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2016-12-21 14:03孙杰
青春岁月 2016年20期
关键词:历史意义郑和西洋

孙杰

【摘要】十五世纪初期,郑和下西洋作为军事史上一项意义重大的事件,当前学术界从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角度对该事件的作用及影响进行了分析,鲜少从历史意义层面进行研究。郑和七次下西洋所到达的地区、实施的措施在人类航行史上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非常必要。文章通过对郑和下西洋历史事件的回顾,从多个角度分析并研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郑和;西洋;历史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合作及矛盾都有所增加。其中很多纠纷都与海洋存在密切的联系。自公元1405年至1433年,大明王朝派遣航海家郑和先后七次远洋航行,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和商船,访问了东南亚、南亚等多个地区,与沿线地区的国家和部落进行了经济、政治等方面交流,建立了友好的关系。通过对郑和下西洋历史意义的分析,能够深入到历史事件当中,从中获取经验,为现今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借鉴和支持。

一、郑和下西洋历史回顾

郑和共进行了七次航行,每次航行都有所不同,为当时及当今社会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一次,1405年下诏,1407年回国。在印度古里区域,封王立石勒碑,并将旧港华人陈祖义带回。

第二次,同年冬天再次起航,于1409年夏天返回,此次共有船只200多艘。

第三次,九月从太仓启程,路过福建开洋,最远达到了忽鲁谟斯。

第四次,1413年冬季出发,1415年夏季返回,达到苏门苔刺,帮助期望俘获了另一势力之后,将苏干刺王子擒回中国。

第五次,1417年出洋,1419年返回。

第六次,1421年出发,再次抵达忽鲁谟斯地区,于1422年返回。

第七次,1430年从太仓出发,达到长乐港,随后达到阿丹、竹步等20多个国家。

郑和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大突破,自该事件发生后,经过言语转述,产生了很多正面、负面的渲染。但是受到人为记忆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原本历史事件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

二、郑和下西洋历史意义分析

郑和下西洋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对此我们需要秉承着科学的、客观的历史观年一一进行辨析,深入体会郑和下西洋对现如今社会产生的影响。

1、充分展示了国力

郑和下西洋作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及海员最多的海上航行,较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充分体现了当时明朝国力之强生。郑和航行这一重要举措与超过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洋,如麦哲伦、哥伦布等,是航海时代的先驱者,代表了东方实力。郑和远航路过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沟通和交流提供了支持,使得明朝与当时很多国家都建立了非常不错的关系。同时,郑和下西洋将我国的政治制度、农本经济等推广和传播至东南亚、南亚等地区,展示了明朝前期我国国力非常强盛。

我国海军大洋,实现了外国朝贡,贯穿于汉唐时期,通过与海外国家的交流,突破了以往闭塞的局面。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件世界性盛举。自此之后,再没有此类壮举。不仅如此,在此基础上,明朝当起了禁海政策,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将我国的丝绸、瓷器等输送至国外。郑和远航较哥伦布开启新航路的壮举早半个世纪。可见,郑和是我国,乃至世界杰出的航海家,为我国对外交流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2、促进我国海外贸易发展

从下西洋目标来看,最初郑和是为了宣扬国威,展示我国的富强及寻找到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因此远洋航行并未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海外贸易的发展。但是随着航行次数的增加,郑和第四次至第七次下西洋,其目标逐渐明朗,即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发展国际贸易。所以郑和每到一个国家和地区,除了官方层面上的礼尚往来,还积极与当地居民进行贸易,将他国没有的商品卖给当地居民,同时换回我国没有的商品,互通有无。如日本学者上杉千年在《郑和下西洋》中记载“郑和宝船本着薄来厚往的原则,与各国既做贸易又交朋友,深受各国国家的欢迎,很多国家都安排专人接洽”。而哥伦布西航完全不同,主要是西班牙皇室与哥伦布进行地一场权和利的交易。西班牙皇室意图非常明确,主要是为了开疆辟土。西班牙皇室哥伦布达成了西航协议,即《圣塔菲协定》。其中规定了哥伦布要尽可能发现一些岛屿和大陆。由于日本、中国等国家实力较强,西班牙不敢轻举妄动。可见,该协定利益明确,彼此野心一脉相承。

明成祖朱棣以“以怀远人”善举国策,换来了国际关系通达和谐的同时,也换来了中华大地的安宁以及经济上的昌盛。时至今日,我国航海事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我们在发展海上事业的过程中,依旧要保持着有好的心态,加强东西方文明的沟通和交流。

3、传播和平友好理念

明太祖朱元璋强调顺应天道、和睦相处,共享太平之福。可见两代帝王对外方略基本一致。郑和在吸取了我国传统美德的同时,还积极落实到实践当中,将中华文明传播给亚非地区的人民。15世纪初期,像今天的马尔代夫等地区,尚处于不着衣衫原始状况,文明远远滞后于我国。郑和船队到达此地,将我国高度发达的文化及文明传播给当地居民,使得当地文明有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亚洲、非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使得各个区域能够共享中华民族发展的优秀成果。

从历史角度来看,哥伦布西航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理念的束缚,加快了欧洲社会内部封建制度阶梯。但是西航给当地人带去的不良后果,无法与郑和相提并论。特别是哥伦布第二次西航,从本质上来看可以说是一次残忍的屠杀和抢劫。很多人无法完成任务,参照毒打、杀戮,甚至带去了更具毁灭性的灾难,即病菌。时至今日,非洲地区很多国家都在遭受着病菌的伤害。

郑和曾达到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及阿丹等多个地区,最远抵达非洲东岸,这些记载都证明了中国航海探险到达了制高点。除了上述历史意义,还有很多超出与航海之外的解读,如“郑和时代的中国,真正意义上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厚往薄来”。另外,郑和下西洋过程中,还进行了一些海外政治干预。如操纵马六甲海峡,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强盗头子拜里迷苏刺等。正因如此,拜里迷苏刺专门到达中国进行朝贡,使得马六甲成为当时社会背景下非常繁荣的商业中心。

三、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力增强,“中国威胁论”旋风变本加厉,对我国发展产生了诸多消极一些影响。本文从郑和下西洋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入手,与西方哥伦布西航进行了一系列对比,对国际上的不实言论进行驳斥,向世人摆明态度,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好的民族,并没有想要威胁任何国家,也没有宣誓霸权主义,而是自古以来便以发展对外贸易,传播友好理念为己任,通过历史向世人做出否定回答,从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瑞英. 海外基地:郑和下西洋历史经验与现代启示[J]. 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6(01):67-77.

[2] 何平立, 沈瑞英. 中国现代海权战略的先驱——郑和下西洋的时代精神与现实意义[J]. 人民论坛: 学术前沿, 2014(05):68-73+85.

[3] 刘红林. 承担历史开启文学——论有关“郑和下西洋”的三篇游记[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4(01):15-18.

[4] 甄  蕾, 乔大元.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05):118-120.

[5] 甄  蕾. 试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兼驳“中国威胁论”之荒谬与别有用心[J]. 三峡论坛: 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3(05):51-55.

猜你喜欢
历史意义郑和西洋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郑和下西洋
西洋菜煲陈肾汤
对西洋弦乐艺术民族化的探讨
西洋木管乐器中的单簧管浅析
毛泽东学生时代的农民观及其历史意义
“延安整风”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红色娘子军的成立、名称由来以及历史意义
试论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党风建设思想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中国“郑和”号训练舰 抵韩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