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诗的江南

2016-12-17 08:31向杨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6年9期
关键词:石板桥吴侬巷陌

向杨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词总能将我的思绪牵往那神秘如画卷的地方。

一个七月的早晨,我怀揣着一个关于江南馥郁的梦,带上一颗旅行的心,来到了江南水乡……

烟雨蒙蒙,杨柳依依,掩映着片片静房黛瓦;点点碎阳,袅袅炊烟,呼唤着晚归的乌蓬船;河畔的那条青石板路,悠悠地通向远处那座高高的石拱桥。船悠悠地在桥下穿行,人轻轻地在桥上行走,一如在画中。

我穿行在这青瓦白墙之间,徜徉在小桥流水之间,不由得想起了“江南水乡展旖旎,屋衍风铃声悦耳,小桥蕴涵古城貌,青石幽雅怡心矣”这首诗。世间忽地变得清丽、润滑、透亮,因这目及的一切,心境也缓缓地潜入万籁无声之河。

江南的水流入了越师侠的“无共水,水远与天连”。江南的水保持了江南的那份清秀,不张狂也不浮躁,完全是小家碧玉的样子,说话是小启朱唇,走路是金莲晃动。后来河水在入海的时候显得开阔起来,小家碧玉也逐渐成了风姿绰约的妇人,举手投足间将风韵流传,流水就这样将一抹姿色表现出来,不卑不亢,没有故作姿态也没有故意卖弄,这是整个江南的性格。

站在石板桥上,迷迷蒙蒙的天空,如烟如雾似梦似幻的雨丝,湿漉漉的青石板。木雕栏杆内,明眸皓齿的少女操一口吴侬软语,美目盼兮,巧笑倩兮,轻弹琵琶,歌声婉转。“行到水穷,坐看云起,望春风又绿,杨柳依依。醉月迷花,深闺梦里,看春风乍起,池水凄凄。”悠扬乐声融于这江南雨中,让我沉醉。

桥栏上凿了一些兰花,纤细的叶脉被时间冲刷得略显粗糙,原本威风凛凛的石狮子也缺了不少往日的神气。然而桥面上的块块石板仍很坚硬,流年没有抹去它们的身影。于是它们就与兰花、石狮在一起,守在这座桥上,看着河水不含昼夜地流过;看着身旁的老树一年一年长出新叶,又渐渐枯黄;看着每一个走上桥畔,凝望桥下流水的人。

走下石板桥,穿过水乡来到小巷之中。小巷的围墙不高,上有斑驳的苔痕,挂着一串串不知名的花草,像古朴的屏风。墙里人家的后院,修竹森森。小巷曲折回环,前面好像已经不通了,可走过去依然是巷陌深深,更显幽静。行走于此,我不由想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走过几家墙院,门都紧闭着,偶然出现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正如戴望舒在《雨巷》中写道:“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这里,小桥流水,古镇小城,田园巷陌,如诗如画;这里,吴侬细语,江南丝竹,别有韵味。

它,是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不,它是一本飘逸恬静的诗集。

在江南水乡旅行,穿行于小桥巷陌之间,如同带着一本精美诗集,一路阅读美丽。

(导师:许 凤)

猜你喜欢
石板桥吴侬巷陌
行走
遗落在石板桥上
巷陌文学社:心约巷陌,书海扬帆
桥的变迁
吴侬软语何处觅
南方
离不开吴侬软语
Hangzhou by Moonlight
“名医”进驻寻常巷陌
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