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检验采用质量控制的效果研究

2016-12-07 22:54黄瑞杰郭风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8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

黄瑞杰+郭风涛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免疫检验采用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6日~2016年7月30日于本院接受免疫检验的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 以2014年12月20日为分界点(即从当日起实施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 在此之前的15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 在此之后(含当日)的1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 通过两组患者的临床免疫检验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 以两组患者最终的治疗情况为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参照组患者最终的疾病总有效率为80%, 其中治愈90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 无效30例、无一例死亡;实验组患者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 其中治愈106例、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15例、无一例死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医院免疫检验进行全面有效的质量控制, 可以有效提高医疗检测仪器的质量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减少检验标本在运输、保存等过程的影响因素, 最大限度的保障检验标本的本性, 医院应当重视在全院推广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策略。

【关键词】 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标本控制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8.066

临床免疫检验是很多疾病治疗的必要程序, 主要为病情的评价、治疗方案的敲定、用药等起到指导作用[1]。在实际的临床免疫检验工作中, 常因为检验结果不准确以致耽误了患者的病情, 严重时可能造成医疗事故, 威胁患者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实施临床免疫质量控制可以减少检验仪器以及送检标准在检验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最大限度的保留检验仪器和送检标本的可靠性[2]。为了进一步明确临床免疫检验进行质量控制的效果, 作者实施相关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提取了2013年2月26日~2016年7月30日于本院接受免疫检验的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 以2014年12月20日为分界点(即从当日起实施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 在此之前的15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 在此之后(含当日)的1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参照组男79例、女71例, 最大年龄62岁, 最小25岁, 平均年龄(46.9±6.6)岁;本组患者中所进行的临床免疫检验项目包括:甲状腺功能检验、胰岛素抗体检验、甲胎蛋白检验、血清C-肽检验、血清胰岛素检测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验六个检验项目, 所占例数分别为26例、33例、31例、20例、25例、15例。实验组男80例、女70例, 最大年龄65岁, 最小24岁, 平均年龄(47.5±6.5)岁;本组患者中所进行的临床免疫检验项目包括:甲状腺功能检验、胰岛素抗体检验、甲胎蛋白检验、血清C-肽检验、癌胚抗原、血清胰岛素检测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验七个检验项目, 所占例数分别为30例、19例、26例、18例、31例、20例、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检验项目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是在本院实施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之前进行的各项免疫检验项目, 所以, 全体患者均是按照一般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实验组患者均是在本院实施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之后进行各项免疫检验, 检验过程职工, 对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相关的检验设备、检验试剂等等进行了质量控制。具体控制措施如下:①标本质量控制:按照规定严格控制标本采集的时间、采集姿势等, 抗凝剂和稳定剂应当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药品, 根据患者的免疫检测项目进行选择适合的抗凝剂和稳定剂。对于激素类和治疗药物测定的血清标本的收集要特别注意收集时间的控制和体位变化控制, 其对建议检测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影响。②检测设备与试剂的质量控制。检测设备和检测试剂对对临床免疫检测结果有着直接性的影响, 因此, 医院制定了关于设备检测与质量控制的有关制度, 定期对免疫检测的有关设备进行功能检查, 保持设备的清洁, 在免疫检测的过程中, 应当合理设置设备参数。对于试剂的质量控制, 则应当严格按照试剂的储存要求进行, 如无菌储存、冷藏储存等等, 另外, 应当长期固定某一个厂家或者某一个品牌的试剂, 不随意的更换检测试剂, 定期对试剂的有效期进行检查, 超过有效期的必须进行报废处理, 不可用于临床免疫检查。在临床免疫检测的过程中, 医院针对不同的检查项目提出了不同的质量控制手段和检测方式, 要求检验师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检验完成之后, 应当对检验结果、送检单的名称、患者姓名等进行核准, 保证结果发放准确无误, 同时还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备份处理。③检验手段的控制, 医院制定了关于各项免疫检验方法的规定和要求, 包括操作流程、操作步骤等, 实验室人员需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有关标准开展免疫检验, 坚持无菌操作原则, 检验前, 需要对试剂的质量、规格等进行严格的审核, 查看试剂是否符合要求, 而后对照患者名字和检验项目, 避免出现标本标号错误, 其三则是要严格的控制操作时间, 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对于急诊患者或其它特殊患者, 应对开通绿色通道, 加快检验速度。通过两组患者的临床免疫检验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 以两组患者最终的治疗情况为评价指标进行分析。

1. 3 疗效判定标准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此作为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评价。治愈:临床病症完全消失, 检验结果显示正常。显效:临床病症基本消失, 检验结果显示部分好转。有效:临床病症有所缓解, 检验结果显示仍然存在病变。无效:临床症状无变换或恶劣变化, 检验结果无变换。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参照组患者最终的疾病总有效率为80%, 其中治愈90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 无效30例、无一例死亡;实验组患者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 其中治愈106例、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15例、无一例死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通过研究分析, 发现临床免疫检测的影响因素包括:试剂质量、样本质量、设备质量以及抽取样本时医务人员的操作四项因素[3, 4], 在未进行临床免疫检测质量控制之前, 上述的四项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本次试验中, 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 而实验组提升到了90%。所以, 通过对临床免疫检验实施质量控制, 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标本采集、设备操作等, 提升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这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

为了提升临床免疫检验的效果, 医院除了要对各检验操作提出明确的规定和标准之外, 还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操作的管理控制, 提升人员的业务素质, 要求各人员严格的按照要求来开展工作, 避免对患者的治疗产生影响。其次, 作者认为, 还可以通过订立奖惩制度来要求医务人员克制自己的操作行为, 杜绝随意操作、盲目操作等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 对医院免疫检验进行全面有效量控制, 可以提高医疗检测仪器的质量, 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减少检验标本在运输、保存等过程的影响因素, 最大限度的保障检验标本的本身性质, 而通过控制操作人员的操作方式, 提高其的操作水平, 也是提高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重要方法, 医院应当重视在全院推广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策略。

参考文献

[1] 洪雁.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具体措施. 中国医药指南, 2014(30):378-379.

[2] 梁辉.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研究. 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7):145-146.

[3] 王清华.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性措施对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影响研究. 中国医学创新, 2015(22):108-110.

[4] 鲁石, 贺宇. 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探究. 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6):70-71.

[收稿日期:2016-6-03]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关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以及质量控制的思考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