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探究

2016-12-12 10:43严蓉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新课改小学数学

严蓉

摘 要:有效教学的“效”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上,强调对时间合理充分的利用,追求有限时间内学生的最大发展。侧重研究了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主要从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强生活问题的渗透,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巧妙搭设课堂舞台,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等三个方面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有效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目前教育界还没有比较统一的解释,纵观各种观点,有一个基本类似的观念——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成功的教学。为此,我们可以总结成: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在我看来,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中,课堂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教学的灵魂所在,因此,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提出一些浅见。

一、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进行教育教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其自我选择。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活动本身是有趣有意义的,能够得到信任与尊重,这时学生才会主动而且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并且乐此不疲。所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知识求知欲,是学生取得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学生把被动、消极的“老师要我学”变成热情、主动的“我自己要学”时,这个转变过程便是一个不断增强学习兴趣、提高知识求知欲,从而获得学习效果的自我升华过程。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情感,是人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智力心理条件,同时也是影响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有可能进入到最佳境界,从而为教学任务的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

很多学生因为在某次考试中未取得理想成绩,或者是在某一方面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心理便受到挫伤,产生错误认识,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否定自己的学习能力,消极对待学习。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在学习任务面前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估计。可以说,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保证学习成功、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一个对自己学习能力不相信的学生,很难能相信他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应多途径、多角度地寻找方法激励学生,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

(三)尊重孩子的自我体验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换句话说,学生通过自我体验所学得到的知识,比在课堂上教师直接给予的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学生也能持久地保持学习情绪。通过不断实践,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也是数学教师需要努力的。

二、加强生活问题的渗透,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课堂学习的基础来自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知识,能以解决问题的态度看待现实生活。

我们根据一位教师讲授角这一知识时的教学片段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1.找生活中的角

教师指出:不仅图中有角,在我们的身边,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找一找,把你找到的角说给小组同学听。

(学生在小组里积极地找出生活中的角,不停地用手指着黑板,指着窗户……)

2.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1:看,墙角那有角,(边说还边用手指着墙角)黑板上有角。

生2:桌角上也有角。

生3:墙上那个三角形上有很多角,而且每个还都不一样。

生4:衣服的领子上有角。

……

师:看,这里也有角,出示图片:……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找实际生活中的角,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初步认知角的形象,便于以后内容的进一步学习。

(二)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启发学生用纸片折角(每人发一张不同形状的纸片)

教师用一张七彩纸教学折角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对折的含义。学生讨论折角,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说折角的过程并指出角所在的位置。

生1:我把这个三角形对折一下,就有角了,看,角在这里呢!(边说边用手指着角)

生2:我把正方形先斜着对折,再斜着对折一次,就有角了。

生3:把圆对折一下,然后再随便一折,就可以变出一个角了。

……

同桌两人互相比较角的大小。

师:你能折得再小一些吗?用这种方法可以折出多少个角?

生:无数个角。

在学生动手操作这一部分时,我们发现通过折角,在实践中充分感知角,增加感性认识,逐步抽象角的表象,一步一步地让学生尽量放开手脚,思维真正“展翅高飞”,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三)通过感知,建立概念

师:用刚才所折角的顶点扎手心,有什么感觉?这个角有什么特点?

生1:这里有个点是尖尖的。

生2:这里有两条边呢!(学生边说边用手比划着。)

生3:而且还是直直的呢!

教师把折的角(钝角、锐角、直角)贴在黑板上,用线勾出角的外形,抽象出角的表象,再次认识角。

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真正参与到这一教学设计中,适应儿童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学生能充分感知角的内涵,利用语言描述出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在这个过程中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教学实例也正向我们展示了在教学过程中对生活问题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巧妙搭设课堂舞台,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应该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在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继而把它们应用到新的现实情境中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取得明显的成效,教师就要采取一些充满机智的调控和有效的监控。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机智的调控

采取何种方式,以什么教育理念为指导来管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相比较而言,一个优秀的、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师更善于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现有来自教师自身、学生以及外界的突发事件。对于这些突发事件,若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会导致一堂课教学的失败。因此,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保持平和的心态,能对特殊状况快速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从而有效地调控整个课堂教学。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持续的监控

课堂教学开始后,课堂监控就已经开启。然而在实际上,并非所有学生都能立即按教师要求去做,这时候有效且持续的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情况并帮助他们完成任务,或个别提醒某些学生的举动。同时师生间也需保持正确的心理距离,需要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对于问题的看法。通过和学生的深刻交流,教师才能了解学生课堂学习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所以,对教学过程持续、有效的监控是提高整个课堂教学效益极其重要的条件。

课堂教学需要的是“思考”与“交流”的共舞,“激情”与“智慧”的齐飞,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充满“人文关怀”。也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焕发生命活力,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继渊,沈正元.加涅有效教学策略思想的浅析及借鉴[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5).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刘立明.国外有效教学研究述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2).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新课改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