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研究现状分析

2016-12-12 12:55薛彤
中国经贸 2016年19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会计

【摘 要】会计行业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如果会计行业失去诚信,弄虚作假,欺诈舞弊,会计关系得以存在的基础就会随之坍塌,会计行业的生命力亦会就此完结。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对于会计行业自身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加强道德建设

一、 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总和,是调整会计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它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与会计职业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包含的内容:

1.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对会计职业有正确的认知,热爱会计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忠于职守。

2.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保密守信,谨防利益诱惑,谨慎执业。

3.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

4.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独立公正。

5.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从业人员牢记会计准则,遵循准则,坚守准则。

6.提高技能。会计从业人员应该不断提升业务技能,努力专研业务。

7.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从业人员积极主动向上级反映经营活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参与经营管理活动。

二、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分析

1.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研究

(1)会计职业道德现状的主要表现是会计职业道德缺失,而职业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是会计造假。在现实生活中, 成本效益原则是至上的决策标准, 只有收益大于成本, 经济行为才有运作的价值。会计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受制于投入产出规律的经济行为。会计信息是利益分配、财富转移的“引路人”,具有协调利益分配的功能,也正是它的这种功能推动着人们去制造真实或虚假的会计信息。

(2)现代企业制度两权分离,导致信息不对称。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实现了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分离,由于投资者一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和其他内部人员比外部投资者掌握了更多的有关公司当前财务状况和未来经营前景的信息,使得证券市场上的筹资者与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由于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管理人员及其财务人员可能利用信息优势为自身谋取利益,制造虚假会计信息。

(3)学校道德教育与社会实际生活脱节。重专业技能培养,轻职业道德教育。在德育认识上的错位严重削弱了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从而大大影响了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使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与职业道德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有的会计人员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种道德教育与社会的脱节、学习与生活的分离,已经使许多会计专业的学生感到道德迷茫,造成了学生对学校、对社会的道德“信任”危机。

(4)会计监管不到位,从业人员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建设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会计法规指的是《会计法》、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和各行各业的会计制度的总称。而这些法律法规只是开展会计工作的指南,并没有具体的职业道德准则。而且会计职业资格的准入门槛过低,正常教育和继续教育也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内容,有效的监管机制尚未形成。

2.会计职业道德对策的研究

(1)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法制经济,是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会计法律法规是社会主义法制经济的重要组成,法律法规的建成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经济的必然需要,同时也是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需要。

(2)建立系统有效的监督机制。会计监督工作要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要求会计人员会计方法、会计手段和会计资料对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事前监督以财政政策与企业制度为根本,对企业经济计划的合理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事中监督以企业经营中的资金使用、成本消耗严加控制;事后监督将生产完结后的会计资料全面检查、作出评价。会计监督工作者要根据党和国家对经济工作的要求,抓住重要环节,开展监督工作。

(3)建立会计道德评价体系,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发展。会计道德评价体系是他律的重要组成,应该以会计职业道德为基础对会计人员进行评价,在其基础上,对会计人员进行道德层面和物质方面的奖惩,通过客观的评价来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4)加强会计人员自身修养,责任心比能力更重要。会计人员基本的职业品质是公私分明,通过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指导会计工作有效、顺利的开展。作为一名会计人员,以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质自觉抵制社会的不良之风;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用职业道德标准鉴定善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参考文献:

[1]高路路.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 2012.

[2]袁学英.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研究[D].陕西:长安大学, 2005.

[3]翟政莲.新时期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 2010.

作者简介:

薛彤(1992—),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在读研究生,会计硕士,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会计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浅谈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
谈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