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改探析

2016-12-26 10:17孟祥娟
未来英才 2016年2期
关键词:基本理念感悟小学语文教学

孟祥娟

摘要: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改;基本理念;感悟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奠基了他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二、课程改革的感悟

近期关于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看待和使用教材的讨论颇为热闹,总体来看,主张”用教材教”的占了上风,因为它有中西两方面的理论支撑:”中”有叶圣陶那句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名言,”西”有现代教学论的生成理论。一时间,凡教研必论生成,凡做课必有拓展;于是预设成过街老鼠,教材不过是延伸的垫脚。在一节《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研讨课上,教者融入了大量有关送别题材的诗歌、有关黄鹤楼的诗歌、有关李白的逸闻趣事,课堂容量可谓大矣,真正学习原诗只用了十分钟,古诗教学演变为古诗欣赏课,课堂教学目标还能完成吗?这便是舍本逐末。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标准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师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的重要载体,它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教师不能把教材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唯一教本,照本宣科,一副教书匠的态度;而应把教材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载体、教学资源,恰当地处理教材,有效地依托教材,创设一个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和学习环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与文本的自主对话中,习得读书之法,体味读书之乐,经历学习过程,受到感染熏陶。但既是用教材教,就要关注教材,不能置这个”例子”于不顾。要做到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它的单篇短文,不再需要教师的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可见,语文课堂的拓展和延伸固然重要,精读原著这个”例子”更是不可或缺的。

猜你喜欢
基本理念感悟小学语文教学
浅析《Go for it!》教材中体现的新课标(2011)基本理念
预设开放促成教学生成
浅析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