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流行语及其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

2016-12-17 23:00韩雨健姜聪
人间 2016年31期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现代汉语特征

韩雨健++姜聪

摘要:网络流行语在丰富汉语形式和内容的同时,不仅对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汉语的规范产生了影响和冲击,导致现代汉语的使用和传播出现了不规范的现象。通过运用实例分析法、推因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可以对网络流行语的概念、生成及传播机制进行分析,从表现形式、存在时长和亚文化三个方面研究网络流行语的特征,从正反两个方面探讨网络流行语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特征;现代汉语;发展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239-01

一、网络流行语的生成

(一)伴随着网络热点事件而形成。“屌丝”一词在今天的语境中主要是对境遇不看者的蔑称或者一些底层弱势群体的自嘲。但是,“屌丝”这个词的产生和演变,可谓经过了百转千回,其当前的意义和最初的意义出现了天壤之别。

“屌丝”一词的产生,与前中国国家足球队队员李毅密切相关。2005年左右的时候,网络上出现了一篇名为《李毅大帝本纪》的文言文,由此聚拢了一大批批评李毅和力挺李毅的群体。这群力挺李毅的群体自称“帝丝(即李毅大帝的粉丝)”,之后,这个名词经历了“帝丝——D丝——吊丝——屌丝”的演变,最终确立“屌丝”这个最终形态。而且,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屌丝”这个词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其本来的中性含义演变成了一种带有明显的情绪表达的语汇。

(二)从汉语或者外来语发展而来。今天,很多人在表达不满或者惊奇等情绪的时候,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吐出“我靠(卧槽、我擦)”这个词语。“我靠”作为网络流行语,目前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甚至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禅。

关于“我靠”这个网络流行语的形成,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统一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我靠”的流行与周星驰主演的著名后现代主义电影《大话西游》有密切关系,因为其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我靠,I服了U”。但是,关于周星驰电影中“我靠”的源头,学界并没有明确的说法。在美国英语中,有一个“walker”的词汇,其主要用于表示“不会吧”等出乎意料的情绪,其发音与“我靠”十分接近,因此无论是周氏电影台词的来源还是“我靠”这个词语的流行,很有可能与这个单词有关。

二、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语汇。网络流行语具有极强的创新性,而且都是在较短时间内的创新,而这在传统语言却是不具备的。网络流行语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性。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它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得网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张扬自己的个性,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广阔空间。

大量的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也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如“菜鸟”,从字面意思上理解,菜鸟应该指一种吃菜的鸟,可是在网络中,菜鸟有新的含义,菜鸟指在刚加入某一领域,对这一领域知之甚少或者完全不懂的人。

2.创新了汉语的表达方式。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中,既沿袭了传统古汉语的一些语法规范,而且也吸收了一些西方语言的结构特点,由此形成了现代汉语的结构规范和表达方式。但是,网络语言往往无视这种语言环境,而是以一种新的结构来取代,这就使得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有所创新。

3.增强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在网络时代,随着人们主观认识的发展,为了表达的需要,一些旧词,其意义也跟着发生了变化,比如“恐龙”(表达一种厌恶的情绪)。“恐龙”原来特指史前大型动物,而在网络流行语中则代指相貌丑陋的女性,或者取得是“二者都让人避而远之”的意义。此类词汇较为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和心理,而且在意义上也比较容易理解,所以容易被普通大众所接受,从而在较广的范围内传播和流行,成为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汉语发展的证明。

(二)消极影响。

1.破坏了汉语的语法规范。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一个发展丰富的过程,汉语言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国际交流日渐频繁,汉语言在网络上出现了新的形式、词汇以及新的语法结构,它们有的是符合发展顾虑的,有的则不然,是对语言发展规律的破坏,往往导致语言功能的混乱。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交际要求信息的高速度、高效率以及高度准确。因此,这些不符合语言规律的网络流行语,必然会给人们的交际带来影响,从而使得高速度、高效率以及高度准确的交流目的无法达成。

2.冲击了构词造句的严谨性。网络流行语运用规则的失范,主要体现为部分词语的畸形变异和违背传统语法。网络流行语中一些词语发生了语音畸变,如“变态(BT)”等。这样的词汇不仅增加了信息阅读和理解的难度,而且有辱骂性质的字眼还会形成信息污染,造成对网络资源的浪费。也有一些词语违背了传统语言,包括字母或者词语任意充当其他词性的词,比如“K他”(K充当动词);离奇的修辞方式,如“严重同意”“严重支持”“巨难看”(是一种加强程度的情绪化表达)等;破坏拼音规则等,如“表脸”(用拼音bu和yao,连读成为biao)等。这些网路词汇违反了现代汉语正常的语法规则和构词规律吗,是对现代汉语纯洁性的破坏。

3.制约了语义理解的精准性。很多网络流行语,由于语义指向模糊、语言形式错综复杂、语法上随意性很强,导致现实世界中的大众对于网络流行语理解难度增大,即使是一些经常上网的人,对于一些新生的网络流行语也是云里雾里,这就影响了交际的准确性,从而影响到整个交际的效果。

三、结论

作为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者,网民应该理性使用流行语,将其控制在一定的领域内,不可滥用,也不可跟风,人云亦云,应该当使用文明流行语,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网络管理、教育等部门应当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态度,对一切有益的网络流行词语发扬和借鉴,对网络流行语中“糟粕”,通过一定的方式疏导和控制,达到净化网络流行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宁珊珊.亚文化视域下的中国网络流行语研究[D].吉首大学,2013-05-01

[2]王燕.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与引导研究——基于青年亚文化的视角[D].湖北工业大学,2013-06-01

[3]曲瑞珠.网络流行语传播的社会心理动因及社会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 2012-04-20

作者简介:

韩雨健(1993-),男,汉族,山东烟台人,本科毕业。

姜聪(1993-),男,汉族,山东威海人,本科毕业。

猜你喜欢
网络流行语现代汉语特征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抓住特征巧观察
网络流行语言的变迁及其特点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