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学与美学的关系

2016-12-23 20:19吕莎
青春岁月 2016年22期
关键词:美术学美学美的

吕莎

【摘要】美术学是将美术原理理论、美术史、美术批评以及美术操作的技术进行统筹研究的一门学科,其视角是站在美术的身后以理性的思想去研究美术本身。而美学是研究针对美的一切科学性、审美及本身的一种思考。前者是对美术的相关活动、作品的研究和评判,而美学是对一切需要审美思考的物质以及理念的研究。

【关键词】美;审美;类别区分

本篇论作的背景是基于对美术学课程以及艺术学科的课程反思。在美术学及艺术相关学科的教学活动及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学科的概念往往因为边缘学科以及学科的交叉使得美术学及美学的概念、逻辑关系在学习者的思维中未形成清晰的认识。在西方,现在较多的运用艺术来指代有关美的一切活动,可是在各门学科的研究内容中,不能将所有与美相关的活动、理念合并思考,需要以学科专有的角度和知识体系去研究对象。在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也需要对美术学及美学的逻辑关系及其内在联系有清晰的架构关系的认识,这样在进行美术创作、美术评价及个人审美修养的练习中才会对艺术有更系统、更客观、更全面的思路。

在探讨美术学与美学的关系之前,需要理解美术、艺术、美的概念,通过概念的诠释去推敲美术学与美学的涉及领域,继而去思考美术学与美学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相互的联系和本质区别,而本篇论作更侧重的是如何通过美术学及美学的相互引导,提高艺术家本身、美术学研究者、美学研究者的造诣,增进美术在时代发展的创造力和与时俱进的动力。

一、何为美术、何为艺术、何为美

1、美术

“美术”一词非中国原有的概念,它的出现来源于德语,经日本翻译传到国内。在奥地利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中向各国发送了邀请文件,文件中频繁出现“美术”的概念。在1904年“美术”被广东人潘兰史引进。之后,在广东有多个美术馆成立,相关的美术讨论也开始兴起。逐渐,美术在国内成为指代造型艺术的概念。它被许多学者认为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比如建筑艺术、雕塑、工艺美术等等。在现在的发展中,又增加了与传媒相关的传媒设计、视觉传达及广告设计等更加全面的美术分支。从简述之,美术即进行艺术创作的活动。

在与美术相关的活动中,艺术家们往往通过物质材料进行视觉形象的操作或对物质材料进行变相的修改,以达到一定的平面效果及空间效果。其表现形式是具体的具有可视性的物质及一定的空间。比如建筑艺术,是通过对建筑材料的构造设计及建造的技术应用,将有一定审美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理念融入到物质建造中,即成为凝固的音乐,即建筑。

故,美术讲究“术”。术,就是从行从术。它包含人的思通造化、随通而行的行为以及运动。各个美术领域内的优秀艺术家都是在不同的“术”业中塑造美。我们可以同过对象对应的关系得出,通俗地讲,美术是艺术家的作品,是由艺术家操作所得。

2、艺术

在古罗马的拉丁文中,“艺术”和“美术”都用“art”来表示,其解译指“自造化”、“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艺术品及音乐、文学、戏剧等,在当时,广义上的“art”甚至还包括制衣、栽培、拳术、医术等方面技艺。所以在西方人的思维中,与美相关的作品都可称得上是艺术。但是,在国内的定义中,美术并不代指所有与美相关的形象,而是艺术中形象艺术的一种。而艺术的概念则指体现物质、理念的审美的作品都可作为艺术。譬如电影、摄影、舞蹈、诗歌、歌剧、书法等,而与之包含在内的,包括设计艺术,即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在设计方面,美术与艺术的范畴往往交叉出现。也就是说,艺术在领域广度方面要比美术更宽泛。从操作角度讲,美术更注重针对“术”的创作,而艺术往往是对生活的美的修整形成的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两者的操作目的有大的差异,对物质的操作过程也有思维处理方式的不同。从创造的角度,美术是在创造美,而艺术是在赋予物质艺术于感性的认识。

3、美

美在汉字的演化中来源于羊的象形,由黄帝的命史官仓颉发明,其基本形态包括现实美及艺术美。现实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教育美等,而艺术美指通过人造技艺创造的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在中西方,对美的定义有所差别,这与民族的文化传统及地域性差别相关,可是,对美的追求已在大众的思考中形成了一致的认可,从而对美的定义可以适用在任何事物及思想上,甚至包括人格等。而美往往涉及到哲学的范畴,哲学是引导人类正确思考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学科。而美是客观的,需要哲学去深刻研究其规律及哲学思想。

二、美术学与美术及艺术

美术学是研究美术、美术理论、美术史及美术批评的科学。这门科学的产生能够使我们正确思考美术、批判及研究美术发展的规律是必要的,是能够促进美术发展的良好活动。为何要这么说,这源于美术的人文价值及其自身自由化的特征。美术的发展史及其理论发展都具有研究价值,可以说它在各个历史阶段反映着人类的意识形态及审美变化,这对于整个社会的思想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通过专门的科学设定去体现艺术的价值,去客观地评判艺术,是记述历史的一种方面的行为,这一方面在社会变迁及人的发展中占据很大的比例。这就是为什么众多的哲学家要通过哲学思考去辩证美学。

美术学的研究价值不仅仅表现在对美术的研究记述方面,还表现在艺术哲学的辩证关系,理念演变中。其从属于人文社会学科范畴,则在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逻辑都与其它人文学科相交叉、相互作用。美术学有自身发展出的研究方法及论证过程,以美术的经验研究为基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通过科学、客观、前卫地评价,去总结美术的发展。故,美术史相当于美术的另一只眼,这只眼时刻关注着美术的动向及变化,而这只眼又通过思考处理去作用于美术。对于美术史,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美术史著作是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写作的《历代名画记》,在中国的绘画史学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式的意义。其总结了新的经验,探讨了新的问题,从史的归纳中去针砭艺术的价值优劣,美术学的科学目的正在于此。而艺术是永恒的,美术学的研究也将一直伴随着艺术的发生。

三、美学与美术及美

美学属于哲学二级学科,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在较多学者的理论中,认为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是关于意象世界的体验活动,即黑格尔所说的美学史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正是区别于其它人类活动的方面,美的效果的实现需要理念去支撑,需要精神内涵去融合。在美学的学习中,对研究者自身的艺术创造力无特殊的要求,而是对思辨能力和哲学功底有极高的要求。故,美学是以深刻的思考深度和广度去研究美术与美的,即美术家的创作作品的活动。艺术家不一定需要高深的思想造诣,但美学研究者要具备。从能力的角度讲,美学研究者是艺术家不可缺少的左臂右膀,是彼此的知己。因此美学是对美术及美的哲学思辨的研究,即审美关系。在一些学者,比如洪毅先生、周来辉先生等的观点中,倾向于认为美学是对美和审美关系的研究,即把审美关系当作美、艺术、审美的经验产物和综合产物,通过研究审美关系,即可研究美、艺术、审美的艺术哲学,研究人的审美意识、美的创造和美术的发展规律。

四、总结

审美活动是具有全人类价值的活动,这一点也是美术、美、美术学的价值的论证基础。

审美活动是人基于现实形成的审美意识和评价。审美的目的在于对美的价值研究,而美学的价值在于对审美及美的研究价值,前者是纯思想的意识形态,而美学则是思想的辩证与总结,需要整合艺术哲学。而美术学则是纯批判地对美术及美术史进行认定和研究,它区别于哲学范畴的辩证思考,而是停留在客观物质层级的价值研究。于是,我们能够总结,美术、艺术及美,不仅需要客观地价值研究,还需要哲学思想的支撑,而这两者即为美术学和美学。

猜你喜欢
美术学美学美的
印花派对
作品赏析(2)
作品赏析
浅谈新形势下美术学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纯白美学
黄保华、秦浩明、沈晨晨、王波作品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春食色彩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