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2016-12-23 10:36张美霞
青春岁月 2016年22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小学信息技术

张美霞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但这一种趣味性往往只体现在小学生课堂上的“玩电脑”,他们并没有主动地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学生;学习习惯

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在主动操作的过程中习得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对于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但这一种趣味性往往只体现在小学生课堂上的“玩电脑”,他们并没有主动地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一、培养小学生围绕目标学习的习惯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中心,任何学习活动都不能离开教学目标。在信息技术课上也一样,教师在给小学生设计操作任务时,不能盲目,而应该紧扣目标需求点,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操作活动有效。现在,很多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引导小学生开展的操作活动之所以无效,究其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在设计操作任务时缺少了目标性。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操作无目的性和无方向性。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给小学生设计操作目标,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有目标地开展学习的习惯。“Word的功能和使用”这一板块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有:

1、掌握Word的基本概念,能够新建并编辑Word文档;

2、能够给一个Word按要求设置字体、字号,并能够进行简单段落的排版。

根据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时给小学生设计了以下操作任务:

1、在桌面新建一个 Word 文档,并命名为“我的成长过程”;

2、给《小明的成长过程》这一文档的标题设为黑体小二号,正文设为宋体四号,段落格式设置为2倍行距,首行缩进两个字符。

这样,教师给学生设计的操作任务就是紧扣目标需求点的,在这两个操作任务中隐含了教学目标中的所有操作要点,因此,能够有效地引导小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能够有效地培养小学生有目标进行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利用任务驱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可采取任务驱动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实际的操作任务,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这样不仅重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真正掌握了知识。例如,我在讲解Word《绘出生动的图形》这课中,要求学生利用自选图形里的各种图形绘一幅画,图形可自主选择,教师通过展示示例作品明确任务,我只提出任务,不提出要求,完全由学生自主发挥,为学生留下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到上交作品时,我发现每个学生所画的画都不相同,有的用到了笑脸、十六角星组成了太阳、有的用到了矩形、三角形组成了房子和树……这些作品可看出小学生不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充分发挥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使他们在任务驱动下学习到了大量的知识。又如让学生运用计算机设计电脑小报,这种任务一般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可以很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教师课前可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对排版作一定的要求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创作。学生在收集资料、创作的过程中就是一个不断地主动学习的过程,这样的任务设计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独创性,使他们对信息技术课有了更大的兴趣,他们就更愿意去学习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从而培养了学习主动去学习的习惯。

利用竞赛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争强好胜是小学生的天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竞赛方式进行学习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对要竞赛的内容进行深入透彻的学习,而且对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也是很有好处的。

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信息技术教育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的。我们如果把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看作是“知识课堂”,如教学画图软件,仅仅讲授画图程序怎么用,然后让学生画一棵树、一个房子什么的,那将是枯燥、无味的一节课。如果我们把美术教师请进来,先由我介绍画图程序怎么用,再请美术教师讲解调色的简单原理,从而让学生学会自己调色;给学生讲授如何着色、用色;讲授简笔画的构图和比例等,从而用画图程序完成一幅幅生动的画。有的画出了人物,有的画出了山水,有的把自己的房间画得非常漂亮,富有童趣。学生在学画的过程中也熟悉了画图程序的应用。

又如小学低段语文的声母教学与英语教学,可以配合计算机键盘的认识和使用来教学;拼音教学可以与拼音输入法教学结合,有利于解决目前学生汉字输入慢的问题;小学生口算训练可以与数字键盘的认识运用结合;音乐教学可以与简单计算机作曲结合教学等等……

另外还要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每次上计算机课时,总会有一些聪慧的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定了解,在上机时总想千方百计地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比如将设置改变一下,将图标移动或者设置大屏幕等等,如果解决不好这类问题,不但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而计算机课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更新快的学科,“一题多解”常常出现,为了把这些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我的做法是:抓住时机请这些“小能人”上来给大家介绍他们的“经验”,然后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学生相互讨论此经验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这样不仅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转化了不利因素,加大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量,而且使优秀的学生获得了成功感,增强了学习信心,并且还激发了听讲学生的求知欲,树立了他们赶超好学生的信心,三方互动,良性循环,高效省时。

四、结语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习惯,必须持之以恒,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促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成长。我们要始终贯彻信息素质教育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形成一系列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小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