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大学生信息消费行为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6-12-15 12:05杨文军尹德欣王建东
法制与社会 2016年33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大学生

杨文军 尹德欣 王建东

摘 要 信息消费较一般的消费形式、性质都具有很大的区别和优势,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大学生作为经济市场的重要消费群体,在信息消费中体现出其重要的特殊性。当然,在信息时代下,信息消费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问题和困惑也是不可避免的。本文针对大学生在信息时代下的信息消费行为现状做出调查与分析,对大学生的信息消费行为进行引导,帮助大学生全面养成健康的消费方式。

关键词 信息时代 大学生 信息消费行为

基金项目:省社科联2017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研究成果“信息时代大学生信息消费行为调查研究”(2017lslktqn- 036);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2016年高校学生工作课题“信息时代大学生信息消费行为调查研究”(LX2016 Y021);2016年度大连海洋大学社科联立项课题“信息时代大学生信息消费行为调查研究”(2016xsklyb-09)。

作者简介:杨文军,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尹德欣,烟台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王建东,大连海洋大学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1.375

互联网的发展,使人类真正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深入高校校园,青年大学生则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主要参与者,成为信息时代下信息消费的生力军。通过对大学生信息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可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取向,发现大学生信息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大学生信息消费的科学合理性,使其在信息消费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价值观。

一、大学生信息消费调查方法

本文以大连地区大学生作为样本进行取样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样本800人构成调查样本,其中一批本科生、二批本科生、三批本科生、专科生各200人。问卷共有14个题目,主要调查关于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信息消费项目、信息消费支出、信息消费方式、信息消费理念等问题。问卷发出800份,收回756份,回收率94.5%,抽除无效问卷16份,剩余有效问卷740份,问卷有效率为97.9%。对每个题目按照年级、性别和专业进行统筹分析,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性,针对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大量的文献查询和个人访谈。

二、大学生信息消费结构

(一)大学生信息消费特点

1.大学生信息消费的基本特点:实用化。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在调查过程中认同率最高的是知识、事业和健康。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消费趋向实用化。那么,在实用化价值观念指导下的大学生消费自然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以实用为消费的基本出发点。

2.大学生信息消费的重要特征:多样化。从中国近20年的发展来看,青年大学生最先步入的不是人才或劳动力市场而是消费品市场。青年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改变促进了其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造就了大学生信息消费的多样化。

3.大学生对信息消费新观念的表达:个性化。大学生信息消费个性化的表现,是信息时代下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和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对日常生活的深入影响,从而使时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快捷,同时更个性化的表现形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具有象征性和大众化的色彩和基调。

(二)大学生信息消费方式

1.手机通讯消费情况。大学生的手机普及率是相当高的,基本上每个大学生都拥有一部手机,有些学生还不止拥有一部手机,并且手机的价钱都很高。通过对大学生通讯费用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其中存在着许多不理智的成分,高消费和高开销现象比较严重。信息时代下,智能手机的普遍化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生在信息消费中的比重。利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在每个月所花费的流量费用也是相当可观的,也在大学生月生活费中占据一定的比例。此外,其他的消费软件也是层出不穷,都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信息产品。

2.网络-电脑消费情况。对当前大学生信息消费状况进行有效的统筹分析显示,男、女生在使用电脑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男生用于玩游戏的比例相当大,女生主要用电脑上网聊天、看视频等。同时不同年级使用电脑的百分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也是多种多样,以学习和查阅资料为目的的上网占到了四分之一左右,玩游戏、交友、聊天等休闲娱乐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利用网络工作、发送离线文件等占十分之一左右。大学生有半数以上都拥有电脑,甚至有的同学还有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通过调查的数据可以发现,大学生拥有的电子设备较多,但大多数的消费还较理智,通常与年级存在很大关联,当然,经济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原因。

3.文献资料消费情况。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大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文献知识时,《青年与社会》、《青年文摘》等报刊和图书在大学生之中受到广泛的欢迎,大部分的大学生平均每个月会在看书看报上花费30个小时。 在图书购买方面大学生通常不会花费很多金钱,而是选择在图书馆阅读或者借阅,具有很强的理性消费观念。

(三)大学生信息消费现状分析

1.不同年级信息消费结构分布不同。大一和大四的信息消费百分比之和18.5%明显低于大二和大三的总和81.5%。从这些数据中,我们能够得到包括年龄、收入、生活方式、自我消费观念都对大学生信息消费行为起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大一新生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对于新事物还处于正在对接状态,信息消费观念还尚未成熟;大四老生学习任务重、对环境认知的熟悉度高,使得自身信息消费观念成熟稳重。这些都是对大学生信息消费能力的制约因素,对信息消费环境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

2.信息消费结构不合理化。大学生信息消费过程中,大部分的信息消费用于休闲娱乐和安逸享乐,而用在符合大学生身份的学习和自我提高上的消费指数却非常低。在通讯设备上,大部分大学生拥有电脑和手机,但是这些能够给自身带来益处的摄取知识的设备却被用来聊天、玩游戏和打发无聊时间,这无不体现出信息消费结构的不合理。

3.信息消费集中化和多样性。大学生信息消费场所相对集中,据调查显示有三种:一是73.3%的大学生在网吧或学校周边的网吧上网;二是89.6%在寝室上网;三是37.1%在家中上网。大学生这种网络消费结构的离散化,也表现在信息消费的多元化。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网络族群,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为了更多的了解、接触社会,提高独立自主的生活经验,这就要求大学生的信息需求要向信息集中化、多样化的方向迈步,从单一的专业素质向全方位的综合素质人才型转化。纵观当今大学生活,大学生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网络信息消费,“衣”有淘宝、天猫……“食”有美团外卖、饿了么……“住”有购房网……“行”有滴滴出行、优步……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大学生的信息消费方式。

三、大学生信息消费行为利弊

(一)大学生信息消费行为的正能量

1.信息消费扩展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方式。大学生信息消费观念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改变了大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使得学习方式趋向多元化。主要体现在远程视频教学;可以上网查询学习资料以此丰富自身;可以了解考研、就业、学术等新动态,保证了知识的时效性和知识面的拓展;先进的交流平台可以随时保证同学和老师的交流通畅。

2.信息消费是大学生与社会联系的重要平台。随着信息时代的进程,多元的信息消费形态已经趋向成熟,信息时代下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快捷灵敏,给大学生与社会之间联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过去,我国大学生在学校以接受书本知识为主,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自我实践的机会,导致了大学生心中对社会存在理想化、美好化,与真实的社会脱节,跟不上社会的节奏,往往等到踏入社会,才感到彷徨迷茫。而现在信息消费行为在大学生中的多元化也从根本上为大学生提供了提前与社会联系的平台,使大学生从多角度了解社会,掌握独立自主的生活经验,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3.信息消费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信息时代下,网络中不同领域知识的实用化,以及大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量的增加,大学生也已经开始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来适应社会大环境下的竞争。各种知识网站的开启也为大学生汲取知识营养、提高自身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当然信息消费的过程中也会接触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多元化知识,这些知识将导致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大学生信息消费行为的负能量

1.消费动机不纯净。随着大学生追求自主独立、个性化的消费心理的普遍化,对于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和知识的心理需求日益增强,信息消费独特的消费环境能够满足大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虽然身在校园读书,大部分还没有独立经济能力,但是却常出现高消费和奢侈消费,不顾经济条件和消费能力进行炫耀性消费,尤其是在当今信息时代下,信息产品的多样化,带动奢侈信息产品的发展,同时也令大学生在信息消费过程中的炫耀性消费呈一定的上升趋势。

2.不良文化的冲击和引诱。在信息消费的过程中,由于网络信息的冗杂、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冲击和引诱。大学生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在不良信息的面前自制能力低下,社会经验、阅历的不足,会造成大学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导致价值观的改变。据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各种不良信息没有正确的认识,这也说明现在教育制度下隐藏的社会问题。

四、大学生信息消费合理化建议

(一)形成大学生良好的信息消费风气和环境

家长、学校、社会应同时为大学生良好的信息消费风气和环境的建立而努力。家长的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消费观,家长应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理性消费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为子女灌输一些消费知识和理财知识。学校应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认识金钱来之不易,理性消费,杜绝攀比心理,同时学校信息服务部门应积极拓展学校网络信息服务的渠道和范围,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信息消费环境。对社会而言,有关部门应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为其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消费环境,同时为大学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渠道。

(二)增强大学生自我理财能力

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主要是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要在大学生头脑中树立牢固的理财观念,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培养理财能力,时刻反思自己消费行为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倡导大学生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消费计划,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要理性消费。

参考文献:

[1]李贺.大学生信息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现代情报.2004(9).

[2]郭喜荣、赖飞、魏薇.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现代经济信息.2015(11).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信息时代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浅议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
信息时代家校沟通质量与改进策略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