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应用小剂量罗库溴铵诱导的可行性研究

2016-12-26 14:30李宏罗莹程守全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3期
关键词:小剂量小儿

李宏 罗莹 程守全

【摘要】 目的 研究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用小剂量罗库溴铵(0.3 mg/kg)诱导的可行性。方法 160例行扁桃体切除术的小儿患者, 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80例。实验组应用小剂量罗库溴铵

(0.3 mg/kg), 对照组应用正常剂量罗库溴铵(0.6 mg/kg)进行麻醉诱导。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插管时间为(151.00±18.80)s,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2.17)s(P<0.05);实验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插管评分、麻醉诱导中心动过缓及低血压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罗库溴铵应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 可以提供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

【关键词】 小剂量; 罗库溴铵 ;扁桃体切除术; 小儿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136

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手术时间短, 术后可能存在残余出血, 因此要求苏醒迅速, 肌张力恢复完善。0.6 mg/kg的罗库溴铵虽然可以提供满意的插管条件, 但同时也增加术后残余肌松作用的发生率。本院尝试应用小剂量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 观察插管及拔管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取本院2011年5月~2012年12月160例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 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 年龄3~5岁, 体重11~26 kg。本研究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器官功能障碍疾病, 神经肌肉障碍疾病, 精神疾病, 术前用过影响神经肌肉传导的抗生素, 有麻醉药过敏史, 术前评估有困难气道。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8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 2 麻醉方法 患儿术前禁食8 h, 禁水4 h, 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02 mg/kg, 建立静脉通道, 静脉滴入咪达唑仑0.05 mg/kg, 入睡后推入术间。监测心电、无创血压、指尖脉搏氧饱和度, 肩部垫起头后仰, 面罩轻度加压通气, 确定面罩通气顺畅后, 经上肢静脉注入丙泊酚2 mg/kg, 舒芬太尼

0.2 μg/kg, 罗库溴铵对照组0.6 mg/kg, 实验组0.3 mg/kg。同时吸入氧与七氟醚混合气体(氧流量4 L/min, 七氟醚浓度4%), 泵入瑞芬太尼0.2 μg/kg·min。采用肌松监测仪进行肌松监测, 将四个成串刺激的第1个肌颤搐反应T1的高度定为100%, 作为对照值, 注入罗库溴铵后手控辅助呼吸, 待T1肌颤搐抑制90%时进行气管插管。手术结束后, 待TR值达到90%以上时, 意识清楚, 拔出气管导管。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插管时间、拔管时间、插管评分、心动过缓例数、低血压例数。观察两组患儿从肌松药推注完毕到T1抑制>90%而进行气管插管的时间、插管评分情况、手术结束到拔出气管导管的时间、麻醉诱导过程中低血压[平均动脉压(MAP)<基础MAP的20%]和窦性心动过缓[心率(HR)<60 bp/min]的发生率。患儿的插管评分参照Dhasmana[1]采用的插管评分标准, 见表2。各项指标均≤2分为理想插管状态, 有一项达到3分为不理想插管状态, 无法完成气管插管为实验失败。患儿插管评分达到3分者, 按0.3 mg/kg追加罗库溴铵。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出现低血压或心动过缓, 分别静脉给予麻黄素5~15 mg或阿托品0.25~0.5 mg。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插管时间为(151.00±18.80)s,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2.17)s(P<0.05);实验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插管评分、麻醉诱导中心动过缓及低血压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小儿全身麻醉(全麻)使用肌松剂, 可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和手术条件, 但肌松剂的残余肌松作用不仅延长术后拔管时间, 也增加拔管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这在扁桃体切除这一类短小手术中更易发生。李建等[2]发现, 除了肌松剂以外, 很多因素均可导致术后残余肌松效应, 其中最常见的有七氟醚及阿片类药物。由于这类药物是小儿麻醉时常用药物, 因此减少肌松剂的使用剂量成为首要选择。

既往的研究中发现, 0.3 mg/kg的罗库溴铵复合7%的七氟醚在6岁以下的患儿中可以提供满意的插管条件。年龄>6岁的患儿, 复合阿片类药物可以降低气管插管反应。过伟等[3]采用瑞芬太尼4 μg/kg鼻内滴注, 同时吸入5%的七氟醚, 可以较好的抑制插管反应。吴星等[4]在1~10岁的患儿中使用6%的七氟醚复合3 mg/kg的丙泊酚, 80%的患儿可以完成无肌松插管。Kim等[5]也发现阿芬太尼或氯胺酮复合

2.5 mg/kg丙泊酚, 使用0.3 mg/kg的罗库溴铵可以提供满意的插管条件。以上研究表明, 复合使用丙泊酚、七氟醚及阿片类药物, 可以提高小剂量罗库溴铵的插管满意度。

因此,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 为了减少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我们降低了丙泊酚和七氟醚的用量, 同时增加了0.2 μg/kg的舒芬太尼, 从而观察0.3 mg/kg的罗库溴铵插管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儿插管评分、麻醉诱导中心动过缓及低血压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这表明0.3 mg/kg的罗库溴铵可以提供满意的插管条件。实验组插管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0.3 mg/kg的罗库溴铵在提供满意的插管条件同时, 肌张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残余肌松作用减少, 这体现在明显缩短的拔管时间上。但是由于延长了插管时间, 可能增加面罩通气困难患儿的麻醉诱导风险, 这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完成。

综上所述, 认为在复合使用丙泊酚、舒芬太尼、七氟醚的条件下, 0.3 mg/kg的罗库溴铵可以提供满意的插管条件, 缩短患儿的术后拔管时间, 减少残余肌松作用导致的低氧血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Dhasmana SC. Nasotracheal Fiberoptic Intubation: Patient Comfort, Intubating Conditions and Hemodynamic Stability During Conscious Sedation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Dexmedetomidine. Journal of Maxillofacial & Oral Surgery, 2014, 13(1):53-58.

[2] 李建, 张欢.术后残余肌松的危险因素分析.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1, 27(1):21-23.

[3] 过伟, 胡毅平, 吴硕雄, 等.七氟烷吸入诱导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鼻内滴注用于小儿气管插管全麻的临床研究.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21):3984-3985.

[4] 吴星, 胡志勇.全凭七氟烷吸入及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用于小儿无肌松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上海医学, 2010, 33(4): 332-334.

[5] Kim JY, Lee JS, Park HY, et al. The effect of alfentanil versus ketamine on the intubation condition and hemodynamics with low-dose rocuronium in children. Journal of Anesthesia, 2013, 27(1):7-11.

[收稿日期:2016-05-16]

猜你喜欢
小剂量小儿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小剂量甲强龙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儿支原体肺炎实施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的效果
小儿难养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话说小儿常的肛直肠疾病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