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阳光心态,做幸福教师

2016-12-23 10:31李慧
青春岁月 2016年22期
关键词:幸福感教师

李慧

【摘要】教师本应是存在重大幸福价值的职业,但近年来的调查显示,教师的幸福感缺失严重。笔者在查阅诸多文献资料之后,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认识,试以积极心理学为抓手,依托“树立理念,准确定位”、“课题引领,专家指导”、“人文关怀,民主管理”、“搭建平台,营造氛围”等策略,锻造教师的阳光心态,进而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关键词】阳光心态;幸福感;教师

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教师是阳光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又是人类自身进步的促进者和人类幸福的缔造者。教师的劳动能够成就各种人才,能够帮助人实现自我的价值,能够收获真挚的情感,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由此观之,教师这一职业应当存在具有极其重大的幸福价值。

然而,反观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压力的骤增和生活成本的逐渐提高,我们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长期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其职业幸福感也随之下降。据调查,超过34.6%的被调查教师反应压力非常大,有47.6%的被调查教师反应压力比较大,两者加起来占了被调查教师的82.2%。此外,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有5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我校每年年初所进行的教师问卷调查也反映出了教师们对自身的职业状态普遍不甚满意的情况。在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致力于探究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查阅诸多文献资料后,结合自身经历,认为可以以积极心理学为抓手,从以下几个方面锻造教师的阳光心态,进而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一、理解幸福,树立幸福坐标

所谓的教师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职业理想和身心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和自我愉悦感,它具有劳动与回报的精神性,给予与被给予的关系性,以及幸福感受的时空无限性。面对教师幸福感缺失这一现状,我们首先要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幸福教育的理念,将教育与幸福相连,让校园成为师生幸福生活的福地。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去帮助广大教师提高理解幸福的能力,引领教师过一种幸福的校园生活。

1、树立理念,准确定位

教师作为人们口中的阳光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对于个体而言,首先是一种基本的谋生手段。从客观上来说,教师的幸福感也可以由教师的工作机制、薪资收入、社会地位等指标量化。然而,与社会上诸多职业相比,教师这一职业仍是清贫的,其外部条件也并不优渥。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出发去分析自身的职业特点和优势,正视这一职业存在的压力和不足,努力寻求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的突破口。树立幸福教育的理念,将学校看成是事业场,而不是职业场;将教育视为享受,而不是牺牲;将教育生活视为幸福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养家糊口的饭碗。只有客观地认识了这一职业的特点,准确地定位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努力实现幸福教育,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幸福感。

2、课题引领,专家指导

科研课题的研究不仅能够提升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层次,还能够提升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此,我们应该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以幸福教育为主题的课题研究和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强化教师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去思考和处理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用积极的视角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用积极的途径去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来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

二、感知幸福,构建幸福教育

1、以人为本,关注幸福

孟子曾说“君子有三乐”,其中一乐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我们教师若能像孟子一样以此为乐,那么我们就能在教的活动中自由地、有创造力地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教育追求的人文价值目标就是幸福教育。而教师的幸福该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和精神力量,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够造就幸福的学生和幸福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感,激发和唤醒广大教师的幸福意识,在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同时,更要培养其感受幸福的能力,提升教师们的幸福指数。

2、人文关怀,民主管理

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因此,我们必须对教师实施幸福感教育。而人文关怀和民主管理就成了提升教师幸福感的必要条件和必然选择。一方面,学校可以对不同教龄段的教师分层次进行培训,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尽的培养计划,充分调动教师的发展内驱力,拓展教师发展的路径,丰富教师的生命内涵,进而实现以教学工作为抓手,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提高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致力于学校的制度建设,实施民主管理,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学校的发展当中去,树立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其创造性,让教师们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3、搭建平台,营造氛围

让教师们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首先要让教师生活在一个宽松、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因此,学校应该创设氛围文明、建设优美的学校环境,让教师们能够心情愉悦地工作和生活。其次,针对教师们压力过大以及生活和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校应该开辟供教师专用的放松室,建立教师的心理咨询机制和心理援助机制,以常规化的对话沟通机制关注教师的精神状态。再次,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的文化社团(如成立读书社、美学沙龙等),加强文体活动(如建立运动俱乐部、合唱团、舞蹈队等),这样既可以创建一个和谐的集体,又可以帮助教师释放身心压力,为教师创设更加友善的、民主的、注重人文关怀的学校氛围,从而达到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目的。

总之,教育是师生相互之间的一种心灵活动,幸福教育的实现呼吁积极阳光的心态,幸福教育的实现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助力。我们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促使学校成为民主和谐、朝气蓬勃的生命场,使每一位教师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才能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和教师幸福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肖  川.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M]. 新华出版社, 2008.

[2] 段建华. 主观幸福感研究概述[J]. 心理学动态, 1996.

[3] 檀传宝. 论教师的幸福[J]. 教育科学, 2002.

猜你喜欢
幸福感教师
PRIZONE 随行冰箱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画与话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再谈影响国民幸福感的因素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