%), 治疗总有效率为61.3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手术病理及治疗 44例选择手术切除术治疗的患者, 乳腺增生34例, 其中乳腺纤维化10例, 纤维腺病15例, 囊肿9例;剩余10例患者为早期乳腺癌患者, 采用手术将其乳腺增生和乳腺癌变组织进行切除。

3 讨论

乳腺增生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 而此病为病理性增生并不是肿瘤或炎症, 是因为乳腺小叶复旧出现不全现象, 或产生生理性增生, 从而使得乳腺正常组织发生了转变[4]。大量的临床研究认为,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 女性压力不断增加, 因此患有乳腺疾病的比例逐年呈现上升趋势, 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健康。其乳腺增生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乳房出现胀痛或者肿块, 对其进行及时治疗能够避免病情的发展[5]。

临床中对乳腺增生均采用手术以及传统化疗方法进行治疗, 均能够获取良好的效果[6]。传统化疗对患者具有相应的副作用, 因此对其身体机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手术治疗能够将癌性病变组织进行切除, 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并且可控制乳腺肿瘤的发生率。除此之外, 手术对无显著临床表现的患者进行治疗更具实用性[7-9]。

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8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采用传统化疗方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1.37%, 采用手术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82%,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能够看出, 手术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 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进行手术切除术后疗效良好, 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并且能够控制乳腺癌的发生率。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还应对其临床特点进行了解, 从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手术切除术对乳腺癌患者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因此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以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全成海, 刘涛. 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进行手术切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85):79-82.

[2] 石华, 陈文渊, 杨杰, 等. 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变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11):175-177.

[3] 杜平. 具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手术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 当代医学, 2012(30):89-90.

[4] 相义鹏, 徐红. 具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手术切除的临床治疗作用探讨. 速读(中旬), 2015(3):270.

[5] 徐正良. 探讨具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手术切除的临床治疗作用.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5, 2(5):46-47.

[6] 董钦龙. 具有癌变性状的乳腺增生组织手术切除的疗效观察.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 3(1):185.

[7] 姜凡军, 高凌. 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变的临床分析. 中国伤残医学, 2014(22):599-600.

[8] 杨长见. 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变的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5(24):136-137.

[9] 王广勤. 临床外科乳腺增生产生癌变的外科手术治疗分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13):84-85.

[收稿日期:2016-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