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情

2016-12-12 05:11辽宁省开原市党员教育中心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榛子友谊

◎辽宁省开原市党员教育中心

榛情

◎辽宁省开原市党员教育中心

同现在的自己相比,回想十几年前,还是毛头小子的朱友谊,由家人做主选择了从医,而“扎根土地”的想法在当时也如一颗无人问津的种子一样埋在了心底。但他偏偏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从医七年后,改行从事销售工作,一做又是四年,从业务员到区域总代理,钱挣来挣去的,心里还是不踏实。

同期朱友谊(开原市众鑫合作社技术理事):当时感觉就是在迷茫中奔波。那时候刚结婚生子,父母年纪大了,还总是惦记在外地的我们。在外奔波了十一年,我也想给妻儿一个安稳的家,想在父母身边尽孝。所以,尽管迷茫,我还是选择了回到老家,回到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回到老家后的朱友谊,在没有找对稳定产业之前,不敢轻易投资,因为他要“养家糊口”。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在工地做起了农民工。那时是2008年,正值房地产行业最红火的时候,也是农民工最好赚钱的时候。打工一年后,他就贷款买了一个将近六十平米的房子,也算是给了妻儿一个遮风挡雨的安乐窝。尽管这样,生活的压力让他心中所有的理想都成为了泡影,那颗“扎根土地”的种子一直被现实深深地压在心底。不过,当时的朱友谊并没有意识到,机会早在2007年就已经悄悄地来到了他身边。

同期朱友谊(开原市众鑫合作社技术理事):2007年的时候,我还在外地做销售。当时把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安顿在老家,为了方便和家人视频聊天,就在老家安装了宽带。那时我家是我们村里第一个有电脑并安装互联网宽带的。我妻子也是比较有想法的人,有一次我妻子在网上搜索农村致富项目,竟然对杂交大榛果产生了兴趣。于是她就跑到本溪花了1500元买了100棵杂交大果榛子树,半信半疑地栽了一亩地大(果)榛子。这也埋下了我后来投身榛子产业的一个伏笔。

同期汪红艳(朱友谊爱人):零八年的时候,有个邻居种了一些野生榛子苗,种完之后还剩下不少,让我帮忙在网上卖一下,看看能不能卖出去。没想到,发在网上以后还真卖出去了,后来打电话买苗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朱友谊的爱人是广西人,对通过互联网购买野生榛子苗农户咨询的问题也是“现学现卖”。在这个过程中,朱友谊的妻子发现,全国野生榛子多数还处于原始自然生产状态,尽管有些专家学者有过技术研究和论文发表,但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没有完全普及到众多基层农户那里,很多有榛子山的农民也都是听说过,但是没有用于实践生产。尤其是野生榛子人工建园,大部分地区都没有把这一产业当作一个好的项目去发展,更没有一个科学的榛子生产技术规范。

同期朱友谊(开原市众鑫合作社技术理事):由于咨询的人太多,专业问题我妻子又不懂,刚到东北跟乡亲们也不熟,我妻子就让我向种植榛子的农户去讨教。为了给咨询者一个科学答案,我开始研究起榛子来。在走访了周边很多高产榛子园、把自己家的山进行了带状垦复实验、将自己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并进行分析和论证之后总结汇编成材料,我以“五一”这个网名将这些材料发表在网络上。

2008年,榛子市场混等收购价格达到25~30元的历史高峰。那一年大部分的榛农都大丰收,各地榛子山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开始形成了榛子园的买卖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资榛子产业。新建榛园的榛苗需求开始增多。而当时在互联网上卖野生榛子苗的也就两三家。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野生榛子苗售卖信息有90%以上是朱友谊的爱人发布的。从那时候开始,他们每天都会接到十多个咨询电话,跟他们订购榛苗的人也越来越多。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朱友谊和爱人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自己繁育榛子苗。从两三亩到二三十亩再到上百亩,从自己小打小闹到亲戚邻居也跟着他们一起繁育榛苗,朱友谊和他的爱人不知不觉间成为了大家的榛苗经纪人,他们的榛苗每年都不够卖。这时候的朱友谊每天接到的咨询电话数量猛增,已经无暇做其他事情。2013年,他决定专心发展榛子产业。

同期朱友谊(开原市众鑫合作社技术理事):那时候我没有资金,也没有基地。正好那两年政府非常重视发展“互联网+农业”和农业转型,鼓励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我就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有大面积榛园的兄弟们一起成立了“开原市众鑫榛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由我负责技术指导和种苗销售,几个合作伙伴也都按照自己的资源和能力进行了分工。按照我的设计,我们共同规划建设了当时全国最规范的带状园艺化(榛园),后来这个榛园被中国经济林协会评选为中国榛子生产示范基地。

同期娄轶铭(铁岭市榛子产业协会会长):朱友谊同志是我们铁岭市榛子产业中坚力量的一个突出代表。他现在是众鑫合作社的技术经理,主要负责技术工作。在这方面,他不仅给该合作社提出了技术方案,同时也把掌握的技术通过讲课、指导传播给铁岭市其他县区。除这些外,还有友谊同志的奉献精神,他为全市讲课、指导技术都是无偿的。

在2012年第三届铁岭榛子节上,中国经济林协会榛子专业委员会对朱友谊收集整理的榛子生产技术相关资料给予了肯定,并把这些资料做了修正后刊登在榛子专业委员会的官方网站上。2013年在大连举办的中国第二届榛子技术研讨会上,朱友谊的三篇经验分享被这次研讨会的论文集收录,并被评为“中国经济林协会优秀会员”和“中国经济林协会2012—2013年度先进个人”。

偶然的机会,朱友谊加入了“辽宁省榛子交流群”,在那里他接触到了省内其他地区的榛农,在互相交流中把自己学到的榛子生产技巧拿出来和群友们共同探讨,还把心得发表在自己的QQ空间里,供网友们转载和参考。与此同时,在他的建议下,中国榛子委员会也成立了“榛子委员会QQ群”;在这里,他又接触到全国很多的林科院、果树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而使自己在榛子种植与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上越来越科学。

2013年,朱友谊受邀到辽阳县的各个镇村进行了三十多场的义务技术分享,他的榛园带状垦复、榛园病虫害防治和新建榛园规划等技术得到辽阳县众多农户的欢迎和应用。而“五一”这个名字在榛农和榛子产业里的名声也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朱友谊和他的兄弟们建立的示范榛园考察学习。

同期朱凯(开原市众鑫合作社监事长):我们这个榛园每年接待上千人次的考察学习者,包括果树研究院的研究员、林科院的专家和林业部门的领导,还有来自东北各地区的农户。所有来参观考察的人员,“五一”全部义务指导、讲解,还多次被各地区的榛农和有关部门邀请去上门指导。他还义务组织榛农们开展各种现场观摩会。

同期盛树艳(铁岭市林科院副院长):他(朱友谊)干什么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可以说在众多榛子经营者中像朱友谊这样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的人屈指可数。

三年来,朱友谊去过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累计五十多个地区共计八万余亩的榛园进行交流和学习。2015年,他的合作社被国家林业部评选为国家级林业专业示范社。现在,合作社的社员遍布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等地。合作社入社榛园2万余亩,年产榛子600余吨,年产值1900余万元。截至2015年年底,合作社共建成7处共3000余亩大型榛子园艺化管理产业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了周边8万余亩的榛园产业。

同期崔永洪(四平市石岭林场场长):我们之所以选择与朱友谊合作,是我们石岭林场、(四平市)铁东区政府、四平市林业局多方考察的结果,是对他高标准建园理论的一种认同,是对朱友谊为人诚实守信的一种认同。朱友谊发表的《千万不要用筛漏苗造林》的理论完全符合我们林业造林要使用良种壮苗的原则。他积极热情的技术服务和诚恳的为人,也赢得了我们全体同志的认可,我们还期待在更广阔的领域与朱友谊开展更高层次的合作。

从医生、销售、农民工到榛子产业带头人,从技术门外汉到平榛土专家,从创业到业成,经历了各种身份角色的转变和人生的起起落落,朱友谊始终坚守着“扎根土地”的初心。而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也是他心中多年不变的情结。去年,他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同期朱友谊(开原市众鑫合作社技术理事):我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党员,爷爷在我们村做了三十多年的村书记。爷爷经常跟我说,你是党的孩子,党是要带领老百姓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一个人富不算成功,要能帮助更多的人富起来,做人才有价值。所以我一直铭记爷爷的教诲,把我们当地最有特色的榛子产业做大并推广出去,帮助更多的人富起来,做一个有人生价值的党的接班人。

制作人员名单:

撰稿:王槟彬

拍摄:王志博

后期制作:孟宪丰

猜你喜欢
榛子友谊
以城为“媒”话友谊
雨中的友谊之花
美好的友谊
真人榛事
风记得我们的友谊
乌鸦抢榛子
乌鸦抢榛子
友谊之路
榛子的猫猫图鉴(上)
友谊如何才能保持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