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科学课

2016-12-12 09:20李达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科学课大脑科学

李达

小学科学教学参考书中有两位主编写给科学教师们的一封信,信中从六个方面解读了《科学》和过去的《自然》相比新在什么地方,对科学课的教学提出了建议,这对我们广大科学教师来说很有启发。《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面对新教材、新标准、新要求,科学教师要从趣味性、适应性、发展性、探究性等原则出发,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做到教学有效化;要从问题入手,通过问题激发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做到课堂情趣化;要以探究性学习为主,把过程和方法作为突出环节,做到知识生成化;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教育,做到体现人文化。现结合这封信根据本人积累多年的经验,就如何上好科学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科学研修——备课精细化

功夫在课前,设计好教学方案是上好科学课的前提。教师课前必须把握科学课程标准,认真阅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例如,在撰写《大脑》一课教案时,教师要围绕“健康生活”这个单元主题,结合“交流与质疑”这条主线进行设计,在不同环节安排多种探究活动。在激趣引入部分设计单手和双手画苹果游戏,引出大脑同时控制两只手没有分别控制一只手效果好;认识大脑部分设计双手握拳、拎苹果、触摸豆腐、观察核桃仁等活动,通过握、拎、摸、看等不同动作行为,感受大脑的质量、形状、大小、软硬程度等;大脑功能部分设计“反口令”游戏、记忆力测试、七巧板拼图比赛等活动,体验大脑是名副其实的“指挥中心”。

二、活用教材——教学有效化

新课改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科学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实际调整完善教材内容,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教学《国旗怎样升上去》一课,除了讲述定滑轮和动滑轮外,教师还要延伸讲解滑轮组知识,指出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除了教科书,教师还要运用好活动记录、教学工具箱、学具材料袋、音像资料等大“教材”,有条件的也可采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问题入手——课堂情趣化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如何使课堂生动有趣、生动有序,教师可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课题就是很好的问题,比如,《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地球以外有生命吗》……教师可以直接用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还要善于提出问题,比如,在教学《拧螺丝钉的学问》一课时,教材中安排了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的体验活动,课前教师可先提问:大小两种螺丝刀,你会选用哪种?为什么?学生进行选择并说明理由后,教师不做评论,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后得出答案:螺丝刀也是轮轴,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因此选择手柄粗的螺丝刀。

四、探究为主——知识生成化

《给科学教师们的一封信》中有这样的陈述:过程与方法是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是其中最突出的环节;教会学生认识科学的探究过程,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相当于让学生拥有了一根“点石成金的手指头”。因此,科学教师要树立“做中学”的教学思想,充分利用实验进行探究,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运用观察、测量、计算等方法,使科学知识的呈现生成化。如,教学《折形状》一课时,教师要组织检测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和圆筒形纸筒的承受力实验,学生分组后利用书本作参照进行检测并得出结论:圆柱形纸筒承受力最大。教学《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一课时,教材中设计了用菊花做茎繁殖、用宝石花做叶繁殖、用红薯做根繁殖三个活动,教师要布置学生课后完成一个活动,并将“试验成果”带到教室进行观察、验证。

五、情感渗透——体现人文化

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形成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因此,科学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如,教学《斜坡的启示》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解释语文课本中挑山工为什么比游客早到山顶,学生就会说出挑山工走的路线是折尺形,降低了坡度能省一些力,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学习挑山工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教学《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一课时,教师要结合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些什么这个问题,让学生调查自己家庭中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数量,并制订一份《家庭节能公约》,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知道保护资源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从事教学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就要不断更新教材观和教学观,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结合学科和学生特点,深入探索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教材,提升新能力,胜任新角色,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合格人才。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科学课大脑科学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拔牙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