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装配钳工》课程建设

2016-12-12 01:39江林兴
现代农业装备 2016年5期
关键词:钳工调试机电

江林兴

(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肇庆 526060)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装配钳工》课程建设

江林兴

(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肇庆 526060)

0 前言

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检测与维修等一线工作,且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装配钳工》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门技术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要求学生懂得机电设备拆卸与装配的工艺要求,会熟练地运用工具进行机电设备零部件的拆卸与装配,会根据机械装配图及要求安装一般机械的组合部件,会检测装配的质量,达到装配钳工的中级技能水平。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的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是依靠本课程来完成。

1 课程目标

该课程要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上达标,见表1。

表1 课程目标

2 课程建设思路

本课程针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指导课程设计,打破原有知识体系结构,让学生通过整体、连续的“行动”过程来学习。

课程设计开发的思路与过程是:首先,通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职业需求社会调查,确定主要的专业岗位是机械装配工;接着,根据主要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然后,把课程内容与典型工作任务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相结合,形成相关的学习领域(模块);最后,根据学习领域设计一个或多个学习情境,形成任务课程。本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就业为导向,课程开发以一切为学生就业服务为出发点,每一个学习情境与学习任务都来源于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2)以实践为主导,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由工作任务整合任务相关的理论。针对中职学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现状特点,理论教学以实用够用为原则,不求全但求精。

3)课程中学习情境与学习任务的安排符合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论。以任务为载体,每一个课程任务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从简单到复杂排列,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关系是平行、递进的关系。

3 教学情境及学时分配

学习情境 任务(项目) 参考学时 载体台虎钳的安装与调试.机械装配工艺的知识与技能2.装配的知识与技能3.装配方法与技能4.台虎钳的安装与调试12以装配钳工常用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由简单到复杂排列。单级圆柱齿轮减速的安装与调试1.齿轮安装的知识与技能2.轴安装的知识与技能3.轴承安装的知识与技能4.单级圆柱齿轮的安装与调试12螺纹千斤顶的安装与调试1.螺纹连接的知识与技能2.螺纹千斤顶的安装与调试12新买的钻铣床的安装与调试1.机械设备试车的知识与技能2.钻铣床的安装与调试12简单磨床液压系统的安装与调试1.液压传动的知识与技能2.液压系统安装的知识与技能3.简单磨床液压系统的安装与调试12气动机械手系统的安装与调试1.气压传动的知识与技能2.气动传动系统安装的知识与技能3.气动机械手系统的安装与调试12

4 教学组织与实施建议

4.1 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指导思想,坚持“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特点,以项目任务为引导、以学生实践技能发展为本位展开。

2)教材应装配钳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六个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排列和组织教学活动,反复训练与强化学生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技能。

3)编写教材要征求行业、企业的意见,尽量使用新标准、新规范,紧扣企业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广泛研讨,在企业需求、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间取得平衡点,并注意和后续课程的连贯性、一致性。

4)教材编写时,在每个情境、每个任务中一般要有学习要点、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步骤、任务拓展等内容,最后要有小结。做到条理清晰、图文并茂。

4.2 教学方法与手段

1)应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视听媒体,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形象的演示出来,教学示范清晰可见。

2)尽可能创建和使用一体化教室,让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学做一体。

3)以赛促学:本课程每年组织技能竞赛,通过形式多样的学生竞赛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本课程有关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教学环节上,将课堂理论教学、企业现场教学、实训基地实际操作、设计大赛、技术服务全部贯穿于教学之中,构成一个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现代教学链,形成培养学生创新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教学体系。

5)指导学生实践应个性化。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发挥个人的特长,要求学生作品的设计风格,设计手法各具特色,对学生进行适应不同职业岗位层次需求的个性化指导,逐步培养特色个体。

4.3 课程总体评价办法

1)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建议教师评价和学习者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情况进行全面整体的评价。

2)评价以能力为中心,以学习过程为主,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职业态度、任务完成情况、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定。

3)应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如果学生在技能比赛或设计应用比赛中获奖,可取得相应的成绩。

4)如果学生利用假期或其它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已掌握本课程职业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或考取了相关技能证书的,本课程可免考,直接取得相应学分。

4.4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3 两组患者手术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肾结石患者手术满意率为66.00%,观察组患者为98.00%,患者手术满意度显著增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1)开发适合教学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2)发挥肇庆市职教公共实训中心的优势,将教学与培训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

3)充分利用合作办学的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阶段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提升自身的职业综合素质。

4)将相关的网络资源和辅助文献及时介绍给学生,以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学习空间,补充了课堂教学,让学生能进行个性化学习。

5 课程教学条件

5.1 教材建设

按工作过程系统化,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自编校本教材《装配钳工》。

除采用自编校本教材《装配钳工》认真施教外,定期给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和音像制品及提供网上相关资源。

5.3 配套实训实习教材的教学效果:

自编校本教材《装配钳工》融理论与实习为一体,学生在明确了实训内容、目的与要求后,自行查找资料,完成相关工作任务,从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5.4 实践性教学环境

依托肇庆市职教公共实训中心和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实训中心的资源,完成本课程的各项工作任务。

5.5 网络教学环境

1)贯通整个校园的、高速的校园网络;

2)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室130多个;

3)功能强大的网络教学平台。

6 教学效果

1)通过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达到“做中学、做中教”,让学生乐在其中。

2)学生的职业态度明显好转。在企业中只有不合格、合格、优秀产品,没有“差不多”的产品,克服以往在学习中“差不多”的思想。

3)每个项目都需要小组成员精诚合作,小组成员根据各人的所长合理分工,每人都各有所学,取长补短,让每人均有成就感,团队合作精神日益提高。

4)学生学到本课程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特别是在反复的练习中,机电设备的安装技能、调试技能得到较好的掌握与强化,并提高了综合运用能力,增强了毕业生就业的自信心。

5)在学生“做中学、做中教”的项目推进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一体化教学的能力也不断提高,培养了一批的“双师型”教师。

6)学生对本课程的满意度和企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明显提高,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企业对本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的满意度逐年提高,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明显提高。

7 结束语

随着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机电设备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多,对中职学校机电应用专业《装配钳工》课程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装配钳工》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实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钳工调试机电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钳工的综合素质要求及培养对策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基于航拍无人机的设计与调试
FOCAS功能在机床调试中的开发与应用
核电厂主给水系统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