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16-12-23 09:36叶威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高效课堂高中数学

叶威

摘 要:高中数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它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打下基础。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开始建立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数学课程体系。但许多高中教师在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他们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为了活跃课堂氛围,过度重视教学手段,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本文针对当前高中课堂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78-01

构建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每一次短暂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呢?首先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性或低效的表现行为进行反省,分析原因,再制定相应的策略,运用合理的方法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1 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教师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数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高中的数学新增加了很多内容,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向老师抱怨说数学课本的内容和知识点那么多,老是记不住,学过就忘了。有的还说课本里的内容太简单了,能看懂,但是到考试的时候不会做题,题目跟学过的知识点联系不起来。事实上,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有的是来自于教师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学生在课堂上没能真正的弄懂,课堂的效能没能发挥好。因此,研究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对于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2.1 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做好预习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可能会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效率下降,因为学生不知道老师和大家要共同学习什么,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经常预习的学生数学成绩偏高,而在课堂中无准备、无目的的学生学习效果往往不明显。这是因为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老师将要讲解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学习和理解,了解自己在什么地方存在疑问,了解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在合作交流的时候更有针对性,从而把一个被动接受过程转化成一个主动的求知过程。因此,在课堂学习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预习,让学生大体了解在课堂上需要学习的知识点,需要解决那些问题,从而集中注意力去获取疑问的答案。

2.2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资源,精心准备教学素材,让学生在课堂中亲自动手操作,提出假设,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讨论sin=x的解的个数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几何画板自己建立模型,动脑筋设计各种解决方案,比如利用几何画板画出y=sinx和y=x的图像,观察它与x轴的交点个数。课堂中,有同学提出利用y=sinx,与y=x的交点来判断,在探求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方程sinx=kx解的情况的方法,并将k以动态的方式用图像直观的展现出来,进一步研究f(x)=g(x)方程解的情况,利用这些方法得到近似值。这样的课堂气氛热烈,研究气氛浓厚,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调动了学生的创新、探索的积极性,学生自己解决了课堂中遇到的问题,效果十分明显。

2.3 培养学生“互助,互学”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是一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方式能够体现这个集体的精神风貌。在和谐课堂中,重视倡导一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促使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例如,在讲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那节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充分理解概念,教师可以出几道题让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但有的学生平时很少发言,也不喜欢和同学交流,为了让全班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可以将题目打印出来,并给每对同桌发一张题目。全体同学都开展了激烈的讨论,当然这节课的内容也得到了很好的巩固。因此,教师要提倡同学之间既互相竞争又要互相帮助,以便达到共同进步。

2.4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设置创新思维题型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的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即忠于教材,照本宣科,在一堂课上,教师从头到尾都讲理论知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使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该从创新教学方法入手,运用行动导向法进行课堂教学。

这种方法要求教师首先要进行角色转变,以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学习,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采取第一堂课与第二堂课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方法,将学生所学知识串联起来,有意识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来不断优化数学思维品质。

2.5 教师在课堂结束后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不但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能促使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对学习过程、互帮互助等活动也要进行及时评价。其次,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作业、作品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也要注意创新,让学生学习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实现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标,全面发展。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发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成为许多教师不断探索的目标。作为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思路,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为建立高效数学课堂做出最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淑贤.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许海诗.新时期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策略研究[J]. 科技资讯,2014年.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高效课堂高中数学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