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学习”模式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启示

2016-12-23 22:56李冉冉
青春岁月 2016年22期
关键词:转型院校社区

李冉冉

【摘要】伴随着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转型过程中,我们需要向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学习,其中美国实行的“服务-学习”模式就是不错的借鉴对象。本文阐述了美国“服务-学习”模式的产生及特点,梳理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美国“服务-学习”模式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高等教育普及化;“服务-学习”模式;地方本科院校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飞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需求呈现了多样性、专业性的特点,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重大契机,也成为了时代的强烈呼唤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战略任务。那么到底该如何实现这次飞跃,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这需要我们立足实际,拓宽视野,努力探索出一条正确的转型之路。

一、美国“服务-学习”模式的产生及特点

1、美国“服务-学习”模式的产生

在美国,“服务-学习”模式一直被视为改善教育的一种方式。究其根源,可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杜威认为学生如果能参与到社区服务中,他们就能更有效地学习,并且成为更好的公民。“服务-学习”一词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1964年美国南区教育委员会,此后,由于学校教育与社区脱节的弊病以及青年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社区服务的教育意义开始受到重视。进入20世纪90年代,“服务-学习”逐渐在美国各级教育领域中升温,直接从非主流的教育主题跃升为热门的主题。

2、美国“服务-学习”模式的特点

(1)互利共赢的组织机构

通过“服务-学习”,高校成为社区发展的伙伴,满足社区的多种需求,社区也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为高校提供了教育的实践环境,这就使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和社区的教育功能都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2)兼容互补的制度保障

美国的“服务-学习”既有国家的法律保障和政策保障,还有高校和社区的制度保障,更有来自政府和社会的资金保障,多种保障机制互为补充,形成合力,整体发挥作用,从而保障了“服务-学习”的稳定运行。

(3)学思并举的教育方式

通过“服务-学习”,使学生对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更加深入,同时配合结构化的反思,认知力和理解力都有提高。另外,学生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可以了解社会,关心国家政治和社会热点,提高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一场涉及到学校原有的办学格局、办学思路、办学传统的重大调整与变革,在转型过程中,会出现不少体制障碍,这势必会阻碍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实质转型。

1、外部阻力

从宏观上看,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外部阻力:一是我国教育体系顶层设计欠缺,各种衔接机制并不健全,在转型过程中会出现转型方向不明确和路径不清晰的问题。二是现行评价机制的制约,我们还没有建立一套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专门评估机制。三是现行政策制度的制约,我国现行的招生考试制度仍是以统一高考为主,一张试卷考所有考生,应用技术型大学如何才能招收满意的生源,如何更好地选拔出符合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学生……这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找出相应措施来破除现行政策制度的制约。

2、内部阻力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在学科与专业设置上趋同性过高,不考虑学校现有的师资和条件,盲目开设计算机、国际贸易等热门专业,同时各个高校缺乏办学特色,盲目跟风,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其次,课程体系改革力度不大,与传统的“学术型”课程体系区分度不明显。同时理论课程与本行业的生产实践联系并不紧密,缺乏科学整合。最后,校企合作形式单一、水平不高、程度参差不齐且缺乏深层合作,地方本科院校研发实力不足,不能较好的满足企业对科研人才的需求。

三、美国“服务-学习”模式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启示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服务-学习”模式的产生、特点以及其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实践,总结以下几点启示:

1、加快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

目前,社会实践在我国大多属于“第二课堂”范畴,仅仅被当作学校课堂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组织和管理也主要是由学生工作部门负责。然而,美国高校的“服务-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重要的特点就是课程化,以学分的形式促进学生获得知识、能力以及情感上的多重收获。因此,社会实践应融入专业课程设置和实习锻炼的全过程,以此来确立其在教育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地位,进而得到更多的支持并获得长足地发展。同时高校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不妨改变传统的课程理念,试着打破学科界限,开发一些综合课程,为学生创设一个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平台。

2、重视理论与实践的交叉性结合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存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脱节的现象,为了更好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借鉴“服务-学习”模式中对实践教育分阶段进行的方法,短期见习、长期实习与浸入式实践相结合,实践活动要根据理论进行的阶段定期开展,从而为学生提供长期有效的实践基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交叉性结合。例如,大学英语可以按照“服务-学习”的模式加以调整重构,在该课程中若能以“服务-学习”为主导,学生定期可以走出课堂,到社区教居民学习英语,辅导中小学生学习英语,为外国游客当导游等。通过这些活动,既满足了社区需要,又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参与服务意识,一举数得。

3、重视反思和合作学习

“服务-学习”模式区别于社区服务的本质要素就是反思,反思既包括教师的反思也包括学生的反思。教师的反思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1)引进社区活动的目的是什么?(2)社区服务如何适合课程目标、学生专业水平以及社区合作者的需要?(3)课程结构如何服务于学习目标和社区服务目标?教师通过反思课程目标的制定和实现过程,不断完善补充,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学生在参加完事件活动后也要进行反思总结:(1)今天的活动怎么样?(2)在活动中获得了哪些收获?学生通过反思,对一些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在“服务-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可以得到极大的提高。

4、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

总体来看,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社会实践与课程学习相结合,把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作为学科成绩的考评依据,把通过社会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评四种途径开展评价的结果作为课堂成绩的一部分,纳入“正规课程体系”。另外,我们需要形成长效的“激励机制”,由于社会实践的规模较小,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每个社会实践之中,所以我们需要为具有实践经验的学生提供一个向全体学生展示的机会,这既是对参与者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为没能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指导教师:张艳青

此项目属于衡水学院2016年大学生科技立项项目创新成果,项目编号:20160103001

【参考文献】

[1] 杨  岭. 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必然趋势、问题及实践路径[J]. 红河学院学报, 2015(3):13-02.

[2] 陈小虎. 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兼谈创建新型应用型本科[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4(4):28-01.

[3] 郝  运. 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4] 董鹏中. 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运行机制研究[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猜你喜欢
转型院校社区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