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级授权管理模式在非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

2016-12-26 05:29孙德俊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6年6期
关键词:使用量关键用量

◆孙德俊



药品分级授权管理模式在非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

◆孙德俊

目的 探索并分析药品“分级授权管理”模式在非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中的可行性及干预效果。方法 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某院使用量与总金额前十的药品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科主任授权管理”和“主任医授权管理”及“混合管理”三种具体方法,对其中符合特定条件的药品按照“分级授权管理”模式进行干预。结果 对相关药品干预前后6个月用药量进行比较,相关药品用量均显著下降。结论 “分级授权管理”模式不但可以应用在抗菌药物管理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推广至其它药品管理中,可有效提高药品的管理水平。

分级管理;模式;药品应用管理;干预

First-author's address People's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Hohhot, Inner Mongolia,010017, China

“抗菌药物分级授权管理”作为抗菌药物管理的常规手段,较好地促进了药品合理使用。为使更多的药品种类使用“分级授权管理模式”,以达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目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对“分级授权管理模式”在其它药品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1 问题背景

在现有药品招标采购管理机制下,由于医院必须从有限的几个省级集中招标采购中标企业中进行选择,医院对同类同种药品的的供应商选择面变窄[1]。这种供应模式导致了新的价格壁垒,使医院的议价能力受到了限制[2],特别是对一些必须药品,影响尤为明显。在这种环境下,医院既无法利用招标采购权压低价格[3],也无法解决医师与供应商之间的潜在利益链问题。根据文献报道,管制药价并不能有效控制药品费用[4],引导医生及患者合理用药才是控制药品费用的关键。医院如何在现有政策环境下,既满足医疗用药需求又避免诱导需求导致的药品费用增长,成为药品费用控制的首要问题。

2 解决办法

2.1 设计思路

用药管理问题同其它问题一样,也遵循“帕累托定律”(20/80法则)。在用药管理中也存在这样的“关键环节”。因此,从用药管理的“关键环节”入手,就可以用较少的投入解决较大的问题。基于此假设,该院首先考虑从使用量和总金额最高的前十位药品入手,以少量的关键药品撬动用药管理的大问题。

表1 采取“关键药品”分级授权管理前后用量对比

具体解决路线如图1,即先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需重点管理的“关键药品”,进一步对“关键药品”进行重点管理。如果一般管理措施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则提交“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对相关药品采取分级授权管理。采取分级授权一段时间后,根据临床用药情况对药品是否有必要继续采购进行讨论,淘汰无保留价值的药品。

图1 药品应用管理、干预路线图

2.2 药品筛选原则

为保证实施管理的目标药品的合理性,在考虑到医院用药情况、医保管理要求等情况后,对药品排名制定了以下筛选原则:(1)药品费用控制为优先目标,寻找对费用产生较明显影响的药品;(2)基础药品应当排除;(3)优质廉价药品应当排除;(4)兼顾医保政策。

故而最终排名筛选条件设定为:(1)仅包含乙类药品,排除甲类药品;(2)仅包含注射剂药品;(3)单价15元以上。此规则可排除氯化钠等溶媒类基础用药,以及大部分低价、广泛使用的优质药品,且不会对重点问题药品产生影响。

2.3 关键药品重点监控

该院根据上述原则对药品进行“使用量排名”和“药品使用金额排名”,对医院用量最大和累计金额最高的药品进行梳理、分析,将连续3个月排名前十的药品列为“关键药品”,并进行重点追踪。对“关键药品”进行专项点评通报,对问题发生较严重的医师个别约谈;督促存在相关问题较多科室加强自我管控,并进行持续追踪干预。采取上述管理措施后,部分药品的用药不规范、疗程不合理等问题得到改善。

2.4 关键药品分级授权管理

常规的点评、反馈、干预等管理措施并不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5]。因此在“关键药品重点监控管理”基础上,药事管理部门对重点追踪药品,采取干预措施6个月以上仍未达预期效果的进行专项分析,并提交“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进行讨论、审议,最终筛选出5种药品(第一批次3种,第二批次2种),认为其在全院的应用科室范围过广,用药对象无明显用药指征,可能存在过度使用问题。

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同意,对筛选出的5种药品尝试采用“分级授权管理模式”进行管控,对其中2种药品(药品C、D)采取仅准许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开具(简称“主任医授权管理”);对另外2种药品(药品A、B)采取科主任授权批准后方可开具(简称“科主任授权管理”);剩余1种药品(药品E)采取“混合管理”,即除个别有特殊需要的科室采取“主任医授权管理”外,其它科室均采取“科主任授权管理”,以兼顾用药需求和管理需要。

3 效果

采取“关键药品”分级授权管理模式后第2个月,5种采取该管理模式的药品用量均明显下降,其中采取“科主任授权管理”的2种药品(药品A、B)使用量降至管控前用量的2%左右;采取“主任医授权管理”的2种药品(药品C、D)下降至管控前用量的42%左右;采取“混合管理”的药品E,则下降至采取管理措施前用量的22.99%,取得了明显效果,且在此后6个月中,用药量未出现明显波动。上述药品在实施“分级授权管理”前和后各6个月的平均用药量比较数据见表1。

由表1数据可知,采取“关键药品”分级授权管理后上述药品使用量明显下降,同时药品C、D、E的用量离散率也明显下降。这说明,管理措施不但明显控制了上述药品的使用量,医师开具也更为慎重,促进了药品规范应用。虽然采取“科主任授权管理”的药品A和B的用量离散率有所提高,但考虑到管理措施实施后,药品A和B的使用量仅为每月不足200支,故其用药量离散率升高为正常现象。

4 结论

实施“关键药品”分级授权管理后,对使用量明显下降,且处于较低用量的药品,如药品A、药品B及药品E,进行保留价值评价,由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对药品的必须性、可替代性等进行讨论,对可替代、价格较高、非必须的药品进行淘汰退出,对必须的药品予以保留或替换为同类的优价药品,从而达到加强用药管理、控制药品费用、逐步优化医院药品目录的目标。

因此,“关键药品”分级授权管理模式不但可以有效控制过度用药问题,且实施管控后用药量平稳无明显波动。这说明了“关键药品”分级授权管理的实施路径,可以有效发现药品使用管理中的“关键药品”,推动“关键药品”应用管理;并且建立后续的跟踪及逐步退出(替代)机制,可以有效地避免因直接强制退出药品对临床必须的应用需求造成不良影响。通过该院的实践经验,“分级授权管理”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应用于“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同时也可以推广至其它药品的管理上。

总之,药品应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医院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多策并举,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方能实现规范管理、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目标。

[1] 矫秀环. 浅谈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24-26.

[2] 王振平,方 锐. 药品采购“二次议价”的社会效用损失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3):54-56.

[3] 刘桂林. 省级集中招标采购降低药价和减轻药费负担的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6):23-24.

[4] Lambrelli D, O'Donnell O. The impotence of price controls: failed attempts to constrain pharmaceutical expenditures in Greece[J].Health Policy,2011,101(2):162-171.

[5] 汪志明,章祖成,董 安,等. 大型公立医院运营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1):119-122.

责任编辑:刘兰辉

Application of Drug Hierarchic Authorization Management Mode in Non-Antimicrobial Management

SUN Dejun.

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6,23(6):34-35,76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and intervention effect of drug “hierarchic authorization management” mode in non-antimicrobial management.MethodBetween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 the top 10 drugs used and the top 10 drugs with the most cost in a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intervention by hierarchic authorization management mode, which included “director authorization”, “section director authorization” and “mixed authorization” three management methods.ResultThe comparison of six months’ database of drug us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showed the decline of the related drug use.ConclusionThe “hierarchic authorization management” mode not only can be used in the application management of antibiotics, but also can be generalized in the application management of the drug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management of the related drugs.

Hierarchic Management; Mode; Management of Drugs Application; Intervention

10.13912/j.cnki.chqm.2016.23.6.13

孙德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E-mail:yyzlglc@126.com

2016-05-27

孙德俊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7

猜你喜欢
使用量关键用量
2021年日本钛加工材在各个领域用量统计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
减少#1炉再热器减温水使用量
“以虫吃虫”这家大棚农药使用量减少30%
高考考好是关键
2020年 宽带订户月使用量将创新高
大豆种植意向增加16.4%化肥用量或将减少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浅议OTC解表中成药的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