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器”亦或成“人”

2016-12-21 18:36徐倩
青春岁月 2016年20期
关键词:社会化体育教育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探讨了体育教育中的成“器”、成“人”说法,指出培育一个身心和谐的健全的社会个体是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体育教育是学习技能的教育,更是生命、灵魂的教育。

【关键词】体育;教育;社会化

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的教育过程与文化活动。而体育教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追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个体为终极目标的一个教育过程,其中包括了生理与心理的全面发展。而在如今的体育教育过程中,渐渐趋向于成“器”和成“人”目的性的教育,究竟二者有无区别,能否都达到最终教育目的呢?学生的学是教师教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认清体育的目的,教育的本质,才能使“教”、“育”更和谐,达到最终目的。

一、成“器”与成“人”的含义

据辞海解释,成“器”意思五种:1、工具,器物;2、良器。比喻有才能的人;3、成为器具。如“玉不琢,不成器。”比喻成为有用的人材;4、犹成竹。比喻预先的设想;5、成精。

成“人”有如下两种解释:1、达到完全发育(尤其是在身材、体力或智力方面)的人,成年;2、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人”包含如下: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具有发展的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人格。

二、成“器”或成“人”的体育教育

关于体育教育是什么类型的教育,不是什么类型的教育,这个“是什么”是一种肯定回答,“不是什么”说明他所采取的是否定的回答,起码可以说是不全面,不准确的。另一方面来说,成“器”,笔者认为侧重于竞技体育的描述,将体育狭义的理解为简单的竞技活动,在竞技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是成“器”。而成“才”更符合对体育的全面理解,让人们通过体育锻炼,增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是体育教育较为全面的诠释。

体育成“器”的教育可以指体育方面成才之意,在体育方面有所特长,例如从竞技体育某角度来说,可以使个体技术掌握很好,有骄人成绩,一切就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而不断锻炼。单从“器”字面意思理解,虽说是有才之人,却可能只是会某些技术,尽管常事于体育运动,却伤病累累或是不知如何使体育价值更好的体现出来。体育成“人”的教育可以说是成就人格,健全心理和人格的教育是比基础教育更基础的教育;能够体会体育的本质,这是人道主义的体现,人的价值的体现。“人”还具有发展的本质,成为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人。人有生物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正如体育教育就是要培养多向度的人和全面发展,社会化发展。

三、成“人”,而不是成“器”的体育教育

1、从思想上,树立正确价值观

体育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促进个性的形成。体育的理念通过体育组织、体育训练、体育比赛等形式产生和传输出来,这是通过体育教育活动内化人的体育价值观念,可以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勇敢、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优良的道德作风等。例如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精神面貌和团结互爱等精神对比不遵守比赛制度的参赛者带来的不好影响,这些更容易让他人明晰道德,树立了正确道德观。而且通过集体中成员对体育活动的共同行为倾向和价值观,使参与者内心世界彼此沟通,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在今后的社会交往中可以更加顽强的适应社会,明晰道德关系及培养意志品质。

2、从行为上,内化社会道德规范

体育运动是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向人们提供社会规范教育的场所和实践社会规范的模拟机会。在进行体育运动一般是以群体活动形式居多,可以培养不同的社会角色,发现和处理更多的问题,让人情绪经验改造,品质经验改造,例如运动中有竞争也有合作,默契的合作是体育制胜之道。要想在竞技中取胜,首先要学会协同配合。学习规范化自己的行为道德;多于社会相接触,增进对群体生活的适应性,促进身心和谐。

四、结论

体育不是成“器”的教育,而是成“人”的教育。体育同样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关注人的生命以及身心发展。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心理健康促进生理健康,从基本做起,为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和生命价值的创造通过人自身的身体活动方式而进行的活动。体育应该是基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如何让人更加合理的运动,达到运动的目的,而非不结合实际,盲目训练或运动,听之任之,着眼于眼前利益和着眼于运动本身。通过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必然要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语言、情感、角色、经验、品质等方面均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者不应该只关注技术掌握的好坏或是运动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人这个主体,忽视了体育教育的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意义,即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体育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过程;体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体育教育是学习技能的教育,更是生命、灵魂的教育。现在的学校体育也是朝着培养“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方向而发展。不管是竞技体育还是学校体育等,只有在重视了人的身体和心理协调全面的发展的前提下,自我才会有大的提升,进而才能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征农, 陈至立, 主编. 辞海[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2] 杨文轩, 陈琦. 体育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作者简介】

徐倩(1992—),女,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社会化体育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们的“体育梦”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