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发酵工艺学》课程的教学革新

2016-12-21 18:27李天骄
青春岁月 2016年20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工艺考核

【摘要】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食品的营养和安全。《发酵工艺学》作为食品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兼具高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帮助我国培养高素质的食品专业人才,保障我国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传统的《发酵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模式陈旧,已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的要求,因此《发酵工艺学》的课程改革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浅析了《发酵工艺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并探究了《发酵工艺学》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发酵工艺学;教学革新

随着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饮食文化逐渐发生改变,越来越重视食品的营养和安全。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发酵工艺是一项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食品的品质和质量。相应的,《发酵工艺学》一直是食品专业的必修课程,研究如何科学地利用微生物技术生产优质的食品或保健品。该课程涉及到生物学、化学、食品学等多个学科知识,涵盖菌种选取、培养、保藏和发酵等多种过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发酵工艺学》的教学改革对培养高素质的食品专业人才,促进我国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内容改革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发酵的工艺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新的发酵食品类型、发酵原材料不断推陈出新。由于《发酵工艺学》课程教材的出版周期长,旧的课程内容已经落后于行业发展。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首先,教师们需要加强学习,了解最新的行业资讯,学习最前沿的行业技术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在授课时,教师们要努力充实教学内容,随时对课程内容进行补缺补漏。具体来说,将发酵工艺的学科动态,新的行业技术方法和学术论文,作为课堂知识或课外阅读补充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行业的动向。其次,《发酵工艺学》课程体系庞大课程内容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拘泥于课本,事无巨细地讲解。教师在讲解时应当精炼课程内容,整理出重点,并灵活运用国内外优秀的发酵工艺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学方法改革

1、多媒体教学法

传统的《发酵工艺学》授课方式多为“灌输式”方法,由教师板书讲解课程内容,学生通过记笔记、做题等方式被动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学生常常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兴趣也不高,更难以充分理解知识点,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我们将网络技术加入到课程教学中,将复杂枯燥的发酵工艺过程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图像、动画和视频,利用多媒体设备生动、形象的展示各种发酵工艺过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技术流程,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2、互动式教学法

我们提出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具体来说,我们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课前由教师选取经典的国内外发酵工艺案例布置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提前在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文献资料,在课堂上安排小组内对问题进行讨论,并在组内选出代表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最后撰写报告和论文。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3、实践教学法

由于《发酵工艺学》实践性很强,我们要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菌种培养、选取、发酵等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我们在学习啤酒发酵工艺流程时,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啤酒的酿造环境,让学生自主选取原材料,并亲身参与到发酵、萃取、储藏等过程。此外,由于实验环境和工业生产之间有所差距,因此我们还要组织学生对食品生产的相关流水线进行参观,请有经验的工程师当场讲解发酵的工序,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设备的工作原理,帮助他们了解到行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前景。

三、考核方法改革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科学的考核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考促学,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传统的《发酵工艺学》考核方法比较单一,大多以平时课堂表现和最终试卷成绩作为考核标准,无法有效检验学生的真实水平,也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发酵工艺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贯穿课程学习的考核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我们按照《发酵工艺学》的课程章节,精选出课程重要知识点作为阶段性测验,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除了理论知识考核,我们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核。具体来说,我们在课堂上模拟发酵工艺的某个流程,要求学生对其进行技术改进,考核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我们组织课程实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发酵工艺过程,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动手能力。

总得来说,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使食品的健康化和多样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为了满足人们对食品营养多样化的要求,我们必须对《发酵工艺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我国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美玲, 祝方清. 整合《发酵工艺原理》课程体系,凸显工科应用人才培养特色[J]. 轻工科技, 2015(7):174-175.

[2] 夏俊芳, 武运, 张珍珍, 等. 《发酵工艺学》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设想[J]. 新西部:理论版, 2015(4):159-159.

[3] 李懿. 高职高专《发酵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 科技资讯, 2015,13(8):184-184.

[4] 付艳, 张瑜, 刘华, 等. 高职院校《发酵技术》课程“三对接”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13).

[5] 陈勇. 发酵工艺学和生物工程设备课程融合与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索[J]. 安徽农学通报, 2015(15):146-148.

【作者简介】

李天骄,山东德州人,单位:德州学院,主要研究方向:食品科学、教育学。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工艺考核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萧邦 探寻稀世工艺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