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S 2002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风险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6-12-21 01:31李艳刘元元冯莉霞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16期
关键词:白蛋白直肠癌筛查

李艳 刘元元 冯莉霞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 300060)



NRS 2002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风险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艳 刘元元 冯莉霞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 300060)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在结直肠癌化疗期间营养风险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NRS 2002对100例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进行营养筛查,测定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化疗3、6、9期后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等营养指标的变化,与无营养不良风险者比较。并以前白蛋白和白蛋白作为标准,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100例患者分为存在营养风险组(≥3分)16例,无营养风险组(<3分)84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6% 。NRS 2002评分≥3分患者经过3、6、9周期化疗之后,BMI、PA、ALB等营养指标是逐渐下降的(P<0.05);而评分<3分患者经过3、6、9周期化疗之后,BMI、PA、ALB等营养指标的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前白蛋白为标准,NRS 2002的敏感性为96.6%,特异性为83.3%,准确性为95%;以白蛋白为标准,NRS 2002的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56.2%,准确性为89%。结论 NRS 2002在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以及敏感性,在化疗期间患者存在着较高的营养风险,应及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发现存在营养不良或潜在营养不良患者,积极给予正确的护理和营养支持。

结直肠癌; 营养筛查; NRS 2002; 化疗

Colonrectal cancer;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NRS 2002; Chemotherapy

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连续居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3位和第5位,严重威胁居民健康[1]。由于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确诊,大部分已是中晚期,甚至失去手术机会,对于不能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主要治疗手段为化疗[2],化疗药物干扰机体细胞代谢、产生毒素以及恶心、呕吐、味觉改变,可导致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增加[3],营养状况不佳使得患者更易发生化疗不良反应,严重的化疗不良反应则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化疗期间给予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而且营养评估是营养支持的重要参数。 NRS 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是基于住院患者推出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是中国肠外肠内营养协会推荐用表,已广泛用于住院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笔者运用此量表对我院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9月我院消化肿瘤内科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5人,女45人,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58.60±8.89)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下54人,高中22人,高中以上24人。纳入标准:(1)病理诊断明确的结直肠癌患者。(2)≥18岁。(3)KPS评分>60分,经临床评估拟行化疗的患者。(4)意识清楚,具有语言交流的能力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1)术后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2)精神疾患,有认知障碍的患者。(3)患有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甲亢等的患者。

1.2 方法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问卷并调查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文化程度、居住地、KPS评分等。在患者进行第3、6、9周期化疗第1天,由一名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考核的护士连续对患者进行测量与记录,要求患者晨起空腹,排空大小便,着病号服在同一体重秤上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BMI。中华医学会BMI的评定标准为:BMI<18.5为营养不良[5]。

1.3 评价指标 (1)实验室指标:在化疗前1天,遵医嘱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血测定患者的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淋巴细胞计数(TLC),以PA<180 mg/L为营养不良,ALB<35 g/L为营养不良。(2)营养筛查工具:患者入院时采用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其内容包括人体学测量、近期体质量变化、膳食摄入情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4个方面。NRS 2002总评分=营养状况评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年龄>70岁者加1分),总分0~7分。总评分≥3分者说明存在营养风险,需给予营养支持。NRS 2002已广泛用于外科手术、血液透析、门诊和住院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

2 结果

2.1 NRS 2002评分结果 按NRS 2002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存在营养风险组,NRS 2002评分≥3分,共16例;不存在营养风险组,NRS 2002评分<3分,共84例。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16%。

2.2 存在营养风险组和不存在营养风险组在化疗3、6、9周期后营养指标的变化 见表1和表2。

表1 存在营养风险组在化疗后营养指标的变化±s)

表2 不存在营养风险组在化疗后营养指标的变化±s)

2.3 以白蛋白和前白蛋白为标准评价NRS 2002评分结果 (1)前白蛋白<180 mg/L时,NRS≥3分85例,NRS<3分3例。前白蛋白≥180 mg/L时,NRS≥3分2例,NRS<3分10例。以前白蛋白为标准,NRS 2002的敏感性为96.6%,特异性为83.3%,准确性为95%。(2)白蛋白<35 g/L时,NRS≥3分80例,NRS<3分4例。白蛋白≥35 g/L时,NRS≥3分7例,NRS<3分9例。以白蛋白为标准,NRS 2002的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56.2%,准确性为89%。

3 讨论

据文献[6]报道,40%~80%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约30%的结直肠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7]。而患者的营养状况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化疗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等密切相关[8-10]。化疗期间给予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减轻化疗反应,从而提高生活质量。NRS 2002是一个动态的营养评估工具[11],在2006年,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分会将“目前推荐使用的NRS 2002”作为A 证据推荐[12]。本研究使用NRS 2002对100例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进行研究,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为16%,需立刻进行营养支持,潜在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为84%,应该给予健康教育,予以重视,并每周复查。与张菊平[13]的研究结果有着相似之处。

本研究还采用了以前白蛋白和白蛋白为标准评价NRS 2002的适用性,结果显示NRS 2002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适合用于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且以前白蛋白为标准评价NRS 2002的准确度和灵敏度要高于以白蛋白为标准。这可能是因为血清前白蛋白具有短半衰期和高色氨酸含量的特点[14]。营养不良早期,血清白蛋白在血清中浓度即明显下降,而且血清前白蛋白在人体内含量少,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其血清含量的改变比血白蛋白更能敏感快速地反映肝功能受损、营养不良、恶性肿瘤、急性炎症等[15]。

NRS 2002操作简单,患者易于配合,具有较高的临床可操作性。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护士的培训,使每一名护士掌握这项操作,可以及时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并通过个体化的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及早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进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陈万青,张思维,郑荣寿,等.中国2009年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3,22(1):2-12.

[2] 岳亚丽,郑坚,朱莹杰.晚期结直肠癌全身治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5):1701-1703.

[3] 焦薇,杨丽华,沈玉美.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分析[J].解放军护理志,2004,21(3):39-40.

[4] Tong H,Isenring E,Yates P.The prevalence of nutrition impact symptom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quality of life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medical oncology patients[J].Supp Care Cancer,2009,12(1):83-90.

[5] 杨霞,曹为,翁晨曦,等.四种卧位局部压力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19(26):7.

[6] 李卡,黄明君,吴凡的,等.结直肠癌患者营养风险筛查评估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11):2035-3036.

[7] 严仲瑜,万远廉.消化道肿瘤外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6.

[8] 路潜,赵明.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状况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4C):1067-1069.

[9] Capuano G,Gentile PC,Bianciardi F,et al.Prevalence and influence of malnutrition on quality of life and performance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head and neck cancer before treatment[J].Supp Care Cancer,2009,18(4):433-437.

[10] Isenring E,Loeliger J,Hodgson B.Nutritional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ancer improves nutritional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J].Canc Foru,2011,35(2):88-91.

[11] 魏娜,王春梅.老年胆囊炎病人营养风险筛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5):1240.

[12]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肠内肠外营养学临床指南系列—住院患者肠外营养支持适应症[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10):591-594.

[13] 张菊平,吴桂真.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营养风险评估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491-492.

[14] 牛俊奇,王玉英,郭艳秋,等.血清PA在肝病检测中临床意义的再评价[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11,23(3):274-275.

[15] 桑俊军,刘景香.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不同系统疾病的变化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9(4):61-62.

天津医科大学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4KYRM03)

李艳(1975-),女,天津,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及管理工作

冯莉霞,E-mail:mon13920578535@126.com

R473.73

B

10.16821/j.cnki.hsjx.2016.16.018

2016-03-01)

猜你喜欢
白蛋白直肠癌筛查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