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校个别化教育计划拟定程序

2016-12-12 22:04曹丽洁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0期

曹丽洁

摘 要: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依据特殊儿童身心特征及适应正常社会的实际需求针对每个特殊儿童制订实施的具体教育方案。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包括一系列复杂的过程:确定个案、对个案进行教育诊断及课程评量、开展IEP会议、制订长短期目标、形成个别化教育计划,最后实施到课堂中去。

关键词:个别化教育计划;教育诊断;课程评量;IEP会议;长短期目标

每个儿童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体系的设计和教育方案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到这种特点与需要。我校智力障碍学生有30多人,班级数额较大,每个班有12~17个学生不等。下面浅谈一下我校如何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根据我校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现有的师资力量,我校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主要程序如下:(1)确定个案。(2)教育诊断以及课程评量。(3)IEP会议。(4)制订长短期目标。(5)形成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建立档案。

一、确定个案

我校每年招收学生都会有入学面试,初步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家庭情况,主要包括学生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了解,医院提供的智力测试,以及学校教师团队施测的简易适应行为量表。

二、教育诊断以及课程评量

1.教育诊断是依据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的理论,诊断个案学习能力的优弱势,从而来了解个案的学习特质,确定个案需提供哪些相应的教学策略。

2.课程评量。我校是采用向阳儿童发展中心的课程评量,第一阶段:发展性课程。以基本能力的发展为课程重点,内容分为感官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生活自理、沟通、认知、社会技能七大领域。第二阶段:功能性课程。对于年纪稍长的学生(约10岁以上),逐渐转入功能性课程,重视直接有益生活的实用性目标。第三阶段:职业教育课程。是学生即将步入社会之前,应当为其规划以工作为导向的课程内容,包括工作能力、独立生活技能等的加强训练。根据教育诊断结果以及课程评量结果为开展IEP会议做好准备。

三、综合分析研判会议议程(IEP会议)

1.主持人说明会议目的、程序、规则。

2.主持人介绍与会人员:我校主要包括行政领导,包班的班主任以及各任课教师,相关的康复治疗师,学生家长。

3.评量教师报告:学生资料包括学生的基本资料、出生史、教养史等,家庭资料(由父母介绍孩子在家的一些家庭活动),评量结果包括上面提到的课程评量结果和教育诊断结果。

4.全体讨论。

(1)学生的障碍类型、程度、成因。(2)学生的优弱势,根据学生的优弱势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以及学习方式。(3)学生下一阶段发展,综合学生家长的意见,学生实际需求,各教师共同讨论。(4)学生下阶段学习重点即教学目标(长期目标),一般是制订一个学年或者一个学期应达到的目标,表达教学目标的大方向,并有提升、提高、增加等期望的意义,长期目标的动词大多用:了解、认识、获得、掌握、理解等。一般长期目标从三个主要发展领域、三个相关领域以及一个次要发展领域中选择,每个领域中的长期目标不宜过多。(5)有效达成目标的策略与相关的服务措施包括医疗、安置班级、个训、家庭、机构康复、需长期关心的问题的影响等。

5.家长意见。

6.散会,与会人员签名。

四、制订长短期目标

在IEP会议中,我们已经制订了长期目标,然后根据长期目标来叙写短期目标,短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细目或具体表现,短期目标必须符合功能性、发展性之需求,在拟定时,同时思考:为何教,此目标是否为该年龄层一般学生所做,是否能增加该学生的独立性。短期目标的叙写要符合可观察的、可以用动作描述的、可评量的,例如,谁在某种情况下(情境或者刺激)做什么(行为)可以做多好(测量标准)。另外短期目标之间是并列的关系,而不是隶属关系。

五、形成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建立学生档案

学生档案包括:入学面试时的新生情况登记表,入学访谈记录表(简易的适应行为量表),以及医院提供的智力检测结果等其他相关的表格,各专业教师测评的专业平量表(言语语言、感统、物理治疗等),课程评量、综合分析研判书、个别化教育计划表等。

××× 个别化 教育/服务 计划 第 份

执行期限:2012 年9月 日~2013年6月 日

一、我是谁

二、环境背景描述

在家基本无休闲活动,因为是脑瘫儿童,不爱动,在家基本上是睡觉和看电视,无主动表达意愿,说话构音不清,且只会表达3~4个词语。在学校常规较好,在要求下能配合各种教学活动,但上课一般不看老师,嘴巴经常会发出噪音,需老师提醒。

三、远景描述(描述学生在自理、家事、工作、休闲、潜能等方面的最大可能)

能够部分生活自理,并有一两项休闲技能,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声音加手势)寻求帮助。

四、课程规划(需加强的领域、科目或能力)

五、主要策略

1.该学生为脑瘫儿童,因此训练其蹲的能力应放在首位。

2.充分运用声音、手势和图卡进行沟通,老师和全班同学都要运用。

3.通过团体合作活动来提高该生的合作意识。

4.在活动中,尽量整合多种感觉的输入。

5.采用代币强化策略,用工作积分换钱。

我校在个别化教育计划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被一些问题困扰,一个理论上合适有效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在其制订、实施、评估的整个过程都有很高的要求,特殊教育系统在执行个别化教育计划时,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都要得到切实、可靠的体现非常难,取决于熟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人员配合,还有制订该计划人员的严谨态度。个别化教育计划规划和指导一个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在幼儿园或学校接受的特殊教育和服务的方方面面,描述了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需要,确定了他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规划了他的教育安置形式,明确了他的教学进程和进步评价标准。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