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践行孝道的途径探析

2016-12-12 13:47邓玉真张秋玲李双
考试周刊 2016年94期
关键词:孝道途径大学生

邓玉真+张秋玲+李双

摘 要: 传统孝道具有较强的道德功能,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对他们以后的成功成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从学校、家庭、个人等层面探索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实践途径,以期使孝道思想的精华内化成他们的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孝道 途径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攀比之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对大学校园产生着巨大的冲击,大学生们在选择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候,如果没有把握好尺度,就容易走偏了方向。孝道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家庭和学校是孝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开展孝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培养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优秀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在当前现有的社会环境下,家庭和学校教育应与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有机结合起来,将孝道内容渗透融合进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之中,要创造性地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高校要以活动为载体,注重孝道的践行教育

(一)环境育人。高校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通过构建班级文化,实施孝文化浸润;通过班级黑板报、墙壁、校园广播站等阵地有机开展有关孝道和感恩文化的建设,全面传承孝道和感恩文化,使学生进出校门、教室都沐浴在孝道和感恩文化之中。

(二)班会宣传。当前,孝文化教育已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孝亲、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学会感恩;励志、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同学;修身、学会自理、学会合作,举止文明,等等。高校可以结合大学生思想的实际情况,召开孝道、感恩的主题班会,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一些有关“孝亲敬老”的先进个人或故事,以感染学生;可以将身边的一些“典范”通过主题班会进行正面宣传。

(三)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微博、QQ、校园BBS等,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将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告知父母,同时也从家长方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共同探讨个体学生教育的策略。

(四)成立社团,举办相关实践活动。以社团实践活动或以个人演讲的方式,展示自己“孝亲敬老”的故事或经历,用行动感恩,用成绩说话,组织评选“孝亲敬老”的好学生并予以表彰,激发学生践行孝道的热情,促使他们发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恩情。

(五)学校应该开设感恩教育课程,也可以开设相关选修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树立正确的孝敬观,完善伦理道德教育。教育工作者也可以编写孝道读本,或推荐优秀孝道、感恩教育的经典书籍和视频给学生自学,像《弟子规》、《二十四孝》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通过这些活动,营造“比孝心、讲孝道、树孝德、知感恩”的浓厚氛围,让学生的孝道、感恩品行都得到极大地提升。

二、家庭要一如既往地重视对子女孝道的教育

我国要求大学培育全面发展型的人才,家长如果从小只希望子女学习好、成绩好、长大出人头地,必定是缘木求鱼,跟人才培育目标背道而驰。家长更应该秉持全面教育的理念,从小对子女进行道德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育。

首先,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期望、关心、理解可以促进孩子努力奋斗、积极进取,成为他们要求上进的恒久动力,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持恒心,推动他们不断完善自我。因为一个人的思想感情是从幼儿时期开始形成和培养的,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只有家庭融洽,后代才有可能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成长。

其次,弘扬孝道文化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家是我们最后的堡垒,是我们躲避人生风雨的温暖的港湾,孩子是父母最后的依靠,家人之间应该在情感上相互支撑,在生活上相互关心,家庭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示范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这就要求父母言传身教,为子女做好榜样。以父母为代表的家庭成员都应该自觉弘扬孝道文化,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对子女施加影响,全方位进行教育引导,只有家庭重视了,大学生自然会受到影响。

另外,家长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沟通方式,引导大学生子女践行孝道,既不能过于严厉施压,又不能放任不管。大学生大多在外地求学,远离父母亲人,家长在关注孩子智力发展的同时,更应该一如既往地关注孩子优良品德的培养。要积极主动地与校方取得联系,配合学校、班主任等进一步做好孩子的成长教育工作,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独立自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

最后,父母要改变观念、提升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因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父母要在这方面多做努力。家长作为大学生个性不断发展的施教者,要自觉跳出溺爱、娇惯的怪圈,引导他们自觉践行孝道,做到“慎独”,把孝道内化成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为子女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大学生要注重自身修养,自觉践行孝道

(一)加强自我教育,内化孝道价值观。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当代大学生要确立生活的独立意识,增强学习和实践孝道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孝行内化成自我意识,做到“慎独”;在生活和学习中,不能过于依赖父母,要确立自己的人生目的、人生道路、人生价值标准,做到认真、务实、乐观、进取,要努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制不良思想的入侵;要做到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报效国家,回馈社会,感恩学校;要孝顺父母,让父母因为有你这样的儿女而骄傲自豪。

(二)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努力满足父母的期待。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长期在外读书学习,父母在家难免牵挂,所以经常与父母联系,让父母知道你的生活,会使他们感觉你一直在他们身边一样,这样的一件小事就能让父母很满足。因此,大学生在外求学要照顾好自己的生活,保证身体健康,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要尊重父母,做到倾听父母的心声,学会换位思考,积极了解父母的内心需求,学会理解父母的想法;要懂得给父母精神慰藉,孝顺他们,主动关心他们的情感生活、主动跟父母交流——抽空给父母打个电话,跟父母聊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还有对未来的展望。常给父母发个温馨的短信,问问父母的近况,哪怕只是报个平安,都可以表达对父母的孝敬之情。

(三)节假日放假尽量回家陪陪父母。父母都很希望孩子能多陪陪自己,尤其是在传统节日里,一家团圆是长辈们的心愿。节假日尽量回家与父母家人团聚,既可以多陪陪家人,又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亲情观念。父母的生日、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结婚纪念日等这些重要的日子,最好跟父母一起过,即便条件不允许,也要通过其他途径将自己的心意传达给生养自己的父母。

(四)做好人生规划,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子女比自己强、有出息、过上好日子。大学生是成年人,要对父母、对家庭有责任感,学会主动关心父母;要树立起自己的奋斗目标,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把自身优势充分运用到学习和实践中,把尽孝同自己的学业及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中尽孝。

四、结语

家庭、学校是文化、思想传播的重要基地,开展孝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需要。另外,大学阶段是人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阶段,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人群,孝敬父母,培养良好的亲情观念非常重要。孝顺感恩应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心灵做起。希望大学生都能在生活中、在小事中学会孝敬父母,培养良好的亲情观念,做合格的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夏树.等不了的爱[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2]彭成.把先给父母把忠心献给企业[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

[3]王怀芳.高校应开展大学生孝道教育[J].中共山西党校学报,2013(5).

[4]吴荣花.孝道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

[5]王书芦.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孝道途径大学生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大学生之歌
塑成作为伦理主体的父母与子女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浅谈中学生的孝道教育
绝对“孝道”有悖人性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