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合作学习”效果的研究

2016-12-12 21:16吴琼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成员信息技术

吴琼

信息技术课在小学阶段早已被列为一门必修课,它具有基础性、操作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探讨一下“小组合作学习”在本学科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后被广泛应用于美国中小学各科教学中,它能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其他学科中已经有了成功的应用,但是笔者认为它其实更适合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它能使得更多小学生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中迅速掌握需要掌握的技能。

一、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为了达到相互启发、相互促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应科学地建立合作小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合理搭配,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存在着智力、能力、喜好等方面的差异。为了使他们能最大程度的互补学习、互相帮助,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我在充分尊重学生、遵照自愿的原则下采取异质分组法,使组内优劣互补,组外水平相当。我采取的是把全班分成8组、每组6人,其中有两三位同学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其余几位同学则相对差一点,并对组内每个成员分配不同的角色(定期轮换),组内成员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一个学期调整一次。每个组都要齐心合作,完成相应的任务,并从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值得强调的是,小组内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学生才能明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自的努力和大家的通力协作。

二、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在现实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比较感兴趣,就会在平时的上网、玩游戏、查资料等操作过程中摸索出一些知识来,而有些同学只对游戏感兴趣,根本不关心那些基本操作。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学生根据老师教学的内容,上课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老师的示范下操作着计算机。同一个学习内容,不同的知识水平,产生了不同的学习效果:已有知识多的同学学到更多,而已有知识少的同学,则越学越少。长期下去,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对信息技术这门课失去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要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小组合作学习更要使学生在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从而减轻思想压力,增强自信心,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相应发展。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

1.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前准备

为了能够在课堂中顺利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准备。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辅导并做好相关素材资源的提供。教师应在课前准备好所上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等媒体资料或网络共享资源。

2.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指导和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保证。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已经超出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对教师在综合能力上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检查学生的准备工作,这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前提;教师在课堂组织中要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并进行适当的评价,这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保障。

3.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时间要合理安排

根据学习目标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能力,要比较科学地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时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教师留给学生的时间太短,学生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究交流和操作实践。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应用

如,在教学“制作小报”这课中,首先我讲解制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操作问题,然后由各个小组自由讨论决定本组制作关于哪方面的小报,如“环境保护”“奥运知识”“动物世界”“我们喜爱的动画”等,同时定好内容、版式;接着,小组成员依据自身特点来分配任务;再接下来每个小组成员独立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如有不懂,先向组内其他成员请教,假如经过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可求助于其他小组成员);最后组内成员有效地整合各个内容;在整合过程中每一位成员都应阐述自己是怎样完成任务的。这样,在整个小组合作制作小报的过程中,既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又发展了个体的特长,发扬了团队合作精神。

五、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合作前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合作讨论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的大脑和手都动起来,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的意识,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第一次组织小组讨论主题的时候,我发现小组讨论交流时,学生对于所讨论的问题只有很浅显的认识,只是几个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能简单地说上几句,大多数学生则是只能充当听众、旁观者的角色。没有独立思考,就不可能提出问题,因此,合作讨论必须得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

2.个人与学习小组有机结合

我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存在个别学生偷懒的现象。往往一个小组操作技能好的学生承担大部分工作,而一些操作技能较差的学生根本不会参与进来,出现“优生在做,后进生参观”的现象,这样就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只有逐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同时个人与团队的荣誉感也会让他们努力将自己的个人部分做得更好。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撞击和思维火花的迸发。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思考和总结,就能让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能够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成员信息技术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