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少白早期新闻思想

2016-12-17 03:49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关键词:早期

施 欣(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论陈少白早期新闻思想

施欣(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陈少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和著名报人,其早期新闻思想形成于日本留学及赴日避难时期。他认为:新闻纸是革命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具有广知识、增见闻和发展组织、开展论战等巨大社会作用与强大政治功能;创办新闻纸应学习报业发达的日本,以及大量翻译欧美报纸并积极引介到国内;办报要有明确的主旨、独特的版设、丰富的内容、先进的经管理念。

关键词:陈少白;早期;新闻思想;新闻纸;报刊实践

一、陈少白生平简介及早期新闻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陈少白(1869-1934),名白,字少白,原名闻韶,号夔石、葵石,旅日期间改(化)名陈璞、陈璧,从事革命活动和办报时化名服部次郎,广东新会外海(今属江门市江海区)人。据《门协氏绍介》一文记载:“陈白,字少白,粤东志士。年少气锐,盛说东亚策,言语明晰,议论风生,亦可谓一个奇男儿。愤世嫉俗,刚正不阿,通清各国话,兼能英语。”可见,陈少白是一位有为之士和“奇男儿”,有着禀赋聪颖、才思敏捷、博学强记、嫉恶如仇、敢言勇为的禀赋与个性。

陈少白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考入广州格致书院(后转香港西医书院)就读,其间与同在书院求学的孙中山结识,两人一见如故,并引为“同调”,遂结拜为兄弟。他们后又认识尤烈、杨鹤龄二人,四人志趣相同、惺惺相惜,成为亲密无间的革命同志,因立誓“驱除满人”、“恢复中华”,被清政府列为“四大寇”。在之后投身革命的岁月中,他和战友孙中山先生一起①,矢志不渝地为中国民主革命奔走呼号,为推翻满清、建立共和孜孜奋斗,成为我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先驱和著名报人。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陈少白参与并组织广州起义,失败后赴日本避难。在日期间,陈少白“始知世界大势,发生国家观念”,他的思维从传统保守(与当时传统的知识分子无异)发展到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易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同时,他接触到了日本的先进报业,近距离观察了日本的著名报刊,趁机考察了日本的新闻事业,深入思索新闻纸这一当时最先进、最有效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鼓动功能与舆论引导作用。

光绪二十五年(1900年),受孙中山委派,陈少白前往香港创办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第一份报纸——《中国日报》,并亲任社长兼总编辑。通过该报,大力宣传排满主义、积极阐释民族主义;批判和驳斥保皇派的反动退步、封闭保守论调;反对和鞭笞英美等国苛刻虐待华工的现象;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发展经济振兴实业、维护国权路权人权等。《中国日报》充满着民主、革命与救民、爱国的浓烈气息和进步思想,使之迅速成为兴中会及后来同盟会的理论宣传重要阵地,也成为组织党务军务等事务的指挥机构,是获取情报舆情的“耳目”和宣传革命的“喉舌”。

二、陈少白早期主要新闻思想

(一)新闻纸是革命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及实践中,陈少白逐渐认识到中国要想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和步入跨越发展的轨道,要想推翻腐朽没落的晚清王朝及其封建统治,要想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走出半殖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淖,要想让民主共和、科学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要想聚集民心、开启民智、改变民风,“非济以文字不可”②。陈少白认为,新闻纸是民主革命的前提和基础,“革命可以暂时无兵,但不可一时无报”[1]。考察中国近现代史和革命史,可以清楚地知道:革命成功固然需要武装力量和革命同志的流血牺牲、浴血奋战,但是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因而,陈少白反复强调,革命活动既要有有形的枪炮,也要有无形的“枪炮”;既要有有形的部队,也要有无形的“部队”——新闻纸。实际上,真枪实弹、真刀实枪作用的只是人的肉体,而新闻纸作用的是人的精神和思想;肉体的作用往往是瞬间和短暂的,而精神和思想的形成与演化,却是长期的和久远的。

由此可见,新闻纸因其作用于人的思想与内心而具有其他事物所不可替代的现实指导意义和革命促进作用,是强有力的革命工具。所以说,新闻纸在革命中起到不可或缺、须臾难离的关键作用:以笔为枪、以纸为剑、以新闻为大炮,通过创办大量属于自己的报纸,发表先进思想的文章,营造进步的舆论氛围,制造浩大的声势,发挥文字力量和新闻纸宣教的作用,使民众精神和士气为之一振,从而让社会的面貌和风气焕然一新。

新闻纸及其言论确实不容小觑,这一点也是当时革命同志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共识。创办属于革命党自己的新闻纸,是革命先驱者们共同的心愿。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日益发展,他们创办革命报纸的呼声日益高涨。孙中山认为,在革命初期多次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革命宣传未能深入人心,导致革命思想、求变图强的观念和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理念未能浸渍民众、入脑入心,没有得到普通百姓的支持与拥护。革命没有群众基础,当然难以成功。在创办自己党派报纸和报纸对于民主革命的重要性的认识上,陈少白与孙中山不谋而合。这两位亲密战友一致认为,要解决革命缺乏足够的宣传问题,弥补革命群众基础不牢的短板,在当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创办自己的报刊,发出自己的声音,拥有自己的舆论阵地,以此扩大声势,壮大力量,更好地宣传革命道理,发布革命消息,振奋革命精神,从而唤醒更多群众投身于革命。因此,在孙中山的委托下,在革命形势的高涨下,陈少白将其“新闻是革命的利器”的思想付诸行动,积极创办革命党自己的报纸。1899年秋,陈少白从日本购进先进的印刷机器、铅字设备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于1900年1月成功创办了兴中会及后来的同盟会的革命机关报《中国日报》③。陈少白自任社长和总编辑,聘请杨少欧、陈春生、冯自由等先后任主笔,洪孝元、陆伯周、杨肖欧、陈春生等人为助理主笔,邀请胡汉民、章炳麟等任特约撰述,并有郭鸿逵、周灵定等人做翻译,报社编辑人员均为一时之选,阵容强大,精英麇集,言论力量非同小可,被当时著名的《民报》赋予“中国革命提倡者之元祖”。

(二)新闻纸具有巨大的社会作用与政治功能

陈少白认为,新闻纸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能够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对增强人类社会的联系和交往、推进民主政治进程的深化、助力经济(工商业)的崛起,起着巨大和持续的推动作用。所以,应该充分发挥新闻纸的宣教功能。特别是在民众多处于愚昧盲荒之时,国家处于危难多事之秋,社会处于改革转型之期,新闻纸的功能与效果日益凸显。就如何发挥文字的力量和新闻纸的功用,陈少白亦有其独到见解。他深切论析到:“文字之道为何,则仿西人之新闻纸而行之也。万千百十家不等,其功力、权力,有不可以意测度者。”[2]他剀切指出,文字的力量巨大无穷,浸润民众、潜化思想、触及灵魂,若与当时最强势的大众媒介——新闻纸结合,则可使文字广泛传播,影响无远弗届,其能量更是难以预测。

此外,新闻纸还有监督政府、教导国民的职责,被西方誉为“第四权力”。陈少白不无钦羡地说:“成千上百家报馆,左右时局,纠弹贪腐,指导国民,监察政府,其功力、权力大到无法想象。”正因为新闻纸作为社会公器,舆论威力巨大,所以才必须慎之又慎,只有“如操觚得人”,才能“一言倡政柄之从,违定舆情之向背”[2],使其发挥好的向上的积极的作用,而不是走向反面,导致新闻纸被滥用错施或误入歧途。

陈少白深刻指出,西方欧美国家为什么得以强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新闻纸大量发行。一所报社就是一所学校,一份报纸就是一所大学,新闻纸在民众中产生了无与伦比的作用。西方的民众教化较早,思想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较高,唯其培育具有民主共和思想的大众,才能有民主共和国家的真正建立。中国要造就“新民”、培育新知,改造社会风气和民心士气,新闻纸是最好的思想宣传与言论宣扬的工具。它不仅仅可以面向知识分子,而且更能惠及不同阶层的人们,特别是能够教育、感化与影响普通民众、基层群众。所以,陈少白强调,要充分发挥报纸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互通有无、去塞求通、示范引领、去壅广知的功能,激发“其通上下之情,联内外之谊,增益民智,壮大国势,服用起居之微,言谈举止之细,无不可以为万众法”[3]的深层次的推动力。

(三)应学习日本创办新闻纸

日本和中国一样,在近代也遭受列强侵略,自“佩利叩关”以来,一直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亦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但不久,日本便觉醒了,举国同心,上下协力,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逐渐强大并走向对外扩张之路,这与该国重视新闻纸和教育不无关系。直到今天,日本人均阅报率和出版书籍数仍居世界前列,甚至还立法推动民众阅读[4],是名副其实的读书大国。富有政治敏感性和前瞻性的陈少白,对日本军阀势力和侵华思想怀有较高的警惕。他在列举战时日本新闻界加强对外宣传、营造利于本国对外扩张的舆论氛围的实例时,严肃地说到:“战事前后,日本之演说家、著述家及新闻家,笔秃舌乾…冀有以动衮衮者之听,其说散见于各省之新闻纸者,不少概见”[3]。日本新闻媒体竭力为其对外侵略摇唇鼓舌、大造舆论,为其挑起战争掩饰、狡辩的意图,可见一斑。

反观当时的中国,却如沉睡的雄狮,不能清醒。朝廷官恬武戏、士人醉生梦死、民众茫然无知,不知宰割之苦,不知沦丧之痛。就历史而言,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学生,但是他那种主动学习、及时更新的能力与精神,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例如,针对日本的办报理念与模式,陈少白主张应该善于借鉴,勇于“拿来”。他大声疾呼:“汉文新闻为今日尤要,倡而行之,挽时局之危,免前人之弊”。继而,他进一步建议,“今之所谓奇策者,印刷一汉字新闻,人使读之者,皆知同类之可资”,这样一来,“异族不可恃,小嫌不足较,大敌尤可防,旧习不可为,新法亟宜举。”④

(四)新闻纸具有广见闻、增见识的作用

当时的中国,芸芸众生甘于平庸、安于现状,对革命无动于衷,除了传统习惯和旧式思想的束缚外,大抵因为“惰生于无识,里人恋家不愿他适,见闻不出百里,书报又屏寓目,故知识日暗,去新文化之中心愈远;遇事则因陋就简,见难则冀幸苟免。财货当前,不暇作义利之辨,前程虽险,甘心为饮鸩之谋。”[3]现如今,由于报刊的出现与普及,如此蒙昧闭塞、孤陋寡闻的情况得到改善。对于革命报刊的大量出版,他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热切地说:“……杂志之设,虽嫌稍晚,而更不容缓矣。查吾族受祸之源,实不出‘骄惰’二字,骄惰之所从来,曾经一度富饶之故”[3]。

中国过去的辉煌与骄傲,反而成了现实的禁锢与妨碍,使人们容易习惯或沉湎于过去创造的辉煌,不能自拔。实际上,先进和落后是相对而言的,两者的角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循环日报》刊名的喻意那样:“天道循环,自强不息”、“弱即强之机,强即弱之渐,乃循环之道然”。晚近以来的大众普遍盲目自大、坐井观天,面对西方列强的先进与强大无动于衷,不肯觉悟,任人宰割。目睹中国蔽塞暗昧的现状,陈少白精辟比喻说:“夫医俗如医人,医术虽多,惟必先知其病根之所在,而后按药施术,庶其有瘳乎。”④陈少白认为,自己的言论以及意见就像良医治病一样,无异于开出一副副治疗中国种种弊端的良药;他希望自己犹如一位良医,针对愚昧无知的国人能够对症下药(有时甚至下猛药),以求振聋发聩、药到病除。事实上,陈少白兴办新闻纸、实现新闻理想,的确是拯救国家民族于危亡的一剂“良方”。

(五)应多翻译外文新闻纸

了解和学习欧美大国的成功之处、优势所在,最好的方法和途径就是阅读他们的“百科全书”——报纸。报纸是包罗万象、巨细毕露的大众传媒,是知识海洋和思想宝库,借助它可以了解和认识一个国家或地方的风土民情、国计民生、人文精神、科技成果、学术发展,等等。认真研读西方书报,可以真正了解欧美强国的先进思潮和最新动态,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陈少白就是广泛阅读西方书籍,才开拓了视野,深化了认识,进而见解深刻、眼光独到。他大量阅读西方政治、军事、法律、历史、物理、农学等著作,特别是《物种起源》和《法国革命史》,给了他诸多启发与教益,增加了见闻。另外,他还认为仅仅翻译一国新闻纸是远远不够的,“日文新闻,日人自读之,即有互相译印者,局面终小,未能宣达旨意”[3],因而要全面准确、丰富多样地反映和引入各国,特别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新闻纸。这一点,与“执舆论界牛耳”的梁启超先生不谋而合,“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子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5]。

(六)新闻纸具有组织和交流的作用

在革命时期,新闻纸不仅仅是一份报纸,其机构也不仅仅是一家新闻单位,它还是组织和领导革命的事实上的机关,起着结纳会党、联络同志、接纳饷械、指挥起义的枢要作用。其实,陈少白主持的《中国日报》不光是革命党的机关报,还成了海内外党人聚集商讨的联络中心和后勤部门。大家借此可以互通有无、共享信息、共商大事,《中国日报》成为革命同志沟通交流的桥梁与纽带。陈少白在这里接待、汇集和联络了许多革命义士。譬如,1900年孙中山等人在三洲田发动第二次起义,起义终因弹尽无援而失败,人员被迫解散,陈少白让起义同志进入《中国日报》报馆避难,发给钱财,安排避难。又如,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兴中会会员几乎瓦解,《中国日报》在关键时刻发挥了组织领导的核心作用,犹如有效的粘合剂,把零散的革命者凝聚到一起,“以悬一线未断之革命工作”(孙中山语)。

(七)新闻纸具有的舆论引导和论战作用

在陈少白的主持下,《中国日报》以犀利的笔调、睿智的思想、先进的观念、稳健的文笔,与顽固的保皇派进行公开论战(当时主要是和保皇派把持的《商报》论战),亲自撰写大量观点正确、论据充实、论证严密的文章,狠狠地批驳保皇观点,大力宣传革命思想与排满主义。该报深刻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阻碍历史前进的最大“绊脚石”。与此同时,对保皇复辟的丑恶面目进行了无情的鞭挞——他们走到了时代和历史的反面,从先进的知识分子蜕化为食古不化的保守分子,不过是历史上几个可笑的“跳梁小丑”罢了。论战推动了革命运动,壮大了革命力量,制造了革命声势,使得武装革命推翻清廷的理念深入人心,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八)新闻纸要坚持真实性、实用性、通俗性原则,主笔必须有较高的素质

陈少白认为:新闻纸宜注重实效性,“最妙每日一张,其效果较速”;时事新闻必须真实可信,以“确信”为前提,“时闻为见闻之门,惩感之鉴,故所采必博,所录必真”;新闻纸要通俗易懂,要迎合普通民众的阅读需求和阅读能力,“文字以词达理举,痛切盹成,不亢不卑,宜雅宜俗为主”。值得一提的是,他还认为,“主笔政者,也广心、有巨眼、而善属辞者”[6]。主笔是一份报纸的核心,是报纸的掌舵人。主笔高明,则一份新闻纸的文笔高、言论高、主旨高、思想高;反之,则亦相反。因此,新闻纸必须要有好的主笔,主笔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非超群绝伦者不得预其列”(王韬语)。

三、陈少白主要新闻业务及报刊实践思想

(一)新闻纸要有明确清楚的办刊主旨

陈少白认为,一份报纸必须有明确的主题和宗旨(即确定创办报纸的初衷和目的,明晰报纸面向和服务的读者群体)。他在创办《中国日报》时就确切地指出:“报主人见众人皆醉而欲醒之”、“因思风行朝野,感惑人心,莫如报纸。”[6]该报并不讳言其代表的是革命派的思想及言论,不忍见中国继续沉沦和民众继续迷梦,直接指出,报纸的使命与天职是唤醒民众、拯救中国。并且,在该刊第一期上(陈少白亲自撰写的文章中),陈少白再三强调,该报的旨归是“力倡救国保民、复兴中国”。之后,“敦煌韬晦子”(即陈少白笔名)在其《中国报序》中郑重声明:“本报宗旨,大抵以开中国人之风气识力,祛中国人之萎靡颓唐,增中国人奋兴之热心,破中国人拘泥之旧习,而欲使中国维新之机勃然以兴莫之能御也”。显然,陈少白怀着新民救民、强国强种的愿景,确实“故欲藉此一报大声疾呼、发聋振聩,俾中国人尽知中国之可兴,而闻鸡起舞、奋发有为也。”[6]

(二)新闻纸要有别具特色的版面设计

1.引进日本分栏排版。陈少白因考察过日报新闻事业,所以他主动吸取日本报纸的优点,将报纸改为短行横排,每个版面均分为六横栏,每行缩短为十五个字,一改版式编排沿袭中国传统书写的老习惯(从右到左直排,一行字从报端排到报尾,导致文章冗长不便于读者阅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轻松“悦读”,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与认可,也引起香港、广州,甚至上海的报纸竞相仿效,使中国的报纸走出幼稚初创阶段,从简单模仿学习西方报纸的模式与规格,转向自我创新与推陈出新。

2.开设副刊栏目。陈少白创办的《中国旬报》附有“鼓吹录”(起初叫《杂俎》),用来讽刺昏庸腐朽的清朝官吏,专门刊载歌谣、杂记、掌故、打油诗等轻松诙谐、活泼浅白的文字,与新闻、评论等严肃文字形成补充,亦庄亦谐,亦严亦哂,以文艺的形式生动有效地宣传革命,增加报纸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吸引了大量读者,受到读者喜爱,开创了中国革命报纸创设文艺副刊栏目的先河。

(三)新闻纸要有丰富多彩的实质内容

一份报刊要想站稳脚跟、茁壮成长,必须立足长远、高瞻远瞩,必须以内容为王、思想为胜。陈少白强调,报刊必须要有实际内容和实实在在的新闻与言论,这样才能丰满动人,才能做到以质取胜。他创办的新闻纸,“纸内大概为论说、时报、考据、理学、史传、词藻、诗迷、告白等类,著名言党论,美不胜收”[7]。在具体办报过程中,陈少白策应革命形势的变化与发展,使报纸在内容上丰富多彩、不拘一格,论说上大胆评论、言论放开,使之成为带有浓厚政治意识的革命“喉舌”。

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多方揭露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丧权辱国,对卖国腐朽的清朝极尽鞭挞斥责之能事,引起人民对其不满与厌恶,以期最终抛弃这艘行将就木的破船。二是旗帜鲜明地倡言革命、宣达主义、追求民主,鼓吹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主共和政府与国体,倡导全社会起来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封建专制、反对虐待妇女,呼吁“救国保民”、“复兴中国”。三是大力刊载革命党人起义的文告和消息,大量报道惠州、广州、北京、杭州、上海等地革命党人的反清暗杀或起义活动,详细报道海外华人(包括留日学生)风起云涌的革命情况,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革命文章,从而获得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和爱国人士的赞许与支持。例如,《民主主义与中国革命之前途》一文,便引起了当时的广泛讨论,影响甚深、波及甚广。四是不遗余力地批驳保皇派的错误观点与各种舛误,以积极进步的姿态和保皇派(以康有为为首)进行公开论战,反复重申民主革命适合时势、符合潮流、顺应民心,推翻清政府才是走向民主共和、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诸多言论皆用客观事实说话,用严密逻辑论证,理直气壮地批倒对方,获得较好的宣传效果。

(四)新闻纸要有正确先进的经管理念

作为革命基地和舆论阵地的新闻纸,承载了推动民主革命的光荣使命[8]。陈少白作为革命机关报《中国日报》的掌门人,不仅要会办报,还要擅长经营报业、维系报馆、组织报人;不仅要会宣传革命思想,使之成为起义的策源地,而且还要具备先进的近代报业管理理念,要懂得近代企业经营之道。在使报刊占领报业市场和拥有革命读者的同时,还要让报刊真正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和言论的大本营。

在具体办报操作中,陈少白对新闻纸经营管理的措施概括如下:第一,利用报社组织和策划好革命党重大军事行动,在讲究政治目标、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也不忘搞好发行和广告,注重营业、实现盈利。第二,安排处置好兴中会及后来的同盟会的内部事务、人事安排、经费使用、善款筹集等工作,将报社内部事务管理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第三,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并以雷厉风行的态度推行,他本人带头执行,对员工进行考核,狠抓管理,精细办报,坚决杜绝报社自由散漫的作风,坚决制止其他报社那种各自为政的通弊,将报社的经营管理纳入企业化、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

四、小结

陈少白,是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挚友与革命助手,在组织反清起义、积极宣传革命、创建革命报刊以及大力兴办实业中颇有建树。他所创建和主持的革命党机关报——《中国日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继维新运动办报高潮之后的又一次兴办报刊浪潮的起点,奠定了他国民党“一代报人”的报史地位。既然人有先知和后知之分,那么先知先觉者有责任与义务去启蒙、教化后知后觉者,而先知先觉的社会精英们,在他们那个时代的先进思想和进步理念,总是值得纪念、敬佩和体悟的。揆诸陈少白的早期报务活动、新闻实践以及报刊编辑思想,直至今日,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启示着后来的新闻工作者。“先正典型惟此老,中山三友独斯人”⑤、“天民之先觉者”⑥,是对陈少白这位国民革命先驱、民主革命报业第一人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质的真实写照,亦是对其一生恰如其分的概括与总结。

①他与孙中山推心置腹、情同手足,被孙中山视为左臂右膀、股肱之人,成为其最为倚重的革命战友之一。

②广东省新会区政府政务信息网.新会历史人物专栏·陈少白[N/OL].(2012-09-26)http://www.xinhui.gov.cn/ zl/xhlsrwzl/syrwmc/201210/t20121009_33799.html。

③该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真正意义上创办并出版的第一份机关报,报名取“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之义。

④陈少白.东亚联合要旨[J].东亚学会杂志(日本出版,第1编),1897(1)。

⑤国民党元老居正的赠诗。

⑥逝世时人们给他的挽联。

参考文献:

[1]张晋.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辛亥先贤南粤身影·陈少白[N].深圳特区报,2011-04-21(A12).

[2]庄向阳.陈少白:中国民主革命报业第一人[N].晶报.2008-06-26:(A16-17).

[3]陈占勤.陈少白年谱·东亚的联合[M].广州: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9:附录.

[4]林夕.日本立法倡导全民读书[N].生命时报,2013-09-27(5).

[5]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序例[M]//温克勤.中国伦理思想简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386.

[6]陈占勤.陈少白年谱·外海杂志发刊词[M].广州: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9:附录.

[7]陈少白.陈少白自述[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23.

[8]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84.

(责任编辑陈佳琳)

On Early Thoughts of Chen Shao-bai on News

SHI Xin
(College of News Transmission,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Abstract:As a pioneer of democratic revolution in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and a famous newspaperman, Chen Shao-bai formed his thoughts on news during his stay in Japan for study and for taking a refugee. He holds the thoughts that newspaper is an indispensable power for revolution in that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larging knowledge, developing party organizations, conducting debate, etc. Newspapermen should learn from Japan, a developed country, and from newspapers in European countries by translating their newspaper reports. To do a business of newspaper,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clear purpose, unique design of columns, rich content and advanced technique in management.

Key words:Chen Shao-bai;early period; thoughts on news; newspaper; practical operation of newspapers

作者简介:施欣(1984—),男,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历史文化)学院14级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国近现代新闻传播史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子课题“新闻伦理思想史”、“新闻学术思想史”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ZD154)

收稿日期:2015-09-03

中图分类号:G2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254(2016)02-0124-06

猜你喜欢
早期
儿内科门急诊患儿肠套叠189例临床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早期应用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胰腺炎临床观察
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对比观察
防控胃癌,从“早期”做起
异位妊娠早期超声诊断的表现及漏诊因素研究
早期应用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