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考对弹性势能的考查

2016-12-22 22:49胡冰琳
考试周刊 2016年96期
关键词:解题策略高考

胡冰琳

摘 要: 弹性势能是高中物理中很重要的物理量,在高考考纲中没有要求测弹性势能这个实验,但高考对弹性势能考查的试题很多,本文归纳近几年高考对弹性势能的考查。

关键词: 弹性势能 高考 解题策略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能够做功,说明它具有能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因为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高中教材就给了这个定义,没有给出弹性势能的公式。高考中考查弹簧的试题很多。本文重点探讨高考对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考查。

1.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

1.1结合平抛运动,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

(2013全国新课标理综II)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位于桌面边缘,如图(a)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得E,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摇 ?摇(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球的质量

B.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D.弹簧的压缩量Δx

E.弹簧原长l

(3)图(b)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s——Δx图线。从理论上可推出,如果h不变,m增加,s——Δx图线的斜率会?摇 ?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m不变,h增加,s——Δx图线的斜率会?摇 ?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图(b)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E的表达式可知,E与Δx的?摇 ?摇次方成正比。

解析:(1)利用平抛运动规律,测量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由s=vt,h=gt联立解得v=s。要测量小球速度,需要测量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根据动能公式,为求得E,还需要测量小球的质量m,所以正确选项是ABC。(2)小球抛出时的动能3)弹簧的压缩量Δx越大,弹性势能越大,小球抛出时的动能越大,所以s与Δx成正比。如果h不变,m增加,s——Δx图像斜率会减小。如果m不变,h增加,s——Δx图像斜率会增大。由实验绘出的图像可知,s与Δx成正比,而所以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与Δx的二次方成正比。

1.2结合匀速运动,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

(2016四川理综)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将弹簧放置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左端固定,右端在O点;在O点右侧的B、C位置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与两个光电门相连。先用米尺测得B、C两点间的距离s,再用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压缩弹簧到某位置A,静止释放,计时器显示遮光片从B到C所用的时间t,用米尺测量A、O之间的距离x。

(1)计算滑块离开弹簧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是?

(2)为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还需要测量?摇 A.弹簧原长

B.当地重力加速度

C.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

(3)增大A、O之间的距离x,计时器显示时间t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解析(1)滑块离开弹簧后做匀速运动,故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是。

(2)根据机械能守恒,滑块获得的动能等于弹簧的弹性势能,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还需要测量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因此C正确。

(3)增大A、O之间的距离x,弹簧压缩量增大,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增加,释放滑块后,滑块离开弹簧时获得的动能增加,速度增大,从B到C所用的时间t将减少,B项正确。

2.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

2.1利用力学经典试验装置,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

(2016全国理综II)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物块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快,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1)试验中涉及下列操作步骤:

①把纸带向左拉直

②松手释放物块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④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

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摇 ?摇(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

(2)图(b)中M和L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由M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试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摇 ?摇m/s。比较两纸带可知,?摇 ?摇(填“M”或“L”)纸带对应的试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

解析:(1)实验中应先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测量弹簧的压缩量,然后把纸带向左拉直,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等打点稳定后,再松手释放物块,使其向右运动,因此步骤为④①③②。(2)由于物块离开弹簧时的速度最大,因此M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v==1.29m/s。由于弹簧压缩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因此推开物块后,弹簧弹性势能转化成物块的动能越多,物块离开弹簧后获得的速度越大,打的点间距越大,因此M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

2.2利用光电门实验装置,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

(2014广东卷)某同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

①图(a)所示,将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于铁架台,在上端的托盘中依次增加砝码,测量相应的弹簧长度,部分数据如下表。由数据算得劲度系数k=?摇 ?摇N/m。(g取9.80m/s)

②取下弹簧,将其一端固定于气垫导轨左侧,如图(b)所示;调整导轨,使滑块自由滑动时,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摇 ?摇。

③用滑块压缩弹簧,记录弹簧的压缩量;释放滑块,记录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v。释放滑块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摇 ?摇。

④重复③中的操作,得到v与x的关系如图(c)。由图可知,v与x成?摇 ?摇关系。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对同一根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的?摇 ?摇成正比。

②滑块离开弹簧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滑块通过两个光电门时的速度相等。

③在该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滑块的动能。

④图线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所以v与x成正比;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即E即弹性势能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则弹性势能与压缩量平方成正比。

从上面的例题可以看出,高考试题对弹性势能的考查,大部分都是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把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再结合平抛或匀速运动,进而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或者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

猜你喜欢
解题策略高考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略谈整体性思维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策略
初中数学解题策略实践应用研究
高考物理新动向——逆向分析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浅谈高中英语完形填空的解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