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极拳和中国古典舞的关系

2016-12-23 23:08谢滔翟林
青春岁月 2016年22期
关键词:古典舞太极拳关系

谢滔+翟林

【摘要】太极拳模式由动作慢、且与音乐不吻合的模式转化到一种全新的模式,无不体现太极拳的发展日益舞蹈艺术化,故分析其与中国古典舞的关系意义非凡。本文从太极和舞蹈的起源、文化背景、功能着手,研究了古典舞身韵和太极的审美关系,并探索了二者结合的价值,以期为太极与中国古典舞的融合、应用与发展提供依据与指导。

【关键词】太极拳;古典舞;关系

太极拳模式由动作慢、且与音乐不吻合的模式转化到一种全新的模式,无不体现太极拳的发展日益舞蹈艺术化,故分析其与中国古典舞的关系意义非凡。目前有学者指出武术套路商业化的构想化,认为中国武术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我们要努力挖掘传统美学在武术中的潜在活力,去创造武术套路的意境美,从而使武术套路更具有观赏性,推动武术商业化的发展。无论是太极拳艺术化还是商业化的发展,我们都应该抓住一个重点,那就是提高太极拳的体育艺术魅力,使其更好的发展壮大,而世界上任何事物具有联系,太极拳的发展可以充分借鉴中国古典舞的内容,因为中国古典舞和太极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中国古典美学。所以本文以美学的角度去分析探讨中国古典舞与太极之间的审美关系,以推动太极拳在舞台艺术上的发展,使其更具有观赏性、审美性。基于中国古典舞和太极之间的共性,追根溯源,探寻他们结合的切入点,并对古典舞身韵和太极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以促进太极与中国古典舞的传承,并推动二者在世界上的传播、发展与应用。对于中国古典舞,我们可以借鉴太极里面优秀的传统理论,从而推动舞蹈学科的理论发展,使其更加完善。

中国古典舞的身法来于武术,如拧、倾、圆、曲、冲靠、含仰等身法,所以古典舞和太极拳的身法有大的相通之处。而中国古典舞气韵与太极拳气韵相似,都来自于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典舞之“阴阳学说”分别写“阴阳动律与太极图示”和“中国古典舞包含的阴阳思维”两方面。太极包含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即阴阳结合的宇宙观,在审美方面体现于虚实相生、刚柔并济、对称和谐等方面。太极正是在这种哲学基础上,将形体动作外化,从而确立了以圆为核心的动作风格。同样,中国古典舞的身韵这秉承了这种哲学思想和审美原则,并结合自己的规律,建立了一套训练方法。太极与中国古典舞的动作轨迹都遵循圆的审美原则,绝无直来直去。太极讲究内三合,是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并强调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互相影响的。而对于舞蹈艺术来说,能够很好的掌控意气是衡量一个舞者内在修养的标准之一。太极拳的形式之美分为几个方面,一是虚静之美,无极而生,动静之肌,阴阳之母。二是形神之美,提出太极拳在练到形似以后要逐渐做到神似,以形传神,在动作中表现内在的精神气质,把典雅、清奇、和谐、自然的东方古典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典舞的身韵是在吸收了戏曲舞蹈为主的艺术形式后进行深度创作而产生的,根源是舞蹈,不同的是,古典舞是舞蹈这棵大树上新发的嫩芽。而舞蹈与太极又是在地的“连理枝”。因此,透过古典舞身韵的特征还是可以深深体味到太极意识的存在,也可以说这是中国传统易学对于舞蹈艺术的影响。在分析了中国古典舞身韵和太极的审美特点之后,可以通过身韵组合“云手”和太极拳中的缠丝特征比较,运用中国传统美学观验证了身韵中的太极意识。意识借助形体表现出来,形体受意识支配,形体有形而意识无形,无形的意识通过有形的身韵表现出来,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和”美魅力。

而从分析太极与舞蹈结合的舞蹈剧目入手,可探讨两者的关系。通过对太极与中国古典舞的形与韵进行比较,在形的方面,两者都强调身心合一,在韵的方面,太极拳追求的是人与环境和和谐统一意境,中国古典舞则是通过舞姿、音乐、服装以及道具,来营造一种舞台氛围,强化舞者的情感表达效果。通过阅读有关中国古典舞美学方面的文献,学者们认为中国古代的儒、道、佛家的思想影响着中国古典舞的审美关系,如中国古代舞蹈受儒家“礼乐观”的影响十分深远,所以就有了“雅乐”这一种功能性强的礼仪、祭祀乐舞。受道家的自由思想影响,就有了唐代的羽化登仙《霓裳羽衣舞》。从唐代《菩萨蛮》到元代《十六天魔舞》又体现了佛教“极乐”的思想。这些都说明了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美学理论中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影响深远。关于太极拳的美学方面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太极拳具有独特的古典美,因为它深受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讲究阴阳结合与对立统一,从动作中体现出来的审美特征是和谐静美,气敛神舒。太极拳也是一种艺术,比如其“以柔克刚”、“四两拔千斤”、“随曲就伸”的成功运动运用,就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能给人以巨大的美感,西方人甚至把太极拳称为“东方的芭蕾”。

根据太极与中国古典舞的形与韵的分析,及将两者进行比较,可发现两者的密切关系。本文以作品《太极印象》为例,分析其形与韵。太极的韵主要是三个方面,意境、和谐、虚实。两者艺术形式都注重动作的灵活性和变化性,且形式都要求身姿、形态呈现出轻柔、缓和的视觉效果;并注重“划圆”的身姿表现规律。两者韵的比较,发现两种艺术形式都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受到传统文化的指导,进行动作形式的组合与表演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传递着传统文化思想。其次,两种艺术形式都非常注重意境的营造与表达。太极拳强调身体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而古典舞则通过舞者独特的舞姿、服饰、音乐以及舞台道具等,营造出一种亦幻亦实的舞台氛围,由此强化舞者的情感表达效果。以《太极印象》为例,该作品充分将太极拳的形体技法、情韵特征等与舞蹈表演结合起来,一方面展示出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思想文化,另一方面也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视觉美感,表现出作品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将太极动作艺术化,融入舞蹈中,使其舞蹈具有独特的魅力。将中国古典舞和太极完美融合,很好的传播了我国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太极拳与中国古典舞有很多共通之处,尤其是这两种身体运动所展现出的美、带给人的意境,有着同样的传统文化背景,那就是中国古典美学,本文从中国古典舞和太极的形、韵、意、气四个方面与探讨两者的审美关系,进而对如何运用两者的相似性来更好的推动双方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在当前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学会相互学习,研究太极与舞蹈的关系,更好的推动两者的发展,从而适应社会的需求。本文从太极和舞蹈的起源、文化背景、功能着手,研究了古典舞身韵和太极的审美关系,并探索了二者结合的价值,以期为太极与中国古典舞的融合、应用与发展提供依据与指导。

猜你喜欢
古典舞太极拳关系
我国古典舞身韵教程教学探讨
中国古典舞技巧分析
中国古典舞技巧分析
光影视界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42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传人谱
书法与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