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时代中学德育教育

2016-12-23 10:41马良才
青春岁月 2016年22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德育教育中学

马良才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发展迅速,普及速度飞快,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中学德育教育也面临新的环境,需要与时俱进,进行积极改变,提升德育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网络时代;中学;德育教育

科技的发展促使人类进入网络时代,先进的网络信息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成长都带来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这就使得德育教育面临极大的挑战。网络技术渗透到中学生的方方面面,因此,要重视网络时代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推进。

一、全面分析网络中学生产生的影响

1、网络对中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对于中学生而言,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形成时期,因此,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社会教育。对于网络世界,其更加关注自由与放纵,同时,学习的压力巨大,正是在这种趋利避害的特点使得中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过程中,重心转移到网络环境中。一旦不给予重视,长此以往,就会使中学生产生对网络的依赖心理,形成网络孤独症。

2、对中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

借助网络,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摄取,使得生活方式更加具有封闭性,同时,不良信息也进入中学生的思维,腐蚀心灵,对人生观形成阶段的中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在长时间的网络世界中,价值取向更加趋向消极,放弃积极、健康和向上的思想,形成不端正和不健康的心理。

3、影响中学生的认识水平

对于互联网而言,其能够开拓视野,提升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是,使得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出现降低的情况,尤其是阅读量明显减少,文字应用能力遭到破坏,不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播。

4、对中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效率被高度重视,公平和平等的观念更强,立足大局,实现知识的多远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也会引发中学生价值观认知错误的问题。在网络世界中,自由被无限扩大,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生存,形成其独特的道德规范和标准,能够实现与不同主体之间的积极对话。为此,这种充分自由的气氛更容易吸引中学生,将虚拟世界形成的规范带入现实,应用在主流道德中,很可能诱发极端行为,给整个生存环境带来威胁。

二、深入分析网络促使中学德育教育面临的问题

对于网络时代而言,对中学德育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面临严峻的挑战。对于学生个体的道德,其形成的过程需要经历无律、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对于中学生而言,其道德处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时期,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加以实现,尤其是将学校的德育本质有效传输给学生。

1、对传统道德准则的分析

在传统的道德准则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教师。在网络高速发展的时期,对于信息的接收而言,师生处于同等的地位,甚至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获取能力更强。在网络德育发展中,工作者缺乏对网络知识的全面料及,很难实现对网络的合理应用,驾驭能力不强,很难实现对问题的及时解决,这就使得中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角学校和教师,面对网络,显得很无力,很难承担对中学生网络使用的有效监督和指导,极大地挑战了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权威。网络的特征是集中了大量的信息,但是,也存在海量的信息垃圾,鱼龙混杂,因此,学生有较大的机会接触不良信息,对德育教育产生恶劣的影响。

2、对网络对中学生道德情感产生的影响

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猎奇心理较强,在应用网络进行知识获取的同时,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不强,甚至出现信息全部接收的情况,在无形中遭受不良信息的伤害。另外,在虚拟世界中,更加注重较为的满足感和成就感,长此以往,对现实世界缺乏端正的认识,消极心理严重,甚至陷入网络中很难自拔,使得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情感更加冷漠。对于网络虚拟世界人员,其最大的危险就是借助欺骗和魅力的手段吸引世人的注意,在不知不觉中对现实生活的情感进行排斥,利用了人们的欲望。这种虚拟世界的突出的危险就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

三、对网络时代中学生德育教育对策的分析

1、重视德治,不断优化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要重视知与不知问题的明确。借助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种途径,发挥集体主义原则在社会主义道德中的核心作用。为此,个人的行为受制于社会和集体的限制,需要彰显其在的责任。其次,要求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使得青少年明确社会公德在社会中的作用,一旦违背它,就会遭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基于此,要注重学生社会公德观念,遵守诚信,严格要求自己,将社会公德的本质深入中学生心理。

2、与时俱进,对道德观念进行更新,构建全新的道德教育模式

对于德育教育,要突破传统思维方式,正确认识网络,避免盲目性。要立足网络时代的特征,分析规律,正视网络在学习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要集中力量进行特色网站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阵地的作用。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参与,将德育渗透到媒体教育和信息教育之中,切实发挥校园网络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功能。同时,重视德育教育资源的开发,挖掘多种渠道,应用广播、板报等多种阵地,形成强有力的思想趋势,发挥正确舆论的导向作用,实现对学生思想的科学引导。

3、采取多种活动促进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教师需要具有耐心和恒心,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在心灵的交流中促使学生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正确认识,不断反思,对不良行为和观念进行修正。教师也具有宽容的思想,允许学生犯错,但是,要鼓励他们进行积极反省,及时更正,构建更加端正和优良的道德体系。同时,组织有益于身心的集体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参观革命纪念馆、参与公益活动中,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激发爱国情感。要对青少年的思想进行积极引导,科学处理网络与学生认知水平的关系,以合理的方式解决人际关系与虚拟关系的矛盾,协助中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社会和政府要重视对网络环境的净化

对于网络时代,中学德育教育与网络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不可缺少。在当前的社会中,网络信息彰显复杂性,负面信息较多,学生难免接受垃圾文化,对其思想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和维修。当前政府和相关部门虽然也重视对网络监管,但是,力度不大,信息呈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因此,社会和政府需要重视网络监控,加大力度,营造更加健康的网络环境。

四、结束语

综上,对于网络而言,要对其具有端正的思想,避免认知的盲目性。立足正面,网络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网络是双刃剑,存在诸多垃圾信息,尤其是针对中学阶段的学生,德育教育彰显开放性。面对新形势,要进行冷静的处理,形成科学的观念,提升信息,使得德育教育与时俱进,促使中学生树立端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房美凤. 网络传播对中学德育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 四川师范大学, 2008.

[2] 岳丽华. 浅谈网络时代下中学德育的困境与出路[J]. 神州, 2013,22:143.

[3] 郭大彦. 浅谈网络时代中学德育工作的使命[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0,20:109-110.

[4] 郭大彦. 浅谈网络时代中学德育工作的使命[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0,20:109-110.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德育教育中学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网络时代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网络时代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