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优秀文化在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中的融入及效果分析

2016-12-23 09:42郑桂年
青春岁月 2016年22期
关键词:岭南文化德育课技工院校

【摘要】为了保证技工院校职业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探索技工院校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因此,将当地优秀文化融入德育课堂,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而且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行为,并产生文化认同感,以增强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其吸引力、感染力。

【关键词】岭南文化;技工院校;德育课

德育课一直以来都是技工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其教育的效果,对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及思想与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对他们的职业选择与职业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今,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日益重视,在技工院校的政治教育中必然要求德育课承担起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如何在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中融入文化传承,发挥德育课的文化教化功能,也是德育课面临的一个的重要课题。

一、岭南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岭南文化务实、开放、兼容、创新,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是近代,岭南的风气之先,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脊梁,成为中国政治、思想、文化革命和发展的先导。从洪秀全金田起义、康梁变法、到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岭南文化始终是中国近代政治革命的重要代表和领导力量。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它又为国内各地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条件。岭南文化包括精明而富有开拓精神的潮汕文化、务实而注重伦理的客家文化、兼容而开放的广府文化,以及务实世俗、重商远儒、兼容求新、真诚浪漫的港澳地区具有中西交汇特色的文化。这些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从考古文物到文献记载,从历史遗址、建筑、民俗、园林、商业、宗教等文化到各种文化艺术,都贯穿着一种开放的人文意识,尤其是革新意识、商业意识、务实意识和平民意识,反映出岭南人的开放观念、兼容观念和改革观念。这些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岭南优秀文化,在过去的不同时代引领了社会发展潮流。正是在岭南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文化引领下,广东的技工教育一直走在了全国的前面,成为全国技工教育的一面旗帜。

1、丰富教学内容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在技工院校的德育课教学实践中发现,现在的技校生的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德育课的学习没有热情甚至很反感。因此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丰富补充教学内容,避免简单地遵循教材的统一性照本宣科,单向地对学生硬性“灌输”,将教学内容变成抽象空洞的教条和呆板无趣的说教,因此,教材理论的骨架需要现实感性材料的支撑,而学校所在地的岭南本土文化正是实现这一转换的绝佳桥梁,是一种近在身边的经济、独特、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将其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融进课堂和教材,能够充实课程内容,拓展教学体系,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

2、提升教学有效性,增强文化认同感

技工院校的德育课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多、课时少、大班集体上课的问题比较突出,一言堂灌输,就教材讲教材,教学手段单一,传统的德育课的上课模式普遍存在,课堂上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课堂缺少生动性和感染力,很难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德育课面临的现实困境。岭南文化丰富的资源,为德育课教学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可利用的本土化素材。作为广东的技工院校,学生大多来自岭南一带,而岭南优秀文化资源形象直接,又为他们所知,但又知之不深。大多学生又生性活泼,自我约束能力稍弱,对理论缺乏系统学习的需求与欲望。技工院校德育课“就地取材”把优秀岭南文化融入德育课教学,结合地域文化,利用地方资源进行德育课教学,既适应了党和国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要求,又能解决教学资源单一、教学内容单调、课堂气氛沉闷的尴尬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德育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培养创新精神,形成价值理念

优良素质的形成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教化,现在技工院校要培养学生务实、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更需要优秀文化的引领形成丰富的价值理念。而岭南文化就是这样一种集务实、开放、兼容、创新于一体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价值观念或价值体系。众所周知,岭南文化由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三大形态组成,它们各有特点,如在精神品格上客家人以“吃苦耐劳”著称,广府人以“敢为人先”著称,潮汕人以“敢打敢拼”著称,客家文化更多地传承了中原文化的传统价值,潮汕文化具有更强烈的海洋文化特性,广府文化更多地融入了土著文化的元素,具有更开放包容的个性。挖掘内涵丰富、价值恒久的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德育课,可以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培育学生的创新时代精神,形成价值理念。

二、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中岭南文化融入存在的问题

根据《技工院校德育课课程标准(2010)》的要求,技工院校德育课的教学总目标是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立改革创新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技工院校的教学特点看,德育课应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德育课程目前只停留在说服教育的基础上,“知”与“行”相脱节。从技工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德育课的教学与课程设计的目标要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制约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其一,在技工院校中教学目标定位失误,偏重专业课操作技能的培养,弱化政治理论的育人功能,加上学生文化基础理论课的实践较少,其结果只能让学生“左耳进,右耳出”,文化的引领也多为一纸空文,不能将理论内化为内心信念。其二,课时少,任务重,技工学校本身学制短,德育课的课时还时常被压缩。在教学中一般是简单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更多的课时进行岭南文化的融入实践,其三,技工学校学生生源复杂,另外,他们的思想素质、理论基础水平不一,参差不齐,且学习功利心比较强,对政治理论不感兴趣。而对如何赚钱则成了主题,物质追求成了部分学生的价值主导。在这种背景下,岭南文化学习在学生中缺少氛围,学生对生他养他的本土文化缺乏激情。其四,技工院校德育学科建设基础比较薄弱,专业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尤其缺乏优秀学科带头人,教师由于自身的原因,对岭南文化的教育与研究偏少。其五,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技工院校的德育课教学还比较传统,不能将岭南文化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有效结合起来,教学创新有待改进。

三、岭南优秀文化融入德育课程教学的途径

1、思想重视,形成岭南文化融入的保障机制

思想上是否重视岭南文化的教育作用,是岭南优秀文化能否有效融入德育课的前提保障。因此,技工院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应提高对岭南文化的价值认知,对岭南文化的融入研究提供配套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制订人才培养及激励机制,创设有利于本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良性大环境。例如,增加课题研究立项,鼓励教师整理研究文化资料;主动联系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对德育课的实践考察活动在车辆安排、时间调整、经费来源等方面予以支持等。这些措施的规范化,是本土优秀文化融入德育课的长效机制保障。

2、丰富教学内容,打造岭南文化特色课程教材

随着技工院校注重用精神价值理念引领与培育学生,各技工院校都十分重视基于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打造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教材,以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和提升学校竞争力。技工院校现在使用的《道德法律与经济常识》,理论性、政治性内容过多,实践性、文化性内容过少,更缺乏地方文化教育内容。岭南文化融入德育课教育教学之中,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形成专题教材,作为德育课教材辅导性教材,更能体现广东技工教育的特色,有利于充分挖掘岭南文化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以此培育技校生的职业精神与价值理念。

3、提升教师素养,打造岭南文化融入的优秀教师队伍

将岭南优秀文化融入德育课,发挥其育人功效,必须拥有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团队。要求德育课教师必须持续深化教育理念和提高教学能力,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以过硬的政治素质为依托,用团结敬业的态度,长期研究的精神,挖掘与研究岭南本土优秀文化,成为具备全面岭南文化理论与实践综合知识的理论研究型教师。在具体的德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实践经验,为丰富和加强岭南文化教育工作做好基础储备工作。

4、加强实践环节,营造本土红色文化融入的软性环境

社会实践是德育课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岭南文化有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中山纪念堂康有为故居,叶问纪念馆、黄埔军校等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载体,一方面积极扩展校外文化实践渠道,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历史、缅怀先烈、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丰富校内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营造校园文化育人环境,为岭南文化融入德育课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程  文. 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 咸宁学院学报, 2012(06).

[2] 高文兵.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N]. 人民日报, 2013(007).

[3] 雷吉来, 黄金魁. 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功能探析——以岭南文化为例[J]. 惠州学院学报, 2015,35(5):112-116.

[4] 刘英凤, 何燕清.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6,25(2).

[5] 戴莉萍, 李  明. 赣州地方文化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思考[J]. 读天下, 2016(11):98-98.

【作者简介】

郑桂年(1976—),男,广西平南人,本科学历,广东省华立技师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政课实践教学、职业指导与思政课的融合。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德育课技工院校
岭南文化融入广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新时期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途径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评价方式探究
浅谈微课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新岭南文化引领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的SWOT分析
岭南文化多元融合的特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