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与艺术的有机融合

2016-12-21 12:39刘俨影
青春岁月 2016年20期
关键词:艺术性

【摘要】电视科教节目是电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从本质上来看,具有科教与艺术的双重属性。我国科教节目发展初期,延续了科教电影以知识为中心的创作策略,随着互联网的的兴起,科教节目开始注重故事化叙事效果。由于电视台单纯追求收视率,也导致科教节目忽视了科教属性,过分追求猎奇性,许多科学知识的讲解似是而非,最终失去了观众。国外一些电视台也遭遇到唯收视率问题,但他们通常将科教节目与其他电视节目区别对待,节目有成熟的制作团队,并且在选题立意和主持人选择上都极为用心,评价体系也非常健全。同属亚洲的日本在科教节目制作上已趋成熟,不管是对科学爱好者或民众都有很大吸引力甚至我国也有部分受众。例如朝日电视台的《相叶学》栏目,虽然他们的创作手段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国科教节目,但总有一些是可借鉴的。因此本文是以中日优秀科教栏目《走近科学》和《相叶学》为研究对象,在对比中来寻求科教节目在科教内容与艺术形式上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走近科学》;《相叶学》;科教性;艺术性

一、科教性:内容的形式性与实践性

1、题材选择之比较:注重猎奇性和“不寻常”的常识性

《走近科学》的题材来源广泛,类别很多。天文地理、历史、动植物、奇人奇事、高新科技、农业生产等都可成为科教节目的题材。而《相叶学》选材更加广泛新颖,选的都是看似为人熟知但是却是令人生疏的知识,以此方式向观众传递一些“不寻常的常识”。

(1)《走进科学》的猎奇与探秘

《走近科学》栏目内容覆盖面很广,但奇闻类和科技类节目占多数。大体上也反映了《走近科学》在传统的科技类内容之外对“揭秘、怪谈”节目的偏爱。一方面此类节目迎合了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有助于提高收视率;另一方面,这类节目有助于破除人心中的封建迷信等观念。总体上做到了对各种题材类型的平衡,但对于猎奇类、探秘类节目的偏重容易使人质疑其科学严谨性,易产生审美疲劳,拉低收视率。

(2)《相叶学》题材的趣味性和知识性

《相叶学》栏目涉及日本的自然、文化、饮食、工农业、手工业等各种题材,种类丰富并极富趣味性和实践性。与《走近科学》相比,《相叶学》主要将节目焦点放到了自然、文化与人类社会身上,并没有倚重猎奇和探秘的内容。它对涉及的内容力求精确分析和实践,能够挖掘出熟悉题材的另外一个角度,因此大多数节目在播出后都能引发观众对其问题的关注,节目组也收到很多关于节目的建言和方案,观众都会积极参与到节目中来,这能让民众增加科学文化知识,同样也能使节目更加成熟完善。

总体来看,《相叶学》节目题材分布比较均匀,且题材类型化十分明显。每一类题材的节目都有一定的叙事思维,并且能够抓住这一类题材的共性。而《走近科学》的题材分类比较散乱,看完节目之后让人难以明确归类。

2、主题定位之比较:知识宣教与知识运用

(1)《走进科学》中的知识宣教

《走近科学》知识类主题占到了半数以上,内容题材广泛。但实践类和反思类主题仅占很少比例。而且很少涉及当下的科技和生活,更不要说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宣传性主题比重较高。另外,还有一些诸如江湖骗术、民间奇闻等猎奇且无主题节目也占了很高的比重。正是这些节目让我们对《走近科学》的科学性与科学价值产生了怀疑。《走近科学》的这种节目模式就像是让观众坐在教室里观看教学视频。但是现在的观众越来越厌倦了这种形式,就会选择收看别的节目。

总之,《走近科学》大部分内容都呈现出单向宣传的特点。

(2)《相叶学》中的知识反思和运用

《相叶学》的主题比例最高的也是知识性主题,内容涉及动物、自然地理、饮食文化、文化风俗、生活诀窍、人文历史等等。

但是抛开知识性主题,我们看到《相叶学》的节目内容表现出来的很大一部分还是具有实践运用性和反思性的主题。并且内容涉及各个方面,这就说明许多题材的节目既可以做实践性主题,也可以做知识性主题。更重要的是,《相叶学》使得节目本身成为了一个意义点,制作一个节目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完成一种知识介绍的任务,而是更多的探讨、发现并为生活提供建议和方便,让生活充满科学性知识性。

二、艺术性:形式的封闭与开放

科教节目内容的严肃性也是其被普通大众接受一大障碍,因此如何将原本严谨冰冷的科技知识变得妙趣横生、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无论是我国还是日本的科教电视,故事化叙述一向是一个重要的创作方式。它有助于将抽象的内容用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多种叙述手法也能调动观众的思维,摆脱被动接受的模式。

1、叙述视点的比较:固定与流动

单一视点和流动视点:

《走近科学》在视点选取上通常比较固定单一,而且这些单一的节目视点往往具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讲述者变成了一个无所不知的人,能够带领观众随意出入,但是也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是节目制作理念的一种延伸。

而《相叶学》则经常灵活采取多种视点进行论述。例如对于某个问题的看法,我们往往可以听到来自多种不同角度的声音。这些声音形成了思想碰撞。有些可以解释说明,有些也给观众留下了空白,这给了观众的价值判断以足够的自由。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因而这种对视点的灵活选取能够最大限度地营造一种真实感。

2、叙事技巧的比较:偏激与全面

悬念与矛盾冲突:

《走近科学》在论述手法上偏向于制造悬念,常釆用疑问语句、恐怖声音和漆黑画面的结合。其好处是能勾起人们观看的欲望,给人感官上的短暂刺激,另外偶尔运用宣教式法和平铺直叙方法。可见叙述手法只能依靠画面的惊悚和反常来弥补,这种手法并不高明。而《相叶学》在叙事过程中就善于制造一些冲突。例如一期节目主持人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种植草莓,节目组按照专家的建议搭建了种植大棚,但是数周后发现很多都枯萎败落了,和预期完全不同,这就是非常明显的矛盾冲突,即使有了科学指导依旧有很多不定因素,这样的矛盾冲突把观众充分调动起来,大家就会思考,思考就能擦出火花,观众就潜移默化的增长了科学文化知识,从而对节目产生一种粘性。

科教电视的内容无非是对自然的探索和对人性的开掘。而日本的科教节目能够让观众用理解自身的方式理解外部世界。

3、叙述结构的比较:传统与新颖

(1)电视节目的叙述结构

每一个故事在其论述的过程中都有其结构组合的方法,它就是叙述结构。

从整体性来讲,科教节目常用的叙述结构主要是:单一线性结构、多线性结构、回忆结构、环形结构、交织式对照结构、复调结构。

(2)线性结构与交织式对照结构

《走近科学》的节目多采取传统的线性叙述结构,在同一故事中用单一线性结构,在不同故事中用多线性结构。单一线性结构的优点是能按照时间顺序和因果联系叙事,事件发展结构明确、易理解。多线性结构的优点是并列的线索容易引发人们对几个事件联系性的关注;线性结构的缺点在于情节缺少起伏,很难制造悬念,节目缺乏吸引力。

《相叶学》除了传统的线性结构以外,其中运用最多的是交织式对比结构。这样结构形式的好处在于能把画面和观众的思考相结合,实现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效果。

【作者简介】

刘俨影(1991—),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

猜你喜欢
艺术性
纪录片艺术性和真实性的对比研究
浅谈纪实摄影的艺术性
阅读教学不能轻视教师的讲
浅谈舞蹈对人艺术性培养的作用
《万物生长》:商业电影与文艺电影的畸形儿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
动画造型中的色彩作用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