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级管理体系引入和谐管理理论的必要性分析

2016-12-23 09:16梁伟建黄满琴
青春岁月 2016年22期
关键词:必要性高校

梁伟建+黄满琴

【摘要】素质教育的深化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得高校面临着全新的发展环境,探索班级管理的新模式,是提升高校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本文对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体系引入和谐管理理论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就高校班级管理体系的创新建设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高校;班级管理体系;和谐管理理论;必要性

最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招生规模越发庞大,班级的数量和单个班级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说,班级管理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高校的正常运转。面对新的发展环境,积极引入和谐管理理论,创新班级管理体系,成为高校关注的重点课题。

一、和谐管理理论的相关概念

和谐管理理论,是一种基于系统论的思想,推动管理和谐,理论核心是对自身的定位:复杂环境下对于问题的应对和解决。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和谐管理的基本架构可以这样表述:

管理人员立足组织机构的发展实际和战略目标,针对自身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适用于当前发展阶段的和谐主题(HT),然后以这个主题为参照,构建出和则体系(HP)以及谐则体系(XP),搭配和谐耦合机制(HC),实现对于组织的有效管理,提升管理的效果。而当现阶段提出的和谐主题实现后,会根据系统的发展演变,形成新的和谐主题,如此反复,不断循环,逐步推动系统的优化发展。在上述框架中,和谐主题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组织机构实现预期发展目标所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解决的问题;和则体系以及谐则体系是在和谐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和谐主题而设置的优化控制以及能动演化机制;和谐耦合则是在和则体系与谐则体系指导下,以和谐主题为中心,开展的各种互动、整合与转化活动。

二、和谐管理理论在高校班级管理体系中的必要性

在新的发展时期,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一是民主化,对于当前的90后乃至00后大学生而言,其本身不愿意受到过多的束缚,希望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下成长,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坚持民主管理;二是差异化,学生之间受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在管理中必须注重差异化管理,不能一概而论;三是制度化,通过统一规范的制度,为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四是信息化,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的普及,使得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微信、QQ等方式实现,能够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面对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新特点,应该对现有的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和创新,引入和谐管理理论非常必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和谐管理理论引入高校班级管理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满足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需要。从和谐管理理论的定位可知,和谐管理理论具有开放性、系统性和包容性的特征,可以以问题为导向,将学校管理的内外环境以及发展战略与和则、谐则体系以及和谐耦合机制相互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为班级管理提供指导;其次,和谐管理理论的引入,可以实现班级管理与战略环境的可靠对接。在进行和谐主题的确定和识别时,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人员,需要立足内外环境,从班级发展、学校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愿景出发,确保管理目标的一致性;然后,以和谐管理理论为基础,可以对班级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和谐管理强调的是对人、物以及人与物关系的管理,需要在制度、规范等的引导下,充分发挥管理人员以及被管理人员的能动性,结合人与物的互动耦合机制,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进而形成更加系统全面的班级管理体系。

三、和谐管理理论下高校班级管理体系创新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在引入和谐管理理论后,高校班级管理人员需要从班级管理的新特点出发,参照和谐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对班级管理体系进行创新,以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

1、和谐主题的确定

现阶段,高校班级管理人员在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和谐主题进行确定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包括班级所处的外部环境、班级本身的内部条件、班级管理的战略愿景等,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班级管理的效果。以外部环境为例,并不单单是指学校的环境和学生的家庭环境,还包括了社会大环境,尤其是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外部环境更是呈现出了越发复杂的变化,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常规班级稳定、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还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个性,确保学生能够在和谐的班级氛围内,实现全面发展。从这个角度考虑,可以将高校班级管理体系的和谐主题确定为:从和谐发展角度,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管理机制的设计

(1)和则体系的构建

从这个方面分析,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应该关注其民主化和差异化的特征,从班级管理的实际出发,尽可能削减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通过合理的规划,形成一个和谐发展的空间环境,帮助解决动态环境复杂以及领导能力不足引发的程序性管理缺陷。和则体系的构建需要包括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如强化学生的远景教育和使命教育;推动民主管理,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班级内部营造出一个公平民主的环境氛围,为师生的相互沟通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发挥榜样的作用,通过正能量的船舶,构建和谐班级。

(2)谐则体系的构建

在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可察、可控以及确定性高的特点,以此为依据,可以构建谐则体系,结合各类规章制度和体制机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也可以对班级管理的运作程序进行优化。与和则体系相似,谐则体系的内容同样多种多样,如教师、学生干部、学生的分层管理模式的构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班级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的完善等,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完善教师、学生、家长的三向沟通机制,通过有效的沟通,促进班级管理效率的提高。

(3)互动耦合机制的构建

在高校班级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和则与谐则互动耦合机制是指立足班级管理的特征,围绕和谐主题,实现能动致变的演化要素与设计优化的控制要素相互协调,相互转化,从而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来讲,一是应该从整体着眼,实现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的互动;二是应该结合导向性制度,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推动愿景共识;三是应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以及优良传统建设,并且逐步将其转化为制度。

3、评估体系的完善

应该从和谐管理理论体系的内涵和基本框架出发,对评估体系进行完善,针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进行动态评估,及时发现其中处在的问题,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发展环境下,高校班级管理工作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和发展诉求,需要对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和创新。和谐管理理论的引入,可以促进班级管理体系的完善,提升班级管理的整体水平和效率,也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王利娥, 战媛媛, 段丽莉. 高校班级目标管理体系初探[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 2013(10):41-42.

[2] 杨  林. 和谐——焕发班级管理新活力[J]. 教书育人, 2016(14):35-36.

[3] 宋春初. 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高校班级管理研究[J]. 统计与管理, 2015(5):167-168.

[4] 刘  峰. 高校班级管理创新模式探析[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3,23(2):37-39.

[5] 肖  静.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和谐管理与学风建设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 大学教育, 2016(8):183-184.

猜你喜欢
必要性高校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