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赣香优510高产制种技术

2016-12-16 10:25程朝平杨德卫卢礼斌叶新福郑向华
福建稻麦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秧龄父本秧田

叶 宁,程朝平,杨德卫,卢礼斌,叶新福,郑向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8)

杂交水稻赣香优510高产制种技术

叶 宁,程朝平,杨德卫,卢礼斌,叶新福,郑向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8)

赣香优510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中籼中熟杂交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赣香优510亲本的生物学特征特性,总结了赣香优510在永泰县中制的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赣香优510;高产制种技术

赣香优510母本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赣香A,父本为四川省瑞福祥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恢复系东南恢510,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配而成,201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14018)。属于中籼中熟三系杂交稻,全生育期平均144.5 d,株高112.0 cm,群体整齐,株型适中,后期转色好,每667m2有效穗数14.9万,穗长23.8 cm,每穗平均着粒159.2粒,结实率83.8%,千粒重30.1 g,部分顶芒。2011年参加四川省中籼中熟组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为545.80 kg,比对照辐优838增产6.37%;2012年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529.29 kg,比对照辐优838增产4.23%;2 a平均每667m2产量537.80 kg,比对照辐优838增产5.3%。2012年参加四川省中籼中熟组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552.14 kg,比对照辐优838增产10.80%,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较强的适应性。赣香优510具有制种产量高的特点,2014年秋季在福州地区制种,平均每667m2产量为167~200 kg。

1 亲本特征特性

1.1 不育系赣香A的特征特性

赣香 A具有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的特点,其叶鞘、颖尖有色,穗较大,着粒较密,可中抗稻瘟病。

据多年赣香优系列制种观察,赣香A在福建省永泰地区秋制6月中旬播种,播始历期 75~77 d,主茎叶片 14~15叶。其开花习性好,柱头外露率高,一般上午08:30始花,11:00盛花,花时较长。

1.2 恢复系东南恢510的特征特性

东南恢510株高100 cm左右,株型适中,茎秆粗壮,长势较旺,分蘖较强,大穗大粒,每穗200粒左右,千粒重30 g左右,抗稻瘟病。主茎叶片15~16叶,在福建省永泰秋制播始历期95~97 d,开花集中,高峰期在抽穗4 d之后,晴天10:30—12:30为盛花期。

2 赣香优510制种技术

2.1 选择适宜的抽穗扬花期,确定父、母本制种播差期

根据双亲的特性,结合福州永泰县多年的气象条件分析以及制种实践表明,秋制抽穗期安排在9月上旬最为适宜,天气较稳定,避免8月的台风及雨水,有利于高产优质。将父本分2期播种,第1期安排在6月1日播种,第2期6月8日播种,2期播种时间间隔7 d。母本赣香A 于6月20日播种,比第1期父本播期迟20 d。父母本抽穗期均在9月5日左右始穗,9月9—15日盛花。

2.2 稀播育壮秧

“好苗一半秧”,制种父母本不仅要壮秧还要多蘖。制种秧田播种前要施足基肥,每667m2可施用农家肥550~700 kg、过磷酸钙33.3 kg,或者复合肥(15∶15∶15)33.3 kg加氯化钾13.3 kg加尿素10 kg。

2.3 秧田管理

秧苗2叶1心前保持畦面湿润、秧沟有水;3叶期后建立浅水层并追肥,每667m2施复合肥(15∶15∶15)3.3 kg。在秧苗移栽前3~5 d,每667m2施尿素6.7~8.0 kg、钾肥3.3~4.0 kg、复合肥 10 kg作“送嫁肥”。此时要结合当地病虫测报、田间作物长势,及时做好秧田的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按经验,此时主要防治水稻蓟马、稻飞虱、螟虫等其它虫害。

2.4 控制秧龄,合理密植

2.4.1 父母本秧龄 本地适宜移栽期是6月底,父本510秧龄28 d左右,母本赣香A秧龄25 d左右。秧龄不宜过长,防止早穗。

2.4.2 栽插规格 稀播育壮秧,插足基本苗。父、母本行比2∶(10~12),留工作行26.7 cm,母本插植规格16.7 cm×16.7 cm,母本每穴丛插2粒谷,每667m2插基本苗9万~10万。父本插植规格20 cm×26.7 cm,父本每穴丛插2粒谷,一、二期父本各插1行。

2.4.3 田间水肥管理 施肥以前重、中控、后补的原则。基肥:每667m2施农家肥550~700 kg、过磷酸钙33 kg、碳酸氢铵10 kg;分蘖肥:根据长势每667m2补追尿素5 kg,对长势较差的地方进行偏施;穗肥:每667m2施复合肥(15∶15∶15)8 kg。另外,对父本单施复合肥(15∶15∶15)5~10 kg,促进父本多分蘖,保证充足的花粉量。移栽后,水浆管理以浅水插秧、深水护苗、寸水活苗原则,收获前7 d左右断水,切忌断水过早,降低粒重。

2.4.4 病虫害管理 由于制种田的施肥水平较高,禾苗生长茂盛,病虫害发生严重,此时应注重螟虫、稻飞虱以及稻瘟病、纹枯病和稻粒黑粉病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根据不同发育期,分别重点防治。秧田期用4.5%高效氯氰菊酯防治稻蓟马;分蘖末期、孕穗期和始穗期重点防治螟虫和纹枯病;抽穗扬花期结合“九二○”的使用,用灭黑灵在苗破口期前7 d,喷施1~2次,防治稻粒黑粉病效果好。

2.5 适时、适量喷施“九二○”

2.5.1 适时割叶 为提高异交结实率,防止叶片遮挡花粉,适时割叶显得很重要。由于割叶后叶面积系数降低,光能利用率降低,可供使用的养分紧张,推迟始穗。故割叶时间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更不能割的太重。根据多年的田间经验,最佳割叶时间应掌握在全田父母本有10%~15%抽穗时进行,割去母本剑叶的1/3,父本剑叶的2/3。

2.5.2 科学喷施“九二○” 为了促进晚稻快速齐穗扬花灌浆,避开或减轻寒露风危害需喷施“九二○”。一般在破口抽穗的初期,即母本始穗10%~15%时喷施第1次“九二○”,最好在割叶当天进行,每667m2用量5 g,隔天喷施第2次“九二○”,每667m2用量3.33 g,第3次与第2次间隔1 d,每667m2用量为2 g,如喷后在短时间内遇雨应及时补喷。

2.6 适时赶粉、及时去杂保纯

赣香优510父母本花时集中,晴天09:30左右始花,10:30—12:30盛花,且散粉较为集中,因此应该在父本散粉高峰期集中赶粉2~3次,提高异交结实率和充实度。同时,在始穗前后,应彻底去除杂株。成熟后适时收割,防止机械混杂,确保种子质量。

High-yielding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New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Gan Xiang You 510

YE Ning, CHENG Chao-ping, YANG De-wei, LU Li-bin, YE Xin-fu, ZHENG Xiang-hua*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Fujian 350018)

Gan Xiang You 510 was a new good quality, mid-season with medium maturing, indica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developed by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and was released by Sichuan province in 2014. This paper introduce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ts parents and summarized its mid-season high-yielding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at Yongtai county.

hybrid rice; Gan Xiang You 510;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

S511.038;S339.5

B

1008 - 9799(2016)04 - 0013 - 02

2016 - 11 - 22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5R1021-10、2016R1020-13);福建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专题(2015NZ002-3-1)

叶宁(1982 -),男,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水稻遗传育种

*通讯作者:郑向华(1970 -),女,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水稻遗传育种

猜你喜欢
秧龄父本秧田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微喷旱育不同秧龄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感怀
不同秧龄和基蘖肥配比运筹对机插稻茎蘖动态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秧龄对不同类型机插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不同播量和不同秧龄钵苗机插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玉米杂交制种中父本的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