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一般纳税人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

2016-12-16 23:27周娜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7期
关键词:营改增财务管理

周娜

摘要:2012年,我国开始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的重大方案,营改增既代表了我国税法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也代表了中国进行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本文将结合一般纳税人企业的财务管理特点,就营改增对一般纳税人固定资产投资和净利润造成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企业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营改增;一般纳税人;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一、营改增对一般纳税人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1.营改增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

本文将以外购和租赁取得方式对生产用固定资产进行比较,从而研究两种方式下营改增对一般纳税人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假定现有甲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其主营业务收入为生产销售A产品。为了更好地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甲企业决定进行一项投资决策—引进一台新的生产设备,并且可以选择“外购”和“租赁”两种方式。若选择外购,需要一次性支付货款100万元(不含税价),若选择租赁,需要每年期末支付30万元的租金。引进该设备后,企业预计未来5年内,每年的营业收入可达100万元,付现成本2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设备净残值率为5%,假设折现率为10%(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首先考虑外购方式:1.节税效应:营改增后,甲企业当期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00*17%=17万元,由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是在增值税的基础上计提的,因此又可节省17×(7%+3%)=1.7万元,由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可知,当期所得税费用增加了1.7×25%=0.425万元。另外,该生产设备每期计提的折旧也影响所得税费用。外购该设备每年的累计折旧为100×(1-5%)÷5=19万元,那么每年企业所得税费用可减少19×25%=4.75万元。甲企业总共节税(17+1.7-0.425)+4.75×(P/A,10%,5)=36.3万元。2.净现值NPV分析:甲企业每年的NCF如下:原始投资额:—100万元; 1—4年的NCF为:100×(1-25%)—20×(1-25%)+19×25% =64.75万元; 第五年的NCF为:64.75+5=69.75万元。所以,甲企业的NPV=-100 + 64.75 × (P/A,10%,5)+ 5 ×(P/F,10%,5)=148.56万元

其次考虑租赁方式:1.节税效应:甲作为一般纳税人企业,若选择租赁方式,将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另外,企业每年支付的租金30万会形成产品成本,在会计核算中进入“主营业务成本”这一会计科目,而主营业务成本是影响企业所得税的重要因素。即企业每年的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将减少30万,每年就会节税30×25%=7.5万,5年共计节税7.5×(P/A,10%,5)=28.4万。2.净现值NPV分析:租赁方式下,甲企业每年的NCF为:原始投资额:0;1—5年的NCF为:NCF=(100-20-30)×(1-25%)=37.5万。所以,甲企业的NPV=37.5 ×(P/A,10%,5)=142.2万。

通过计算两种方式下的计税效应和NPV可知,外购该生产设备的经济效应明显高于租赁方式。

2.营改增对净利润的影响

首先,计算企业所得税之前的扣除数有变。营业税是价内税,在会计核算上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该科目属于费用类会计科目,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营改增后,增值税是价外税,税法给予将进项税额予以抵扣的优惠政策,但不得在计算所得税前扣除。这样,计算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的依据就不同,从而对净利润造成影响。其次,计算企业的应纳税额有变。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企业可以进行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包括购买商品和服务、外购固定资产取得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企业承担的税收将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同时,由于营改增会改变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每期计提的累计折旧等因素,也就导致了企业净利润的改变。最后,主营业务收入确认有变。营业税属于价内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营业税下的主营业务收入就是销售价格,增值税下的主营业务收入不单纯是销售价格,还需通过相关的计算转换为不含税收入,这时的不含税收入才是一般纳税人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因此,可明显看出营改增对一般纳税人企业的营业收入会造成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净利润。

二、营改增下一般纳税人企业的应对措施

1.合理运用纳税筹划

营改增试点实施以来,是一把“双刃剑”。对一些一般纳税人企业来说是有利的,但由于一些企业在性质、纳税主体上的不同,营改增反而造成了压力。对于一般纳税人企业而言,要合理应用营改增政策,为企业发展赢得契机,并根据实际制定最优税收策略。一方面,一般纳税人可通过流转税的特征实现流通环节的税负转移,减少纳税负担,避免重复征税。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营改增下的优惠税收政策为企业谋取市场渠道、拓宽客户资源,但应注意在拓展客户时,多层次多方面了解情况,尽量选择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合理并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

2.会进行合理定价

营改增后,会显著影响一般纳税人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从而影响其内部的定价机制。为了避免销售损失、保障企业利润所得,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具有专业的财务水准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在企业内部采取重新定价的措施。改变定价通常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成本控制,因此一般纳税人的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营改增的形式完善定价机制。

参考文献:

[1]潘文轩.“营改增”试点中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疑释[J]. 广州商学院学报,2013,(1).

[2]张星.“营改增”后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核算[J].财会月刊,2014,(2).

[3]杨志勇.如何看待“营改增”带来的机遇[J].注册税务师,2012,(6).

[4]章雁.“营改增”的创新、效应及其实施对策[J].新会计,2012,(6).

作者简介:周 娜(1987-),女,江苏人,工作单位: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营改增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完善村级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