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2016-12-17 03:49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关键词:人民群众获得感

张 航(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浅析“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张航(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摘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是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提出的。从获得的范围及方法、程度、内容及意义加以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检验改革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习近平;获得感;人民群众

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提出,改革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1]。本文主要是对“获得感”的具体方面谈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获得的范围和方法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中的人民群众,指的是全体人民。要想使全体人民有所获得,前提就是有东西让百姓获得。因此,大力发展经济,让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物质生产资料不断增加,是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的基础性前提。这也体现了“十三五规划”中的“共享”发展理念,与我党提出的“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以人为本”和“中国梦”的“人民幸福”等思想,在内涵和本质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在经济基础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如何分配才能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这就涉及到了社会公平的问题。最初我们实行的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过程中,更注重的是“效率优先”。后来我们对收入分配的提法是,既要注重效率的提高,又要注重社会公平。目前我们对收入分配的提法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从分配原则的演进变化中可以看出,我国在改革分配制度上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重大进展,以及致力于构建“橄榄形”的收入结构。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想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当前,在社会财富的分配过程中,有一少部分人通过非劳动的方式对财富的占有,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失去感”。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要改革现有的分配格局。然而,就像李克强总理所说的: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可是不能因为“骨头难啃”就不啃,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而不是暂时性的。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在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制定出与我国的经济秩序和法律体系相适应的分配政策,调整利益关系格局,打破垄断,从而引导资本、资源在全社会更加公平的竞争和流通,真正地做到在提高效率中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让人民群众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除了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以外,还要加强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建设和完善。第一,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传统的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授人以财,不如授人以技”,我们不仅要鼓励劳动者,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更要激发他们自主创业的意识和信心,为他们提供有利的创业条件,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在社会中获得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第二,在教育方面,应该改变东西部地区间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状况,特别是西部偏远地区的教育状况。邓小平曾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生产力的提高靠的就是教育,只有解决好教育公平的问题,才能使广大人民获得自身发展的权利。第三,在医疗方面,主要需要解决的是老百姓在看病过程中过高的、不合理的医疗费的问题,改革繁琐的医疗程序,取缔非法的医疗收入等等,解决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第四,在社会保障方面,目前中国在人口年龄结构上的优势正在慢慢消失,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凸显,养老问题备受关注。我们要解决好社会转型时期的养老问题,同时还要更加关注和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让社会保障的具体措施真正地得到贯彻执行。只有解决好以上与人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具体民生问题,才能让广大人民感受到改革带给他们的好处,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二、获得的程度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并非单指物质财富的获得,但物质财富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只有物质财富的获得是远远不够的,“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财富的满足必然要求精神境界的丰富和提高,只有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平衡,才会让人民群众的这种获得感有质量和价值可言,才能让这种获得感持续地进行下去,让人民心安。

应该怎样丰富和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食粮呢?就是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曾提出“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2]。可见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只注重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必然会导致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之风、奢靡之风的盛行,那么我们的社会诚信、社会伦理道德将无从谈起。所以,必须要用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来引领人们思想的方向,避免错误思潮的危害。

首先,要正确地看待传统文化,辨别其中的精华与糟粕,有选择地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其次,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只有存留下来的才有被继承和发展的可能,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再次,要大力地传播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优秀的部分。众所周知,文化的作用是发生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环境,而它对人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我们不能将先哲们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束之高阁,要将其广泛地传播开来。都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同样一个道理。让我们国家的人民从儿时就生活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信仰和具有我们自己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就像西方人信奉“圣经”一样,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著作成为广大中国人民的“枕边书”。

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坚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与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同时并重,坚持解决人民群众的当前问题与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并重,才能让人民真正体会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幸福感,让人民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三、获得的内容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除了物质财富的获得和精神境界的提高以外,还应该关注的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大环境,也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是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的基础,政治的发展是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的保障,文化的发展为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提供精神导向,社会的发展为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营造良好的环境,生态的发展使人民的获得感得以持续。这与我们党提出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本质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党的十六大又把“社会更加和谐”融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中;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最终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布局[3]。从“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的演进过程中可以看出,随着这五个方面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也在不断地实现和增加。我党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也是对“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的延续和发展。

做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第一,在物质财富获得的前提下,要保证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目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对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进行改革,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提供经济上的支持。第二,要更好地完善民主制度,扩大人民民主,特别是基层民主制度的完善。要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热情,拓宽公民有序、合法政治参与的渠道,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感受到社会地位的提高,让人民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权利。第三,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又给予政治经济一定的反作用。在国家间的博弈与竞争中,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愈加重要。发展经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需要靠文化,有序的政治参与,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科学技术的进步也需要文化。只有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才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第四,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其他一切社会事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要做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事业,真正做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第五,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5]。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降低单位能耗、开发互补产品和可替代能源,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人民群众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绿色、美丽的生产生活环境,这也是我党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只有将“五位一体”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这五大方面的发展规划落到实处,人民群众才会更多、更公平地享受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才会让广大人民感受到真实的“获得感”。

四、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意义

首先,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来检验改革中的具体措施是否正确和有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我们可以通过老百姓的真实反馈,来判断改革过程中的各项方针和政策的正确性,进而更好地发现和解决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质量上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其次,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来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前进的动力。让人民群众在拥有更多获得感的同时,不仅会共享改革的成果,获得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还会更加真切地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激发广大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四个全面”的伟大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4],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的执政理念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真实写照。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体人民的努力奋斗中,改革的成果将越来越多地为人民所共享,“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也必将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28.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5.

[4]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24.

(责任编辑郑艳凤)

作者简介:张航(1989—),女,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12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254(2016)02-0034-03

猜你喜欢
人民群众获得感
“行政不作为”现象探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
洛阳老城:群众“获得感”的党建元素
解读“四个全面”与执政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