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2016-12-23 09:09吕云鹏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指导学习方法小学数学

吕云鹏

摘 要:学习方法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的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小学数学的灵活性和应用性都比较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本文通过学习计划、预习、听课、复习、写作业五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对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作了归纳。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方法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97-01

学习方法是能力与习惯的积累,小学阶段正是学习的基础和启蒙时期,这个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数学的灵活性比较强,不少学生“死学”、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1 学习计划的指导

老师没有教学计划就会手忙假乱,杂乱无章,影响教学效果;学生没有学习计划会使学习漫无目的、缺乏目标,影响学习效果。因此,不只老师需要做好教学计划,也要让学生明白制定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明确学习计划的内容,掌握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学习计划分为长期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一般以一学期为宜,短期计划一般以一周为宜。学生要对本周内每天学习的内容做好预习计划、复习计划,对课堂学习要做准备工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学习目标制定,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相对来说要更强一些,老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一周的学习安排做好详尽计划,需要注意的是计划要切实可行、具体细致,不可过于笼统、脱离实际。为了鼓励学生养成做学习计划的习惯,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制作学习计划卡,选取一些优秀的计划卡进行展示,并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使其他学生能够以此为榜样,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2 预习方法的指导

课前预习也叫超前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课堂学习更有目标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课前预习要避免盲目性,否则也难以实现预习效果,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首先是预习的时间,最佳时间是新课的前一天,第二天对预习内容会非常深刻,预习时间与新课时间间隔太久,学生的记忆力会逐渐减退,影响预习的效果。其次是预习的内容,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在预习中找出重点、难点,把不会及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记出来留在课上解决。有的学生预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比较差,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成立学习小组,由小组长为大家布置预习任务,小组相互监督预习情况,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预习新得。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会使学生正确认识预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预习的积极性。

3 听课方法的指导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的听课效率决定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课堂上的知识听不懂,就会导致课后复习的难度,长期积累下去,容易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心理。课堂学习听什么、怎样听非常重要,对此,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六点听课的方法:

(1)认真听。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老师讲课是课堂学习的基本要求。学生要将课前预习中遇到的不理解的知识带到课堂中,有针对性的重点听,确保在课堂中就可以解决自己预习中的难点。

(2)注意看。学生要注意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加深记忆和理解。

(3)多动脑。学问学问,又学又问。课堂上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大胆提问,对于老师提问的问题要勤于思考,不要把课堂上的问题带到课下。

(4)主动练。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通过回答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巩固。老师讲的重点知识要记录下来便于复习时。

(6)善归纳。对于老师当堂讲的内容,要善于归纳知识点。

4 复习方法的指导

复习是对学过的知识重新学习的过程,所谓学习学习,即是又学又习。复习的目的是加深和巩固对当天课堂上所学内容的掌握和记忆。复习的方法分为四步骤,首先要对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像放电影一遍在脑海中回顾一遍,回忆学习的内容中还有没有自己没掌握的地方,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有哪些。然后是复习课本,目的在于深化知识的记忆。讲课本再次浏览一遍,结合自己课前预习和课上听课的过程,确认重点和难点是否解决。接着是整理笔记,对于课堂中记录下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便于下次的复习。最后是对于课本、课上没有及时弄明白的问题可以借助参考书,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及时解决。数学知识具有相互连贯性,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还要尝试将过去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循环复习法。这样就避免了前面所学习的知识由于间隔时间太久而淡忘的现象。

5 写作业方法的指导

学习靠积累,记忆靠理解,经验靠反思,熟练靠练习。写作业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学生在作业的过程可以锻炼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因此,老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写作业的正确方法。在复习的基础上,写作业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理解更加深刻,拿到作业题目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先把题目浏览一遍,理清题中蕴含的已知和未知的条件,明确习题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再去解题。有的学生拿到题目就直接做,没有弄清题意,导致解题思路混乱,影响学生做题的质量。然后是认真表述,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步骤规范工整地写下来,确保答案的准确性。最后是细心检查,根据题目的要求将自己的解题步骤代入到题目中,逐字逐句的验证,及时的发现错误并纠正。另外,每次作业批改完后,要认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做题能力。

学习方法是为学习目的服务的,所以不论采用哪种学习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每位学生的智力及人格特点不同,所用的学习方法也不相同。学习方法指导既要注重共性的、通用的方法,又要尊重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性。此外,老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多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及学习需要,使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相结合,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焦爱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数学素养[J].教育艺术,

2016(07).

[2] 肖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知音励志,

2016(04).

猜你喜欢
指导学习方法小学数学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