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16-12-20 19:13张雪丽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学体系职业能力电子商务

张雪丽

摘 要本文首先指出了目前十分红火的电子商务行业却严重缺乏电子商务人才的矛盾现象,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尤其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思路,从课程标准、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电子商务新教学体系。

【关键词】电子商务;职业能力;教学体系

1 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行业却面临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2015年中国线上零售渗透率在2014年创下历史新高,达到 11%,总价值约2.9万亿人民币,预计这一数字在2020年将分别达到22%及10万亿人民币。预计在2020年达到80%。2015年仅“双十一”单天天猫销售额就达到912亿元,可见,电子商务模式取代传统商业模式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正是由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加大,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高校纷纷开始加大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力量。到2015年为止,全国共有1267所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每年的专业毕业生将近20万人,但是根据统计,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专业对口率都不高,这种情况在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中显得更加突出。这说明我国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并不能满足现在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职业岗位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可能也与现实情况严重脱节,这些原因造成了目前电子商务行业人才匮乏的现状。所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需要重新构建教学体系,具体包括修改课程标准、改善教学方法、调整课程设置。从而使得高职院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可以符合目前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岗位要求,成为真正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2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高职特色的教学体系

目前我国开始的电子商务专业的高职院校大概有500多所,但是当中绝大部分专业体系构建都是以本科教学体系为基础,然后进行一些不痛不痒的修改,其修改内容无非就是降低一些课程的难度,增加一些实训课课时,而课程标准、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与本科相比基本是换汤不换药,而问题是我国目前本科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效果也是不理想的,而高职院校照搬本科教学体系再加上整体素质本就不如本科院校的生源,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我认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体现出高职特色,也就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教学体系因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进行构建,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电子商务行业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而不是理论研究者。所以我们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标准、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要以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要求,突出高职实践性教育的特点,使得学生通过学习电子商务专业可以成为真正的电子商务行业所需求的人才。

2.2 专业定位不准确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一般被归为财经大类,专业一般被放在经济管理院系,专业师资主要以管理类师资为主,但是电子商务专业应该是一个以技术为基础再与商务进行融合的专业,像网页制作、代码编程、美工设计这些技术课程应该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程,而这些课程在管理类为主的院系是非常缺乏师资条件的,一般的解决办法就是从其他院系请老师来授课或者是直接聘请外聘教师。但是其他院系的教师一般并没有电子商务的理念,只是单纯的讲技术,电子与商务没有有效的融合,学生就会缺乏将电子与商务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而外聘教师因为没有约束,其上课质量很难稳定保证。所以我们应该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重新定位,正确处理电子与商务的关系,这样培养的学生才是既懂技术又懂商务的专业人才。

2.3 实训教学手段单一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尤其是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平台更是电商行业的标杆,也由于“淘宝网”们的过于成功,使得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训教学建设基本都是围绕淘宝、京东等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开展,很多院校的实训教学内容单一重复,无非就是淘宝开店、电商客服等类型,而对其他种类的电商实训却涉足很少,所以很多毕业生最后只掌握了淘宝开店这一项专业技能,而对于其他像网站建设、电商平台维护、支付安全等电商基础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够理想,其结果就是专业毕业生技能单一,无法满足电商企业的岗位要求。

3 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思路

3.1 明确“电子”与“商务”的关系

在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初期,曾经有过“电子”与“商务”哪个比较重要的争论,随着专业的发展,我们基本明确了电子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而商务是专业的本质,但是正是因为商务是本质,所以在目前的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重商务、轻技术”的现象是比较严重的,教研室的主要教师都是财经类、管理类的的教师,比较注重商务谈判、网络营销等商务类课程的建设,而像网站设计、C语言等技术类课程往往都交给外聘教师,而且技术类课程开设数量较少,学生缺乏技术功底,电子商务技能薄弱,缺乏竞争力,无法满足职业要求。所以我们应该重新明确“电子”与“商务”的关系。我们不否认电子商务专业的本质是商务,但是没有“电子基础”的商务能力是无法发挥效应的。

3.2 专业课程设置遵循电子是基础,商务是本质的原则。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还是把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阶段教学模式,我们应该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先电子后商务的思路重新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进行设置。对于三年制高职来说,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第一年,应该学习的课程应该以技术类课程为主,第二年安排商务类课程,等到最后一学期,着重开设培养学生把技术与商务的融合应用能力。具体课表见表1,第一学期学习网站制作和图像处理,这两个技能是电子商务技能的基础,包括第二个学期,都几乎没有安排商务类课程,这个时

间正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打基础的时候,然后第二年开始才开设市场营销等商务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商务能力,最后学期开设网店装修、网络编辑等实际的电子商务项目课程培养学生岗位就业能力。

作者单位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江西省南昌市 330000

猜你喜欢
教学体系职业能力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