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高考新动向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016-12-13 02:40江西省上饶中学丽萍
中学政史地 2016年32期
关键词:题号通史史观

●江西省上饶中学 丽萍



关注高考新动向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通史复习模式,时间主线,整体构建

2016年历史高考考试范围的知识点仍然是按照通史体例编写,按古代中国、古代世界,近代世界、近代中国,现代世界、现代中国的通史顺序呈现,而不是教材所呈现的专题史。历年高考题目的呈现方式也是按照考试范围的通史顺序,所以二轮复习采用通史来复习是很必要的。另外,通史复习模式可以弥补教材呈现的专题史的弊端:1.学生对事件发生的时间记不住,时间信息把握不准;2.对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不清楚;3.对历史阶段性特征不了解。而这三个方面恰恰是高考最要求具备的。全国文综卷(课标卷)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直接考查时间或者利用时间信息解题的试题很多(不包括选做题)。

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题号题号题号题号30、31、32、33、35、4028、29、32、33、34、35、4029、30、31、34、40、4124、25、28、29、30

二、明确重点复习范围,深化讲解高频率知识点

将2016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与近五年的历史高考题目进行对照,找出考查较频的考点和没有或较少考查过的考点,这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全面复习的前提下,深化讲解高频率考点。笔者将2016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与近五年高考试题进行了粗略的对照,总结如下。

1.考查较频繁的考点。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古代商业发展、明清思想(心学与进步思想)、古代希腊、罗马;新航路的开辟与工业革命,包括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兴起、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的经济格局与政治格局变化、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实践、改革开放、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宋朝、甲午战争、明清时期、新中国经济体制变化等。对于这些考查较频繁的考点,我们可以形成专题讲解,教师从多角度、多方位地挖掘新情景、新材料,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专题训练。

2.没有或较少考查过的考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科学技术与艺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进化论、辛亥革命;斯大林模式与苏联改革、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经济体系建立、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50—70年代外交、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对于没有或较少考查过的考点,我们不能完全忽略,根据近五年的考题,可以发现,除了高频率的考点重复(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外,每年也会考查一两个没有考查过的考点,因而,没有或较少考查过的考点,我们可以采取在全面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不再重点拓展。

三、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新史观应用

近几年的考试大纲中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中明确提出考查考生的“使用批判、借鉴、应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也不乏这样的试题,特别是2013年、2014年、2015年有增加考查考生批判性思维的趋向。

因此,在二轮复习中,要训练学生换一种思维方法,尽量避免“非黑即白”“顾此失彼”的思维定式,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这需要我们在最后复习阶段命制思维力度较大的试题或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教材和考试大纲的编制已经改变了传统的以革命史观来编写,采用新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多种史观来编写教材和考试大纲。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越来越多地运用多元史观来命制试题,以2014年的全国文综卷1为例可知,历史高考突出新史观运用的特点。因而,在历史复习中,要更新史学观念,引入多元史观,二轮复习在通史模式的基础上,应以文明史观为总纲,以古代—近代—现代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整合历史知识,提高二轮复习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猜你喜欢
题号通史史观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一个不容忽视的高考考察维度——比较史观
全球史观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和而不同 学以致用——近两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多元史观刍议
中考英语单项选择题专项训练
全程备考月月赛(7)
全程备考月月赛(11)
《中华武德通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