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建筑物防雷跟踪检测合理布局问题的探讨

2016-12-17 02:27尹正旺王小飞汪姿荷
现代建筑电气 2016年11期
关键词:低层框架结构新建

尹正旺, 王小飞, 汪姿荷

(1.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4;2.湖北省防雷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4)



新建建筑物防雷跟踪检测合理布局问题的探讨

尹正旺1, 王小飞2, 汪姿荷2

(1.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4;2.湖北省防雷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4)

探讨了新建建筑物防雷跟踪检测的合理布局问题。提出依据新建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进行合理的跟踪检测布局,按照地网建设、中间层、封顶和竣工验收四个阶段进行3~4次的跟踪检测,减少了现行程序的工作量,为建设施工提供良好精准的技术服务,保障新建建筑物的防雷安全。

新建建筑物; 建筑结构形式; 防雷跟踪检测; 检测频次

0 引 言

目前,大多数防雷中心现行的业务流程都要求防雷跟踪检测,在桩基础、地梁、承台、楼层板筋柱筋的绑扎、均压环的敷设、幕墙骨架的预留与安装、楼顶接闪带接闪网格敷设、安装大楼冷却塔等屋面设备、低压配电线路和信息机房设备安装等阶段都要求检测人员到现场检测确认。城市高层建筑大多都有几十甚至上百根桩基础(桩基最终形成整板基础,楼层施工工艺大致相同),如果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进行[1],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而且也给建设施工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应当在其建筑施工阶段进行多少次跟踪检测比较合理,目前尚无明确的规定要求[2]。

本文依据标准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对新建建筑物防雷跟踪检测合理布局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1 新建建筑物结构形式

结合我国当前建筑结构形式和防雷要求的不同,大致将新建建筑物分为以下几类建筑物。

(1) 框架结构低层建筑物,一般为建筑层数在11层以下的框架结构建筑物。

(2) 框架结构高层建筑物,一般为建筑层数在12层以上的框架结构建筑物。

(3) 金属结构建筑物,多为低层建筑,主要为工厂生产厂房或仓库,也有少量超高层建筑物需采取金属结构。

(4) 砌体结构低层建筑物,如砖混结构建筑等,该类建筑物的建筑层次一般较低,多在7层以下。现在的城市建设中已不多采用,但在中小城镇和农村的建筑中大量存在。

(5) 特殊类型建筑物,例如大桥、金属棚罩、人工景观建筑等。

2 新建建筑物防雷跟踪检测的合理布局

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跟踪检测应当符合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原则,既有利于相关单位进行工程监督,又能促使建设方和施工方正确把握各个建筑阶段,严格执行其防雷设计方案,同时又避免检测过于频繁,造成人力和资源上的浪费。依据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形式,来探讨跟踪检测频次。

(1) 框架结构建筑物,其建设阶段一般分为桩基、地网铺设、承台建设、中间层、封顶、竣工等阶段。依据防雷技术标准,划分为桩基、地网铺设、承台建设三个阶段,可以合并称为地网建设阶段,该阶段宜安排1次跟踪检测[3-5]。现代建筑多采用整板基础作为自然接地体,其阻值通常远低于防雷要求,因此该项工作适宜于承台建设完成后进行,此时地网阻值(接地体的阻值)基本确定,如果不符合要求,可以及时整改,以免造成日后重复开挖的困扰。若在桩基完成阶段进行跟踪检测,各单体桩基的接地电阻值会存在较大差异,并且阻值大多难以满足设计要求,以后还是要进行相互连接,形成承台,进而形成整板基础,来满足建筑的工程和防雷的需求。因此,单根基础的检测结果并无太多实际意义。

① 4层以下低层框架结构建筑物,在其竣工之后进行1次竣工检测,即可满足工作要求。

② 5~11层低层框架结构建筑物,在其封顶阶段进行1次跟踪检测,确认引下线的引出点的布设位置、材料规格及尺寸,同时对其楼顶接闪器和设备安装提出具体要求。在其竣工之后,再进行1次竣工检测,即可满足工作要求。

③ 12层以上高层框架结构建筑物,通常分为高层、超高层(高度大于100 m)建筑物,在其中间层建设阶段,可依据其防雷分类、层数和高度等情况进行1~3次跟踪检测,此阶段着重对其侧击雷的防护措施进行检测,如均压环、钢构、幕墙、金属窗户、围栏等的敷设和预留地排等情况进行跟踪和记录;在其封顶阶段进行1次跟踪检测,在其竣工完成之后再进行1次竣工检测,即可满足工作要求。

(2) 金属结构建筑物,可在其金属结构主体建筑完成之后进行1次跟踪检测,在其竣工之后再进行1次竣工检测,即可满足工作要求。

(3) 砌体结构低层建筑物,其建筑防雷一般多采用暗装引下线,并且每根引下线多采用独立接地形式。该类建筑物一般高度较低,可在其建设竣工之后进行1次竣工检测,即可满足工作要求。

所有类型的新建建筑物的防雷竣工检测如存在金属幕墙,宜对其金属幕墙的金属龙骨、金属外皮(如常见的铝扣板)进行一次验收检测,如某些验收项目未能达到防雷设计要求,可在其工程整改完成之后追加1次补充检测[6]。

新建建筑物防雷跟踪检测的合理频次如表1所示。

表1 新建建筑物防雷跟踪检测的合理频次

建筑物类型地网建设中间层封顶金属主体结构完成竣工补充框架结构低层100~1无10~1框架结构高层10~31无10~1金属结构无无0110~1砌体结构低层无00无10~1

特殊类型新建建筑物,如大桥、金属罩棚、人工景观建筑等建筑物,可依据其类型相近于上述某种建筑物,而参照相近的建筑物类型进行防雷跟踪检测的布局。

3 结 语

本文探讨了新建建筑物防雷跟踪检测的合理布局,提出应当依据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形式而确定,在必要的建筑阶段进行必要的跟踪检查,做到精准防雷技术服务。同时强调合理的跟踪检测布局的检测频次也应与建筑物防雷等级存在相关性。防雷等级高的建筑物,跟踪检测的次数应适当增加。

[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S].

[2] 王学良,刘学春.防雷装置检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

[3] 梅卫群,江燕如.建筑防雷工程与设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4] 杨成山,朱新健.浅析新建高层建筑物防雷跟踪检测要点[J].青海科技,2011(6):62-65.

[5] 陈富祥.浅析建筑物防雷措施[J].广西城镇建设,2008(3):65-67.

[6] 胡进平,闵利平.谈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跟踪检测[J].贵州气象,2008,32(5):43.

Discussion about Reasonable Detection Frequency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Tracking Detection in New Building

YIN Zhengwang1, WANG Xiaofei2, WANG Zihe2

(1.Hubei Weather Service Center, Wuhan 430074, China;2.Hubei Lightning Protection Centre, Wuhan 430074,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asonable detection frequency problem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tracking detection in new building.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reasonable detection frequency is confirmed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type of new building. 3~4 tracking detection frequency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are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four stages of grounding grid construction,interlayer,capping,and completed acceptance,which reduces the workload of existing procedure and provides the precise technical services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in order to insure the lightning prot ection security of new building.

new building; building structure type; lightning protection tracking detection; detection frequency

尹正旺(1962—),男,高级工程师,从事雷电防护技术与应用方面的工作。

TU 856

B

1674-8417(2016)11-0017-03

10.16618/j.cnki.1674-8417.2016.11.005

2016-10-09

王小飞(1987—),男,工程师,从事雷电防护与防雷检测方面的工作。

汪姿荷(1991—),女,从事雷电防护技术和雷击风险评估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低层框架结构新建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南海夏季风垂直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问题和对策
无黏结预应力框架结构的拆改加固设计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简述
曹新建水彩画作品欣赏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关于低层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的要点及控制措施探讨探索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住宅楼层影响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