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走进我的教学

2016-12-12 08:11刘小娟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思想品德交际

刘小娟

要想成才,必须先学会做人,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知识外,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并不是哪位老师的“专利”,虽然我们每门课所承载的教学任务不同,但是我认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是每个学科都必须有的,尤其是语文学科最为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高参”,学生的“主心骨”,语文教师大都担任班主任工作。

一、品德教育是语文的“精髓”,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

语文既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学科,也是融思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思想学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做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语文教材中的所有课文都是通过教育专家精挑细选、仔细斟酌后,确定的内容精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既有教育作用,又是学生乐于接受的,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所以语文教材本身就是最好的德育素材。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我们还要充分利用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内心的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里所蕴含的真善美,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乐于助人、孝顺父母等优秀品质。

二、研读课本教材,渗透品德教育,使品德教育课堂常态化

课本中有许多故事、人物、口语交际、传统国学都可以组织成德育的重要素材,关键看教师如何去发掘和引导学生。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研读教材,找到教材中隐含的德育内容并充分利用,让德育在无形中得到渗透。如:《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可以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育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哈尔威船长》让学生感受并学习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在学习《游子吟》一文时,除了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还可以给学生补充汶川地震中年轻妈妈用生命保护孩子的故事,进一步感受人间最无私的母爱。教育学生应该从小听父母的话,要孝顺父母。《郑成功》一文通过让学生充分朗读和学习郑成功如何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感人事迹,感受郑成功强烈的爱国情感以及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决心。再让学生收集其他民族英雄的事迹,做成手抄报或是进行读书交流活动,开展英雄人物的讲故事比赛,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爱国教育。

每一单元的练习中都有《口语交际》,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还可以教育学生说话、做事要文明礼貌、友爱、关心他人。如,一年级口语交际中“借文具”就让学生在说话时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在二年级的口语交际中,一位学生想要折柳枝,你认为他做得对吗?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这都是德育的一部分。这些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更是无形的。

三、在识字、写字中培养学生的韧性,净化学生的心灵

每天练字是小学生的必备功课。写字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修身养性,还是一个育人的重要过程。练字需要长期练习,而且枯燥。教育学生坚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学生多么重要!在写字教学中,老师不但要引导学生热爱我们的汉语文字,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比如,在教学生写“木”字旁左右结构字的时候,木的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就像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要相互谦让、尊重。“桑”是二年级下册的一个生字,学生写这个生字时总写不好,最下面的“木”要写得长一些,学生总是记不住,所以我告诉学生“木”就是一个人,得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所以“木”要托起上面的三个“又”。这样学生既把字写好了,又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多好的教育契机啊!

四、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使思想品德教育“润物无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现在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是他们始终最爱的依然是各种游戏和课外活动。把各种活动和游戏同教学联系起来,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和品德教育的最好形式。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这话一点也不假。在班级开展“学习小明星”“文明之星”“劳动之星”等选拔比赛,在这些方面孩子会做得非常好,争相做到最好,坚持一个月就可以养成习惯。学习上开展一对一帮扶,让他们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的品质。在集体活动中,学生为了班级荣誉所做的努力,更是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好品质,定期开展“学生互评”“走进社会大讲堂”等活动,渗透品德教育,开展课外阅读,把语文能力训练与思想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他们品德的影响是深远的。

学生把教师视为偶像,会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所以,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坚决不做。用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去熏陶、感染学生,用自己亮丽的一面去引导学生,言传身教,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达到育人的目的。作为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始终不忘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把德育与教学相融合,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人,开出属于他们最灿烂的花!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思想品德交际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情景交际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