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阅读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6-12-23 09:59肖芬玲
青春岁月 2016年22期
关键词:我院对象图书馆

【摘要】针对大学生在阅读心理与行为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一个国家的兴衰与未来和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密不可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当代大学生?怎样全面提升自身素质?阅读无疑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前些日子我对本院大学生的阅读状况做了个调查研究,以期深入了解我院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我在院大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环境、阅读目的、阅读结构、阅读态度、阅读习惯、阅读倾向、阅读数量、阅读质量、阅读兴趣、阅读类型、阅读渠道”等内容进行调查。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三年制的大学生,五年制的学生因为本身所占比例少,故参与调查的人数只占本次调查人数的十分之一。调查结果表明:从阅读数量上来看,有将近8成的调查对象的阅读量在0—6本之间,只有不到2成的调查对象的阅读量超过了6本,这种情况的存在很令人担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对象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

调查表明:有17.4%的同学认为阅读比较重要,有23.5%的人认为阅读非常重要,有38.7%的同学认为阅读对他们而言不太重要,另外的20.4%的同学认为阅读对他们来说不重要。从这一数据来看,我院大学生读者对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理想。

2、调查对象对阅读类型的选择

从总体上来看,我院学生的阅读类别丰富,阅读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阅读的个性化特征突出,阅读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但局限性也非常的明显。数据表明:有31.6%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文学艺术类”,有28.3%的调查对象选择了“专业技术类”,有24.5%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娱乐休闲类”,有15.6%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其他种类”。这一数据表明我院学生阅读种类主要是“文学艺术类”、“专业技术类”和“娱乐休闲类”。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院学生阅读的一般倾向:重实用,轻理论。读书的功利性太强,致使阅读范围仅局限于对自身有用的应用技术类书籍种类上,而一些实用性不是很强的书籍种类则被搁置在一旁,受到了冷落。

3、调查对象的阅读时间分布情况

调查数据表明:将近八成的调查对象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在2小时以内,只有不到两成的调查对象每天的阅读时间在2小时以上。这表明我院学生用于阅读的时间明显的不足,阅读时间过短。究其原因,首先是课余生活太丰富,各种娱乐、社交活动充斥着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交友、打球、玩游戏占据了大学生绝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从而留给阅读的时间就被缩减了。阅读时间分布碎片化,很大一部分调查对象表明其阅读时间是在睡前、坐公交、等人或上厕所时,这样的碎片化阅读时间大多是通过手机上网来完成的,纸质图书所占比例不到40%,这也是图书馆纸质图书借阅率逐年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存在的问题及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我院大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具体表现如下:

1、阅读倾向方面

阅读动机不良、阅读倾向出现严重的偏差,功利性的阅读倾向严重,目前,在校园里“读书有用论”正悄然流行,非“有用”的书不读,但对“有用”的定义变得非常狭窄,这种功利性阅读的泛滥将会成为未来我院大学生阅读的“敌人”。同时,这种急功近利的阅读使很多同学感觉到读书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和压力,而并非是一种享受,降低了阅读的主动性,减少了阅读的乐趣。

2、阅读态度方面

首先,大部分同学对阅读的作用、重要性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很多同学认为大学期间的阅读对于个人自身今后发展的作用不是很大,导致对阅读形成一种轻视的态度。其次,部分同学对阅读持排斥的态度,讨厌阅读,使得他们的阅读往往表现为一种被动的、无奈的行为,降低了他们阅读的效率和质量。前些天我给新生进行入馆教育时,要求同学们下载移动图书馆,结果近三分之一的同学不愿花费流量下载,可是与此同时,他们却毫不吝啬地在用手机玩游戏、上QQ。

3、阅读习惯与质量

调查表明,大多调查对象的阅读发生在睡前、等人、坐公交和上厕所的时候,这种碎片化的阅读直接导致了速食文化的盛行,快速的浅阅读逐渐成为大多数人的一种阅读习惯。而这种浅阅读仅停留于文字的表象,无法获取真正的知识,时间稍长就会被遗忘得一干二净,等于白读了。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与措施

针对我院大学生阅读中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首先,社会、政府有责任和义务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阅读大环境,形成一个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浓郁的全民读书氛围,通过社会良好的阅读大环境去影响和带动学院阅读小环境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必将对大学生的阅读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改变我院大学生的阅读现状。

其次,要充分挖掘图书馆的引领作用。学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大学教育上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院图书馆的藏书丰富,每年都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采购新书、期刊和报纸等,数字资源也在不断地丰富,阅读环境良好。但阅览量和借阅量却始终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我想除了网络阅读的冲击外,与图书馆的规章制度等也不无关系,据我观察,在书库阅览的同学首选位置一般是远离工作人员的有书架遮挡的座位,还有就是窗户边的座位。这应该是体现的一种对舒适和私密空间的追求。因此,如果条件许可,我们应该尽量将图书馆布置得更舒适,让读者觉得来图书馆是一种享受。

最后,作为阅读主体的个人,对自身阅读的好坏负有最终的责任。因此,要想真正改变个人和学校整体的阅读现状,关键在于每个学生个人。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首先应从兴趣开始,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参考文献】

[1] 简  明, 金勇进, 蒋  妍. 市场调查方法与技术[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 范伟达. 市场调查教程[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3] 柯惠新, 丁立宏. 市场调查与分析[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

【作者简介】

肖芬玲(1973—),女,汉族,湖南长沙人,本科学历,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

猜你喜欢
我院对象图书馆
我院2例红细胞冷凝集现象的案例分析
我院老年患者多重用药情况调查
PDCA循环管理法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图书馆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个性签名
去图书馆
我院对视神经萎缩无特殊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