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媒体设备 促进课堂角色转变

2016-12-27 19:14窦继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19期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窦继红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9.040

摘 要 阐述如何运用多媒体开展小学语文教学,采用大量案例,展示从搭建网络平台到教师和学生转变角色,从课堂教学的应用到课外拓展延伸,以及通过“校内外”和家长互动联系等教育实例,为一线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带来启示,可参照性强,为多媒体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变革。

关键词 多媒体;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9-0040-02

如今,互联网已经遍布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人们日常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而多媒体设备进入校园,它所具有的声、光、影、色、字于一体的特点,正好能帮助教师和学生转变角色,促进语文教学跨越式发展。

1 搭建网络平台,转变教学方式

要想让学生运用多媒体进行学习,首先要提供一定的平台和学习工具,搭建网络平台,实现“人人通”。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就需要有一个能让学生展示的平台,有一个能让学生将结果保存的空间。这样学生才能在使用中既提高语文能力,又提高信息素养,获得成就感。

“校内外”是一个供家长和学生免费使用的平台,既有手机端,又有PC端。利用该平台,可以搭建一个“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空间,建立属于自己班级的空间,为每个学生家长注册一个账号,让他们都拥有自己的网络空间。

提供基本的学习工具,教给学生使用方法,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如教会学生简单的电脑操作知识,像学会用百度查找、收集、整理资料,使用2013版Office制作PPT、编辑Word。

2 积极开展主题活动,转变学生的角色

要想转变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就要转变学生的角色。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愉快的、主动的。这就需要改变原来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为了让学生真正走上讲台,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字讲授大赛 小学二年级汉字的识记是教学的重点,如何认识一个生字,记住一个生字,运用生字组词,运用词语造句,是整个二年级的最主要任务。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每个学生对生字的识记方法都不同,为什么不让他们走上讲台来和大家分享呢?为了使这项活动更好地开展,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次都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派代表走上讲台进行展示。学生讲授自己对这个生字的认识和理解,而教师将整个过程录制下来,上传到“校内外”网站。通过网站,家长可以随时观看,为自己的孩子点赞;学生如果在课堂上没有学会,放学后还可以回家再次观看。

课堂朗读大赛 小学低年级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二年级的课文大多数都很有趣,有的适合分角色朗读,有的可以编成课本剧演出。如教学《一对蝈蝈吹牛皮》时,运用指名读、分角色朗读、课本剧演出等三种方式来进行尝试,而能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的是课本剧表演。他们在欢笑声中,不但记住了课文的内容,还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于是再接再厉,在“校内外”发起一项“课文朗读大赛”的活动。全班学生任选一篇自己喜欢的课文进行朗读,家长把朗读的过程用手机拍摄下来,上传到活动页面。有的学生练习了多遍才开始录制;有的学生把课文背下来,边朗读边表演;还有的学生朗读一篇不够,朗读了多篇课文。最后,运用投票功能选出一、二、三等奖,颁发奖品。

学生微课大赛 “微课”的短小、趣味是学生很喜欢的。以前笔者曾经带领六年级的学生制作过关于语文知识点的微课,但是二年级的学生这么小,能制作微课吗?有一天,笔者发现一个小男生不会系鞋带,跟家长沟通后发现由于家长的溺爱,孩子自理能力差,不愿意劳动。这让笔者想到,二年级正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于是就用了两天,每天教他一次怎样系鞋带,结果发现他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于是鼓励他将系鞋带的方法介绍出来,将他的讲述录下来制作成微课——《子豪教你系鞋带》,播放给其他学生看。没想到收到很好的效果,班级里其他的学生也跟着学会了系鞋带。

于是笔者趁热打铁,在“校内外”上发起一次“学生微课大赛”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擅长的生活技能、常识录制成为微课和同学一起分享。很快就提交了将近30个微视频,笔者将这些微视频加了统一的片头、片尾,上传到“校内外”网站上,让大家投票,选出前五名,并给学生买了奖品作为奖励。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不但重视生活能力的训练,而且潜移默化地进行了一次口语交际训练。

记录生活点滴 由于微信的普及,每逢节假日,家长总在微信群里嗮出孩子们出游的照片,于是笔者想到可以结合这些节假日开展活动。例如:中秋节在“校内外”发起“我们的中秋”晒中秋活动,十一发起“美丽的秋天”视频大赛,春节发起“我们的春节”活动。这些主题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还训练了他们有条理地说话、想好了再说的好习惯,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注寒假生活,开展特色寒假作业 寒假来了,在将近两个月的假期中,如何让学生的寒假生活过得多姿多彩又有所收获呢?于是在寒假之初就发起“特色寒假作业”活动:第一周“如何制订寒假计划”;第二周“我学会了XXX”;第三周“共读一本书”;第四周“下学期课文朗读大赛”;第五、第六周“我们的春节”;第七周“我的寒假收获”。对这些活动,笔者每次都首先制作指导性的微课上传到“校内外”,学生可以用电脑和手机端免费收看,再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校内外”相互交流。结果来自天南海北的习俗汇聚在这里;共读一本书的感想在这里交流;美丽的风景、有趣的故事,各种技能和本领都在这里展示。假放了,但学生没有懈怠,他们边玩边学。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有日记朗读,有PPT、手抄报,他们纷纷用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寒假生活。他们的寒假不再孤单,可以在“校内外”上观看同学的成果,相互评论点赞。

3 发挥引导作用,转变教师角色

学生走上讲台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了呢?非也,在这些尝试中,教师的角色有了很大的改变。

教师是活动中的参与者、观察者、引导者、协调者 当学生走上讲台时,教师要参与其中,一是要观察他们的交流动态,有偏差或者错误要及时纠正。当学生走下讲台,教师要将录像剪辑、加上统一的片头片尾,配上恰当的音乐后上传到“校内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新技术,如将上传后的视频制作成二维码。再有就是和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让大家都来使用这个平台,打造全学科的学习空间。目前在“校内外”本班空间里共有18个频道,学生美术课的作品可以传到“美术天地”里;书法课写得好的、进步快的,都可以第一时间传到“书法天地”;等等。

运用空间搭建家校沟通平台 通过“校内外”手机端,教师可以随时将学生的动态上传到这里,每天的作业、通知也可以在这里向家长推送。为了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难题,专门开设“家教频道”,制作一系列关于“孩子背后的故事”的微课,引导家长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有时还会转发一些有关家教的文章给家长作为参考。遇见雨雪等特殊天气,及时发布温馨提示。这些无疑增进了家校间的互动,增进了教师和家长的关系,就像一个大家庭,温馨而和谐!

网络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亦在其中。希望能有更多的教师和学生运用这种方式构建快乐的学习空间。■

猜你喜欢
多媒体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