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2016-12-21 16:42虞君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27期
关键词:炎症因子阿托伐他汀高血脂

虞君

[摘要]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92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病例资料,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4周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指标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血脂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血脂,及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并抗感染,效果确切。

[关键词]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高血压;高血脂;内皮功能;炎症因子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27-0112-03

高血压、高血脂均为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上升会造成血管紧张素及血管活性胺损伤内皮细胞,同时刺激血管收缩,令间隙扩张更明显,使脂蛋白更容易进入血管壁。而高血脂会造成脂类蛋白贴附于血管壁,血管顺应性降低,周围动脉血管阻力因此升高,升高血压[1-3]。我院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52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血压与血脂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内皮功能指标进行观察,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92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排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42~63岁,平均(52.9±10.2)岁,高血压分级:轻度10例,中度26例,重度16例,病程5~19年,平均 (8.7±3.1)年;对照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1~64岁,平均(54.3±11.6)岁,高血压分级:轻度6例,中度22例,重度12例,病程6~17年,平均 (9.5±4.0)年。所有入组患者在进行入组治疗前4周内均未服用过任何降压降脂药物。以上患者参照WHO/ISH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及WHO制定的高血脂诊断标准进行确诊[4],两组患者的性别、病程、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4周未服用任何其他降压降脂药物。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北京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H20051407,规格:10 mg)20 mg,口服,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南通久和药业有限公司,H20080298,5 mg×7×2)5 mg,口服,1次/d,两组患者病情严重最高剂量可以升高至40 mg。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严格控制饮食、规范作息等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病情的影响。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治疗期间禁止服用其他任何降压、降脂药物。

1.3 观察指标

(1)于治疗前后进行血压测量,3次/d,测量的平均值记为其血压值;(2)于治疗前后检测血脂情况,均采用氧化物酶法检测,用全自动生化仪(Hitachi 7170S)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3)观察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一氧化氮(NO)、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并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循环酶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的TG、LDL-C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cy、ET-1、NO、CRP水平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Hcy、ET-1、CRP、NO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Hcy、ET-1、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NO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见表3。

3 讨论

高血压通常合并多种代谢异常现象,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当机体血脂升高时会造成全身小动脉硬化,同时内皮细胞在高血压的刺激下会发生收缩,并扩大内皮细胞的间隙,脂蛋白易进入血管壁,使相互作用相互加重[5-8]。

ET-1对调节血管张力和心血管系统稳态有重要作用,是迄今最强的收缩血管物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功能障碍时,ET-1分泌失调,导致血管收缩甚至痉挛,升高血压[9]。NO可以抑制ET-1的合成,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维持血管弹性,抑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血管内皮功能可以根据机体血压、血脂水平,通过反馈性内分泌发挥多种调节作用。长时间的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多种降压调脂药物均会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造成影响。持续炎性反应导致斑块稳定性差,易引起血栓形成和斑块脱落[10-13]。CRP、Hcy是高敏感性炎症标志物,在冠心病、高血压病等患者血清中含量明显升高[14]。林修等[15]选取以肱动脉介导的充血性血管内径变化率(FMD)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结果发现FMD与Hcy呈负相关(r=-0.45,P<0.05),认为Hcy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阿托伐他汀具有调节血脂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功效,其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并通过对肝脏合成胆固醇起抑制作用发挥其降血脂功效,并改变低密度脂蛋白的受体数量及活性,导致LDL-C及血TC的合成量减少,使得HDL-C及血清TG的水平增加,明显降低血浆中脂蛋白与总胆固醇水平,加速胆固醇的清除,改善血脂,此外还可减少细胞外脂质沉积[16-17]。氨氯地平作为一种常见的高血压治疗药物,属于双氢吡啶类药物,是一种钙拮抗剂,其阻断钙离子通道,减少胞外的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可有效舒张患者全身血管以及冠状动脉,避免动脉粥样硬化。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Hcy、ET-1、CRP、NO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Hcy、ET-1、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NO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组的TG、LDL-C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合治疗效果更佳,血压和血脂改善明显优于单独治疗,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可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血脂,且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并抗感染,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 郝赫.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高血脂的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15,5(5):80-82.

[2] 吴奋生,梁建文,张焕基,等.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5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5,5(1):131-133.

[3] 郑敏茹.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的疗效[J].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40(7):756-759.

[4] 林金秀,吴可贵. 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治疗指南[J]. 高血压杂志,1999,7(2):97.

[5] 石鸿艳.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118例临床分析[J]. 海南医学,2015,27(11):1657-1658,1659.

[6] 崔旭辉,翟九玲. 5320例体检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检出情况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2015,44(1):117-118.

[7] 李立未. 氨氯地平联合氟伐他汀缓释片对高血压合并原发性高血脂的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z2):171-172.

[8] 石建霞.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高血压并高血脂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 河北医学,2013,19(4):521-524.

[9] 王燕,李琳,丛伟红,等. 原发性高血压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3):395-399.

[10] 兰行远,徐尚华. 替米沙坦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5, 12(33):142-145,150.

[11] 邵云飞. 依那普利联用叶酸对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D]. 浙江大学,2014.

[12] 陈岚,任骞,徐进,等.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陕西医学杂志,2016,45(2):241-242.

[13] 梁丕. 分析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内皮功能的临床疗效[J]. 北方药学,2016,13(6):64-64,65.

[14] 刘蔚然,蔡广,庞亮亮,等. 阿托伐他汀对H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内皮功能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J]. 广西医学,2016,38(5):667-670.

[15] 林修,江金锋,林长江.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内皮功能关系的临床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16,38(3):69-71.

[16] 漆良琴,王海涛.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4, 52(8):54-56.

[17] 张金荣.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观察[J]. 上海医药,2013,22(6):38-39.

(收稿日期:2016-07-11)

猜你喜欢
炎症因子阿托伐他汀高血脂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胸腔镜微创手术对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及对炎症因子和氧化、抗氧化因子的影响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中医保健食疗方 预防高血压高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