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传情声声达意

2016-12-07 16:11尚洋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1期
关键词:拟声词通感英汉

尚洋

英语和汉语都属包含大量拟声词的语言类型,两种语言之间有诸多方面可供比较。上世纪 80年代末就有学者开始了汉英拟声词的比较研究,胡壮麟在《语言学教程》中谈及语言的起源时提到叶斯泊森的“拟声说”(Bow-Wow Theory),他试图从声音的模仿这一现象追索语言的起源。G.Yule在《语言研究》一书“语言的起源”的章节讨论了“自然声音模仿说” (the natural sound source)。拟声词作为一类特殊又不容忽视的词汇,在语言发展的历史中自然而然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当前,国内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语音模式及拟声理据、句法功能、修辞用法的比较等方面。对于汉英拟声词传达情感、渲染气氛的作用鲜有涉及。

本文将以《西厢记》《红楼梦》等作品的译节为例证,分析英汉拟声用语各自的特点,在描绘情景与烘托气氛中所起的作用,拟声词的使用不仅使得人物、环境融为一体,真实可感,而且有助于增强古典作品英译文的文学感染力。

一、初识拟声

(一)英汉拟声词的定义

英语的 Onomatopoeia,译为“拟声法”,是模拟声音的一种构词和用词方法(the formation and use of words to imitate sounds ),又是一种广泛运用于诗歌、散文等文字作品中的以音响反射意义(语音和思想产生共鸣)的修辞格,英语的拟声具有自身的语音理据,也是英语昀古老的成分之一。

汉语的拟声,又叫“摹声”或“绘声”,就是模拟人声、物声和自然界的声音。虽说拟声在汉语中只是模拟辞格的一部分,但又是特别发达的一个词类,其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学者指出“古人鼻之所得、耳之所得,皆可借声闻以概之”(卢炳群 2003:119),例如我国昀早的诗歌集《诗经》的首句“关关雎鸠”,运用“关关”来模拟雎鸠的悦耳之音,以此让人联想到“窈窕淑女”,可见汉语使用拟声词的历史悠久。

(二)英汉拟声词的修辞作用

拟声不仅是构词的重要来源,而且是修辞的常用手段。拟声源于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它实际上利用人对于事物独有的、特征性的声音印象来唤起其对于所喻指事物的想象。

英语的拟声可产生以下修辞功能:利用特定的语音产生语音效果,如短元音的急促、狭小的韵味,长元音的沉静、舒缓的韵味;利用兼具多种形象色彩的词语模拟动物和人物,衬托景物;利用摹声或摹色,充分渲染情景,绘声绘色,自然交融,强化作品的主旨。

汉语的拟声也具备突出的修辞功用。首先,喻指抽象对象。汉语拟声词可以用来喻指一些抽象的事物,如“能力”“性格”“威望”等。凭借拟声词本身的声感力量,把本来只能意会的事物更加直观化,令人可以感知。其次,艺术通感。处于心理习惯,人们在语言活动中,有时把一些本没有声响的动作和状态也用拟声词赋予声音。现代心理学和语言学称此方法为通感,或感觉转移。再次,汉语可同音双关。同音双关在各种歇后语中作用明显,使语言更加风趣俏皮。

二、拟声词的表情与写意

通过分析拟声词的定义与特征,不难发现拟声用法和通感常常密不可分。“通感”作为一种生理或心理乃至语言现象,中国古文学早在先秦已有提及,汉语言中的通感用例也比比皆是。例如贾岛《客思》中“促织声尖尖似针,声声刺着旅人心”把“促织声”比喻“针”,并且把属于触觉的“刺”移用到属于听觉的“声声”。西方语言学界更是对通感的概念进行广泛讨论。例如韦尔斯(Wales,1989:447)称之为“通感式隐喻”。乌尔曼(Ullmann)在其语义学专著中辟出章节讨论这种语义的转移,小标题为“通感式隐喻”,他说:“一种十分普遍的隐喻是基于由一种感官向另一感官的感觉挪移,如由听觉移向视觉、由触觉移向听觉等。”

基于拟声的通感用法,下文将借助文学作品的若干译节,分析拟声词的翻译对于传达原作情感、引发目标读者共鸣的作用。

(一)以声传意,打动人心

有一类拟声词用于描写事物情状。运用具体入微的音效词,再现情境,为细节描写而服务,产生如闻其声的现场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翻译需要选取适当的方法,尽可能保留原文的情态。

(1)白茫茫溢起蓝桥水,扑腾腾点着祆庙火。碧澄澄清波,扑剌剌把比目鱼分破。

译文:Before me water rises higher and still higher; The monastery seems consumed by roaring fire. The two inseparable fish are separated by green waves against their wish.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许渊冲译)

“扑腾腾”“碧澄澄”属于古代汉语特有的摹声用语,英语中难以找到相应的惯用拟声词,译者为避免创造新词而过于标新立异,不易为目标读者理解,因此采用意译的手段,将“扑腾腾”火苗向上蹿动的形态表述为“rise higher and still higher”与“roaring”呼应,即使没有直接拟声,仍然具有鲜明的修辞效果,留给读者生动的印象。

(2) 佗乃下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儀刮骨,悉悉有声。

译文:Hua Tuo parted the flesh, exposing the bone: it was already coated green. The knife made a thin, grating sound as it scraped the surface.

(《三国演义》Moss Robberts译)

原文中华佗为关羽医伤,刮骨疗毒,描写为“佗用儀刮骨,悉悉有声”,译为“the knife made a thin, grating sound”十分传神。用儀刮骨时,正是发出细微的嘎嘎之声(thin andgrating)。若简单译成“Hsi,hsi”虽简洁,但对于译文读者难免陌生,不如前一种意译的处理更能激发他们的联想。

(3) 耳内嘤嘤听着那窗外阴风飒飒。好风,真个那淅淅潇潇,飘飘荡荡。淅淅潇潇飞落叶,飘飘荡荡卷浮云。

译文:He listened to the howling of the devil wind outside the window. It was a splendid wind. Indeed, there were soughs and whistles, much scudding away. It soughs and whistles, carrying the fallen leaves, blows the clouds scudding away.

(《西游记》 W.J.F. Jenner 译)

原文的“飒飒”“淅淅潇潇”“飘飘荡荡”均为叠词,汉语的音节灵活多变、错落有致,极具节奏感和韵律感。译文使用英语的常用拟声sough、whistle,形象地呈现了大风起兮飞沙走石的场面,如临其境,真实可感。

(二)景语情语,更添滋味

拟声词如果单独使用,起的作用或许有限。若是结合上下文,与场景或环境描写有机融合则可以渲染人物心情,加强特定氛围,更能够发挥修辞的作用。

(4) 只听“豁啷啷一声响,砸在桌上,书本纸片笔砚等物撒了一桌,又把宝玉的一碗茶也砸得碗碎茶流。

译文:It landed with a tremendous crash, scattering books, papers, writing brushes and ink stones in all directions and smashing Bao-yus tea bowl to smithereens so that tea flowed over everything round about.

(《红楼梦》第九回David Hawks 译)

原文使用拟声词“豁啷啷”,且以韵母/ang/结尾,模拟一阵杂乱的响声不绝于耳,随后书本纸片笔砚等物件散落,一派狼藉。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混乱场面。相应地,译文选用“crash” “scatter”“smash”进行描绘,cr-与sc-是源于中世纪英语的语音词素,具有 noisy impact的语义联想,使用它们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喧闹的环境传达的心理感受。

(5) 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世姿容,具稀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那林黛玉正自啼哭,忽听“吱喽喽”一声,院门开处,不知是那一个出来。

译文:And sound of this beautys weeping-for Tai-yu was the loveliest creature ever seen-made the birds fly away from their roosts on the willows and flowering trees, unable to bear her dietress. As Tai-yu was sobbing to herself the gate creaked open.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杨宪益、戴乃迭译)

“忒楞楞”和“吱喽喽”本身都是叠音式摹声词,比一般的拟声词语更具形象性和音乐性。尤其“吱喽”两字,声音婉转,译本选用creak,以cr-开头的象声引发细小悠长的声音联想,正与原书中黛玉替宝玉忧虑的悲切心情吻合,巧妙烘托了心境,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于无声处,却闻惊雷

汉语的拟声不仅比喻抽象事物,还常用于写静中有动、以声衬静,如贾岛《题李凝幽居》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可谓巧用声音衬托宁静的典范。对于此类语句的翻译,译者有必要认真挑选,采取具体的拟声词,方可再现真情实景。

(6)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

While reading at night, I, Ouyang Xiu, am terrified upon hearing a sound far away from the southwest. "How strange it is!" I cry. At first it sounded like the murmuring of the rain or the rustling of the wind; suddenly it burst into the galloping of horses and the surging of waves, as though a mountain torrent were roaring in the startled night and a thunderstorm were howling in the air. What it struck tinkled and chinked like the breaking of metals and stones.

(《秋声赋》卢炳群译)原文以“淅沥”写雨声,“萧飒”写风声,“奔腾”写马蹄声,“澎湃”写涛声,其实任何一种都不是,它们合在一起是“秋声”。译文以 murmuring写雨声如泣如诉,以 rustling写风卷残叶,以 surging of waves写触于物也,气势十足,接以 burst into将读者带入秋声震天撼地的境界,实为“无声更胜有声”。

三、结语

拟声作为一种具有美学功能的修辞手法,对于增强意境、抒发情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拟声能够以声传意,传达特定的思想意义;拟声能够以声状物,借助声音增强读者对事物的实感;拟声也能够以声传情,渲染某种气氛,表达某种感情。认识这一点,有助于译者加强自身对拟声词类的理解和掌握,在不影响原意的基础上,采用灵活的翻译手段,达意而传情,营造如临其境的阅读体验,昀大限度展现原作的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Cuddon, J.A.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 and Literary Theory.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1992.

[2]David Hawks. The Story of the Stone[M].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1973.

[3]樊军. 英汉拟声词与翻译[J]. 宜宾学院学报, 2002(3).

[4]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5]黄生太. 《红楼梦》拟声词及其英译研究[D].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79-80.

[6]卢炳群.《秋声赋》英译钩玄[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2(18).

[7]刘晔. 英汉拟声词对比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

[8]李亚丹,李定坤.汉英辞格对比研究简编[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9]庞林林.英汉拟声词异同浅探[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5(4).

[10]万石建, 英汉拟声词对比[J]. 外语研究, 2006(5).

[11]许渊冲.许渊冲文集:西厢记汉译英[M]. 北京:海豚出版社, 2013.

[12]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M]. 外文出版社, 2008.

猜你喜欢
拟声词通感英汉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动听的世界
——积累AABB式拟声词
再说拟声词“”
浅谈形似、意似、神似指导下的中韩拟声词翻译——以《活着》为例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商务英语翻译中英汉褒贬义词的应用探讨
基于“通感”理念的沉浸式幼儿玩教具研究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