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识产权研究发展态势与热点分析

2016-12-15 12:30赵绘存
现代情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热点趋势可视化

赵绘存

〔摘要〕基于知识图谱理论,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收录的1900-2016年间的知识产权相关文献的发文量、发文国家、发文学科、被引文献、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知识产权研究处于稳步上升阶段,美国、英国、德国引领全球知识产权发展,中国后发优势明显,从国际合作上看,全球知识产权跨国合作研究匮乏。(2)知识产权研究趋势日趋多样化,知识产权、经济、企业在更宽更广范围内的泛在研究成为主流。(3)知识产权的研究方向主要为知识产权管理与知识产权溢出、知识产权转移与流动、新兴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与跨界资本输入等方面。

〔关键词〕知识产权;可视化;趋势;热点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Mapping knowledge,this paper analyzed articl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from Web of science(1900-2016)and got a series of knowledge maps of postings countries,cited journals,cited literature,keywords.It reviewed the critical development path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pointed out that:(1)the curr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earch showed an overall trend of rapid development.American,Britain,and Germany scholars had led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earch,Chinese scholars researches late development advantage was obviou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the glob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multinational cooperation researches were lack.(2)the trend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earch wa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iversified,and the research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economy and enterprises in a wider and wider range had become the mainstream.(3)the dir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cluded the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the transfer and flow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cross-border capital input.

〔Key words〕intellectual property;visualization;trend;hot spot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知识产权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者企业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标志。

发达国家知识产权领域的研究起步早,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涉及知识产权研究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实证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并且做到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涉及到产业理沦、竞争优势理论、资源互补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技术创新理论等,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家对创新驱动的高度重视,国内的知识产权成果发展非常迅速,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和企业知识产权等方面,特别是近年来,企业知识产权发展较为迅速[3]。

对标发达国家,我国的知识产权研究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近年来,可视化文献计量工具已经成为特定领域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在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社会管理等领域已经涌现出了大批可视化分析成果,但在知识产权领域尚未发现,为此本文借助可视化工具对全球知识产权研究做一个系统性梳理,通过对知识产权的演进路径和发展热点的把脉,为我国知识产权研究紧跟国际前沿提供经验借鉴。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及分析工具

从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上检索有关知识产权的信息,避免检索范围过大造成无用数据过多,进而对研究产生不利影响,故选取检索策略为主题=“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入库时间=1900-2016,共检索到条文献6 101条,剔除了部分专业性强的研究文献和部分冗余文献,共得到4 849篇文献作为样本数据文献(数据下载日期2016年2月28日) 。将所有文献记录以“全记录与引用的参考文献 ”的数据下载格式分次下载后保存为纯文本文件。

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计量学的方法,一方面利用Web of Science自有的数据分析系统进行简单的文献时间、地域、领域统计分析,一方面使用CiteSpace Ⅲ软件绘制一系列的知识产权领域可视化图谱[4],梳理知识产权研究演进路径,探寻研究热点,分析研究前沿,揭示知识产权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知识产权研究发文趋势分析

根据知识产权发文数量的变化(考虑到数据库录入延迟、2016年数据不全等因素,2016年数据暂不作为发文数量趋势考虑对象),通过Web of Science对知识产权研究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参照Martin关于发展研究的阶段统计方法[5],将该领域研究进展划分4个时期,开拓期,1985年以前,关于知识产权的研究文献刚刚起步,文献发表比较零散,该时期第一篇研究文章出现在1976年,发表在MUSIC EDUCATORS JOURNAL杂志上,是关于知识产权贸易秘密、专利、版权、商标、特许经营权的初次调查研究[6];探索期,1984-1992年,知识产权相关文献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知识产权理论进入探索阶段,发文量开始出现,研究开始收到学者的关注;成长期,1992-2002年,知识产权发文快速上升,知识产权相关理论逐步成型,截止2002年发文数量突破百余篇;2002年以后,新发展期,知识产权发文数量快速持续上升,大量的知识产权研究成果开始涌现,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图1知识产权研究逐年发文数量统计(1976-2016年)

知识产权研究空间分析

Citespace Ⅲ可以将各国发表的论文数、合作情况和中心性通过年轮的形式表现出来。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国家,节点的大小代表该国的发文数量,节点越大,表示该国发文数量越多。节点之间的连线的多少代表国家之间合作关系的强弱,节点中紫色的圆环代表国家的中心性,中心性的高低,决定了国家在知识产权领域的重要性。选择寻径算法,网络节点选择国家和机构,时间划分间隔为5年,TopN选择被引用频次最高的50个数据,其余数据采用系统默认值(见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的文献产出贡献最大,1 508篇,占全球总数量的31%,远高于其他国家,其次是中国(大陆+台湾),730篇,占全球总数的15%;英国,461篇,占全球总数的95%;德国,245篇,占全球总数的5%;加拿大,225篇,占全球总数的46%;印度,186篇,占全球总数的38%。但在整个网络中各个国家中心性并不明显,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网络连线很单一,国家间直接或间接合作关系比较弱,仅在法国和加拿大之间表现出较为密切合作关系,大部分是国家内部机构之间的合作。图知识产权研究空间分布统计

知识产权研究发文期刊分析

代表性核心期刊分布可以有效地引导研究者的阅读方向,研究者可以反复研读和参考这些业内的权威期刊,在把握现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获取学术灵感和潮流化的研究主题。Citespace Ⅲ可以构建期刊共被引网络图谱,通过高频次和中心性来遴选知识产权领域的代表性期刊(见图3)。通过Web of Science文献统计和图3综合分析,对前十位期刊统计如下,RES POLICY(《政策研究》)为知识产权研究核心期刊来源,引用频次1 034次,发文数量达到166篇,其次是AM ECON REV(《美国经济学评论》),引用频次930,INTERLLECTUAL PROPERT(《知识产权杂志》),引用频次726,RAND J ECON(《兰德经济学杂志》),引用频次582,SCIENCE(《科学》),引用频次557,发文数量13,MANAGE SCI(《管理科学》),引用频次532,发文数量13,Q J ECON(《经济学季刊》),引用频次512,ECONOME TRICA(《计量经济学》),引用频次500,J POLIT ECON(《比较经济学杂志》)和 ECON J(《经济学杂志》),发文数量17。

4知识产权研究演进路径分析

通过Citespace Ⅲ绘制共引文献的研究演进图谱,讲一个领域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前沿以时区视图的形式显示出来,进而了解知识产权领域的和新成果和整体发展脉络。选择寻径网络算法,将“参考文献”作为网络节点,时间划分间隔为5年,TopN选择被引用频次最高的50个数据,其余数据采用系统默认值。绘制文献共被引时区视图(见图4),时区视图中高被引用文献一般是具有奠基性作用的文献,高中心性文献(一般中心性大于01)意味着在结构上占据图3知识产权研究期刊分布统计

着重要位置的论文。通过高引用文献和高中心文献进行识别分析,可以发掘知识产权研究核心基础知识结构和研究渊源,主要包括:

在开拓期,1962年,Arrow K[8]指出知识产权保护匮乏将直接导致知识产权产品变为公共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其变为公共产品的时间。1972年,Scherer FM的文章[9],该文章中心性062,文章对Nordhaus最优专利期限理论进行了研究,指出发明如果是具有不可排他性质的公共品性质的发明,生产出来就有以零边际成本为公众所用的可能性,如果发明具有排他性,该发明就可以在一定期限内由发明者专有而不扩散。

在探索期,部分知识产权研究理论与方法开始出现,1986年,作为动态理论和动力能力理论的提出者,Teece DJ在RES Policy上发表《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on,Collaboration,Licensing and Public Policy》文章[0],引用频次165次,探讨了创新公司难于从创新中获取丰厚回报的原因,并从动力能力理论角度出发指出当创新易于模仿,市场将很难发发挥作用,创新的利润可能产生于一定的互补性资产的所有者,而不是知识产权的开发者。1987年,Levin R C等人的文章],引用频次165次,中心性041,针对130家不同行业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做了调查,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各种保护方式(可占有性机制)在保护产品(或工艺)创新竞争优势中的有效性。其后许多研究主要都是以该研究中的调查问卷为基础进行的。

在成长期,涌现出了大量影响知识产权研究的重要文献,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备受关注。1993年,Helpman E从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角度,(文章引用频次220次,中心性086),构建了南北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重点研究了高强度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创新速率的影响[2]。Maskus KE作为知识产权领域发文数量最多的作者(占样本数据发文总量的04%),其多篇文章具有重要影响力,其中,1995年发表在RAND J ECON杂志上的文章(引用频次129,中心性078)[3],认为贸易对专利制度敏感,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发展经济体,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吸引双边贸易流量,知识产权保护和贸易正相关。1997年,Ginarte J C等[4]提出一个指数用于110个国家1960-1990年间的知识产权指数(文章引用频次190),并考察了国别间知识产权的决定因素。实证结论表明,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具有较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但其它因素,如一国的研发水平、市场环境、国际经济一体化也会影响知识产权水平,但这些因素均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关。1998年,Heller M A[5]提出了“反公有悲剧”的文章,(引用频次171次),文章认为生物医学研究的私有化必须更加谨慎地部署,以维持上游研究和下游产品开发。否则,更多的知识产权保护可能会导致更少的对改善人类健康的有用的产品。2000年,MAskus KE[6](文章引用频次129)研究了贸易技术壁垒影响的量化问题,并提出对贸易技术壁垒进行实证分析的框架。2001年,Hall BH等人(文章引用频次140)从专利悖论发展视角出发,讨论了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2002年Glass AJ(文章引用频次97)[8]建立了一个内源创新、模仿创新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产品周期模型,重点测度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模仿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关系。

在新发展期,知识产权各个领域的细化研究表现的较为突出。2006年,Arora A等(文章引用频次84)分析了技术许可与专利保护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9]。指出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纵向边界和技术市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其受到一个公司的专门的互补性资产的所有权影响。2008年,Abramovsky等人(中心性040)发表了关于欧洲创新情况的研究报告[20],重点针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研究。图4知识产权研究演进路径分析

5知识产权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关键词作为研究一篇文章的切入点,是对主题的高度概括与凝练,也是文献计量研究的重要指标。借助Citespace Ⅲ软件可以实现对关键词共现分析进而揭示出研究热点[21]。选择最小生成树算法,时间划分间隔为5年,TopN选择被引用频次最高的50个数据,其余数据采用系统默认值。绘制关键词和名词短语共被引聚类(见图5),在可视化图谱中显示为较大的节点为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图5知识产权研究热点分析

结合软件分析,文中以引用频次(大于80)和中心性为指标,对关键词进行筛选,如表1所示。3结论

本文通过对知识产权研究进行发文量、发文国家、发文期刊、被引文献、关键词共现分析等知识谱图分析方法,对知识产权研究进行深入挖掘、整理,梳理了知识产权研究发展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发展热点,形成主要结论如下:

(1)从知识产权发文趋势上看,知识产权研究经历了开拓期、探索期、成长期后,进入了新发展时期,知识产权发文增长速度持续增长,每年发文数量百篇以上。

(2)从知识产权空间研究看,美国是知识产权研究国际领先,发文数量遥遥领先,英国、德国紧随其后。尽管中国知识产权研发文数量仅次于美国,但从节点的年轮线上可以看出中国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些年,处于后发优势。同时通过网络间连线可以看出,各个国家之间的跨国研究合作不是很紧密,缺少必要的交流与互动、但国内各个机构的研究合作紧密。

(3)从核心影响期刊上可以简单的看出,RES POLICY、AM ECON REV、INTERLLECTUAL PROPERT、RAND J ECON、SCIENCE等为该领域的核心影响力期刊,从期刊的研究方向上可以预判知识产权研究的宏观研究方向包括4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政策研究;二是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研究;三是知识产权经济学研究,包括宏观和微观领域;四是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4)从知识产权研究的演进路径上可以看出,知识产权研究经历了从知识产权定义、范畴、公共属性的内涵研究——简单知识产权理论形成、案例分析研究——知识产权理论深化、衍生(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资产互补理论等)以及知识产权、经济、贸易、新兴产业的多维融合影响研究——知识产权、经济、企业在更宽更广范围内的泛在融合研究。

(5)从知识产权研究的热点领域分析,主要包括4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围绕企业知识产权自我管理、发达国家或先进企业知识产权溢出的影响和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政策等三层次进行讨论;第二方面围绕新兴技术,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系统;第三个方面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的转移转化、高校与企业以及企业间的知识产权流动;第四个方面,在开放创新环境中,外源资本要素输入(行业内输入、跨行业输入)对于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的影响。

参考文献

Romer P.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1(98):S71-102.

[2]Furman J,Porter M E,Stern S,etal.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ly[J].Research Policy,2002,1(31):899-933.

猜你喜欢
热点趋势可视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热点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初秋唇妆趋势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